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始得西山宴游記
所屬欄目: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
視頻課題: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即興演講與模擬上課視頻《始得西山宴游記》(第二屆)語文組_12號_天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即興演講與模擬上課視頻《始得西山宴游記》(第二屆)語文組_12號_天津師范大學_李欣怡
《始得西山宴游記》教學設計
本文節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此文記敘了作者發現和宴游西山的經過,
描寫了西山的怪特,抒發了對懷才不遇的憤慨之情。本課的學習任務定位在結合文章的寫作背景,鑒賞作品的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與韻味,體會作品的藝術風格,以了解人類社會豐富的思想情感,為具備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做準備。
高一的學生在小學和初中接觸過文言文閱讀,他們能做到概括文章中心或文
章的論點。高中階段,文章的難度增加了,閱讀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學生不僅僅能夠概括出文章的段意。對一句話、一段話或幾段話能夠根據需要,準確地把握句子的含義。
-
通過反復誦讀,激發想象,開啟思維,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語言的
品味,情感的把握,風格的體會。
-
品味語言,鑒賞形象。在語言的品味、內容的感受中,捕捉跳動在字里
行間的含蓄、豐富的情感脈絡,從而理解作品的形象和主旨。
-
參照作品,感悟人生。通過理解作者的生存智慧,上升學生的情趣,培
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體會并分析關鍵句的句意以及豐富的思想情感,掌握語句分析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課文,掌握文言文學習的思維方式和途徑。
-
采用由宏觀道微觀的思維方式,逐漸漸入,點滴理解。
-
采用探究、合作、自主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
的獨特的創新能力和個人思考感悟能力。
-
教學手段:PPT、黑板、粉筆。
一課時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學過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啊?大家還記不
記得這是誰寫的文章啊?
生: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知識,會回答到柳宗元。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今天啊我們繼續學習柳宗元的另一篇文章,那就是《始得西山游記》
師:柳宗元是我國唐代的文學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永州八記》。在初中階段我們學過柳宗元的《組蛇者說》,這篇文章反應了當時唐代繁雜的賦稅。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是柳宗元寫的一篇游記散文,這是《永州八記》的第一篇,這篇散文作于他被貶之后,大家要好好把握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
生:學生在課下查找了相關背景資料,帶著老師的問題進行本節課的學習。
-
找同學朗讀課文(5分鐘)
學生在這個環節朗讀課文,老師認真聆聽,同時要糾正字音。朗讀之后,
重點強調一下一下幾個讀音:僇(lù)人、施施(yíyí)、斫(zhuó)、茷(fá)、箕(jī)、衽(rèn)、岈(xiā)、攢(cuán)蹙(cù)、灝(hào)、觴(shāng)、頹(tuí)等字的注音。
-
串講文章的大意(25分鐘)
老師先找同學進行翻譯,由于是必修一的文章,所以學生可能理解起來有
些困難。這節課的主要內容還是先由老師做指導,與學生共同梳理文章大致內容。一下內容是將重點字詞好語句翻譯。
自余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
僇:侮辱,凌辱。
恒:持久,固定。
惴(zhuì)栗(lì):恐懼而戰栗。
自從我遭到貶謫之后之后,居住在永州,心里一直都過得恐懼而戰栗。
其隙(xì)也,則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隙:空隙、空閑。
施施(yíyí):行動緩慢的樣子。
窮:形容詞作動詞,走到盡頭。
徒:徒行,徒涉。
空閑的時候,我就緩慢地地行走,慢慢地賞玩美景,每天都與友人徒步到很高的山上,走進樹林的深處,一直走到小溪的盡頭,深幽的泉水,怪異山石。無論多遠, 我們都去。
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披草:撥開荒草。
夢:名詞作動詞,做夢。
極,到。
趣,通“趨”,往。
以為:認為。
者:……地方/人
每到一處地方就撥開荒草席地而坐,倒酒痛飲,不醉不罷。喝醉了的話,就相互枕著入睡,睡著了就接著做夢,心里想到那里,夢中也就到了那里。醒來之后,便起身踏上歸程。我原以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異地方,都已被我游覽了。還不知還有個奇異獨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
因坐法華西亭:省略句
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異。
今年9月28日,(我)我偶然在華西亭作法,開始覺得那里有些異樣。
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窮山之高而止。
緣:沿著,順著。
斫(zhuó):砍。
榛莽:叢的草木
于是命令仆人過江水查明情況,沿著溪水往下而行,砍伐叢雜的草木,燒茅草,一直走到山的最高處而停止。
攀援而登,箕(jī)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
順著山往上爬,背著竹簍往上爬,那么許許多多的土壤,都在衣服下面。
其高下之勢,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攢(cuán)蹙(cù)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
上高聳峙的樣子,非常雄偉,就好像螞蟻的洞穴,需要累積而成,沒有地方可以隱藏;水汽蒸騰,與外界合二為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pǒu)塿(lǒu)為類。
我這才知道:西山雄偉矗立,不與一般小土堆為伍。
培(pǒu)塿(lǒu):西山雄偉矗立,不與一般小土堆為伍。
悠悠乎與灝(hào)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灝,拼音hào,是常用的漢字,形容水勢無邊際,通“浩”;也指白、潔白,明亮,通“皓”。
涯
:水邊
從容自然的樣子與飄渺的水汽融為一體,不知道水邊在哪里。盛大的樣子和造物主一起遨游,不知道它在哪兒窮盡。
引觴滿酌,頹(tuí)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拿起酒杯斟滿之后喝,頹靡地樣子就喝醉了,不知道日落將要到來。
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突然夜幕十分降臨,走了很遠的地方,到了一處什么都看不見的地方,但仍然沒有想回去的地方。思想極為專注,簡直忘記了自己身體的存在,與萬物合二為一。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是歲,元和四年也:判斷句
我開始指導自己從來都沒有開始過游玩,游玩才剛剛開始。因此,用這篇文章記錄記錄以來。這一年是元和四年。
-
師:找同學理清一下這篇文章的思路。(5分鐘)
學生能夠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惴栗有所極,夢亦同趣—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
師:這篇文章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5分鐘)
學生可能不能完全掌握這篇文章的藝術手法,老師可在旁邊做指導:
這篇散文運用了融情于景和對比反襯的藝術手法。
1、閱讀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其他篇目,試著將其改為白話文。
2、篇你自己出去游玩的所見所感。
《始得西山游記》
柳宗元
特殊用法
窮:形容詞作動詞,走到盡頭。
夢:名詞作動詞,做夢。
待課后根據學生反應以及課堂效果進行反思與評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始得西山宴游記”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即興演講與模擬上課視頻《始得西山宴游記》(第二屆)語文組_12號_天津”,所屬分類為“模擬課、微型課及試講”,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全國師范生教學技能即興演講與模擬上課視頻《始得西山宴游記》(第二屆)語文組_12號_天津”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