視頻標簽:項脊軒志
所屬欄目: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
視頻課題: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即興演講與模擬上課視頻《項脊軒志》(第二屆)語文組_50號_四川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即興演講與模擬上課視頻《項脊軒志》(第二屆)語文組_50號_四川師范大學_汪溪
《項脊軒志》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項脊軒志》選自蘇教版語文必修五,是一篇敘事懷人類文言散文。
【學情分析】
經過初中三年以及高中一年對文言文的學習,在認知上,學生已經基本掌握運用課下注釋與文言文工具書自主疏通文意的能力,并且對基本的文言實詞與文言虛詞,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情感上,對于這一篇敘事懷人的文言散文,對于作者想要借此來抒發對已故之人的懷念的心情,學生可能無法很順利地理解。在此,要求教師合理運用背景材料,帶領學生通過誦讀,領會文章所傳達的淡淡的回憶懷念之情。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1.了解歸有光的基本信息,以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2.掌握基本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過程和方法:1.學習本文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寫作手法。
2.學習寫作回憶性散文的方法,從小事中生發感情。
3.學習文章融情于景的藝術特色,以及短句運用的語言特色。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能夠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對老嫗、妻的深深懷念,以及對過去美好生活的懷念。
【教學重點】
1.掌握基本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學習本文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1.感受并學習文章融情于景的藝術特色,以及短句運用的語言特色。
2.學習寫作回憶性散文的方法,從小事中生發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涵詠法,入情體驗法,合作探究法,點撥啟發法。
【教學媒體】
電子白板,黑板。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一、激情導入,移情入文(3分鐘) | 以對歸有光的簡單介紹和《游子吟》的回顧導入新課。 | 明確:學生齊背《游子吟》。并選擇代表來闡明其思想感情。 | 一方面幫助學生回顧學過的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對《游子吟》內涵的掌握來移情至本文。 |
二、整體感知,疏通文意(7分鐘) | 提問:課前已經讓學生預習過文章,按照分好的學習小組派代表依次疏通文意。 | 明確:學生疏通文意,若有不明確的地方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最后的疑問老師給以解答。 | 通過合作探究法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其查閱工具書自主學習的能力。 |
三、教師引研,理清脈絡(10分鐘) | 提問:1.第一段在寫什么,具有何種特點,從中體會到作者何種感情。2.文中主要描寫了幾個人物的幾件事,寫作意圖是什么。 | 明確:1.第一段寫項脊軒的基本布局與周圍環境。體會到悠閑自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心情。2.第二段集中描寫老嫗,第四五段集中描寫妻。表達深深懷念。 | 通過對文章的快速瀏覽與分析,培養學生對文章的總結概括能力,以及對文章結構的梳理能力。 |
四、深入探究,領悟文情(15分鐘) | 提問:文中三次提到對項脊軒的修葺或不修,找出原因分析所反映的作者的情感。并賞析第一段的景物描寫。 | 明確:1.空間狹小,老屋漏雨,地理位置不佳。悠閑自得。2.吾妻死。悲痛不已,無心修葺。3.臥病無聊。老來空虛無事。 | 通過點撥啟發法培養學生根據對項脊軒的修葺這一線索來梳理作者的情感脈絡。 |
五、以練促思,小結作業(5分鐘) | 布置學生課后寫一篇敘事懷人散文,鞏固所學。 | 明確:運用寫景、敘事、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手法選取身邊小事完成作業。 | 這一必不可少的過程可將語文教育的養料內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