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四個命題
所屬欄目:高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A版高中數學選修1-1第一章1.1.2四個命題及其關系-廣西 - 桂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選修1-1 1.1.2 四個命題
【學情分析】:
命題、四種命題是邏輯學的基本知識,數學學科包含了大量的命題,了解命題的基本知識,認識命題的相互關系,對于掌握具體的數學知識很有幫助。本節首先從熟悉的例子出發,引入命題、真命題和假命題的概念,引導學生能挖掘命題中的條件和結論,從而由條件和結論的關系引入四種命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命題的概念;能判斷命題的真假;能把命題寫成若P則q的形式;能寫出一個命題的另外三個命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利用學生身邊熟悉的事物引入命題和四種命題,讓學生經歷命題的概念和四種命題形成及運用過程,領會分析、總結的方法。 (3)情感與能力目標:
通過提供適當的情境資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合作討論中學會交流與合作,啟迪思維,提高創新能力;通過學生的舉例,培養他們的辨析能力;以及培養他們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四種命題之間的關系以及真假性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會利用命題的等價性解決問題.(難點) 教學準備 希沃白板5 項目
內容 教學過程 學生探究過程: 1. 問題引入 請將命題“正弦函數是周期函數”改寫成“若p,則q”的形式. 2. 問題探究:
下列四個命題中,命題(1)與命題(2)(3)(4)的條件和結論之間分別有什么關系? (1)若f(x)是正弦函數,則f(x)是周期函數; (2)若f(x)是周期函數,則f(x)是正弦函數;
(3)若f(x)不是正弦函數,則f(x)不是周期函數; (4)若f(x)不是周期函數,則f(x)不是正弦函數. 3.歸納總結
通過探究1,2,3,同學分析討論可以得到正確結論。緊接結合此例給出四個命題的概念,(1)和(2)這樣的兩個命題叫做互逆命題, (1)和(3)這樣的兩個命題叫做互否命題,(1)和(4)這樣的兩個命題叫做互逆否命題。 4.抽象概括
定義1:互逆命題: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分別是另一個命題的結論和條件,這兩個命題叫做互逆命題.其中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另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的逆命題. 舉例說明
定義2:互否命題: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恰好是另一個命題的條:件的否定和結論的否定,這兩個命題叫做互否命題。如果其中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那么另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的否命題。
舉例說明
定義3:互為逆否命題: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恰好是另一個命題的 結論的否定和條件的否定,這兩個命題叫做:互為逆否命題。如果其中一個命題叫做原命 題; 那么另一個命題叫做原命題的逆否命題。 舉例說明 小結:
(1) 交換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所得的命題就是它的逆命題; (2) 同事否定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所得的命題就是它的否命題;
(3) 交換原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并且同時否定,所得的命題就是它的逆否命題。 強調:原命題與逆命題、原命題與否命題、原命題與逆否命題是相對的。 5.四種命題的形式
若原命題: “若p, 則q”的形式,則它的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應分別寫出什么形式? 學生通過思考、分析、比較,總結如下: 逆命題: 若p, 則q
否命題: 若﹁p, 則﹁q(提示: 為書寫簡便,常把條件p的否定和結論q的否定分別記作 "﹁p"和"﹁
q",讀作"非p"和"非q".)
逆否命題: 若﹁q, 則﹁p
6.鞏固練習
例1 寫出下列命題的逆命題、否命題與逆否命題. (1)若k>0,則方程x2+2x-k=0有實根;
(2)四條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正方形.
練習:寫出下列命題的逆命題、否命題與逆否命題.
改為例2寫出下列四組命題的逆命題、否命題及逆否命題,并判斷四種命題的真假.
7.思考、分析
結合以上練習和例題思考:原命題的真假與其他三種命題的真假有什么關系?
1()abacbc原命題:若,則1()abacbc原命題:若,則2
23202()xxx原命題:若,則300
()aab原命題:若,則4()abacbc
原命題:若,則
通過此問,學生將發現:(1)互為逆否命題的命題同真同假
(2)互為逆命題或者互為否命題的命題之間真假沒有關系 下面設計了一個小游戲,請判斷下面命題的真假。
(請兩個同學上來,增加趣味性)①“若xy=1,則x,y互為倒數”的逆命題;
學生通過這個游戲,學以致用。
8.例題分析
例2 分析:如果直接證明這個命題比較困難,可考慮轉互為對它的逆否命題的證明。若將
視為原命題,要證明原命題為真命題,可以考慮證明它的逆否命題 為真命題,從而達到證明原命題為真命題的目的。 練習鞏固:
教學反思
本節課介紹了四種命題,用“若p,則q”形象的闡述了四個命題在結構上的關系,還研究了它的各種變形。并且介紹他們直接真假性之間的聯系。但是對于其應用還要在下節課中加強訓練。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