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植物激素的發現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必修三植物激素的發現優質課視頻-李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必修三植物激素的發現優質課視頻-李焱
教學案
3.1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概述植物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2、、概述植物生長素的產生部位、運輸和分布。 3、說出具有生長素效應的物質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能力目標:1、嘗試分析經典實驗,提高邏輯思維的嚴密性。
2、通過對科學家實驗的分析和技能訓練,提高科學實驗設計的嚴謹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和分析科學家發現生長素的實驗過程,
體驗科學實驗的辛苦和樂趣,形成熱愛科學的情感。
重點和難點:重點: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難點:科學家實驗設計和推理的嚴謹性分析。 課時安排:1課時
二、教學過程:
引言: 同學們 學習了第二章,我們已經認識到激素可以隨著血液流到人體
和動物體全身,傳遞著各種信息. 大家是否還記得:(問題)
1、動物激素產生的部位在哪里? 2、動物激素是如何到達作用部位?
(過渡句):那么,植物體又是如何對自身的生命活動進行調節的呢? 此時引出 第三章植物激素調節 板書:3,1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出示盆栽植物,設問:
1、此盆植物的生長方向有什么特點?
2、可能是哪種環境刺激引發了他生長方向的改變?
3、這種生長方向的改變,是發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還是成熟部分?有什么適應意義?
(此時只提出問題,不要求學生直接回答。只做為思考,講完生長素之后學生再做答案,)
過渡語:對于這些隨處可見的現象,大家都不以為然,然而這種現象卻引起
了達爾文等科學家的注意,由此引發了幾代科學家一系列的研究活動,從而發現了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一些奧秘。我們這節課就將沿著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歷程去探究
一、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教師首先給學生介紹實驗材料:
1、胚芽鞘:單子葉植物,特別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錐形套狀物。 2、錫箔:不透光
3、瓊脂塊:類似于涼粉塊,生長素等物質可以通過。
給每個學生發放問題卷,四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學生看書討論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利用課件展示,讓學生觀察、分析、判斷,并得到結論。再根據問題卷提問學生,進行引導,指正,最終小結。
提問之后,根據向光性的原因,請學生分析回答盆栽植物彎向光源的原因。 教師歸納指出:科學的發現是承前啟后的,繼往開來的,從19世紀末達爾文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設計實驗探索其中的原因,到1946年人們從植物中分離出生長素并卻認為吲多乙酸的過程,經歷了約50年。
人類的許多科學發現,就像這樣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才一步步接近事實的真相,每一位科學家所取得的進展可能只是一小步,眾多的一小步終將匯合成科學前進的一大步。
教師鼓勵學生:關于植物向光性的研究目前還在繼續,請同學們課后閱讀課本
P(48)小字內容。你會知道科學往往是在爭議中發展的,你也可以根據自己已知的知識,提出自己的疑問。
教師:繼發現生長素之后,人們又陸續發現了赤霉素、細胞分裂素、乙烯和脫落
酸等植物激素。根據學習和理解,請學生回答。
二、植物激素:
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三、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分布
引導學生看圖回答問題,課件展示生長素極性運輸示意圖。
將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分布總結在問題卷上,請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設計實驗:你如何用實驗來證明“生長素只能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
而不能反過來運輸,即只能單方向地運輸”
讓學生參閱教材49頁技能訓練,設計實驗,同時回憶實驗設計的原則。 通過思考,請一位學生上黑板上作圖,.教師點評分析.,進行結論。 小結 : 1、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2、植物激素
3、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分布
課外練習:見三導訓練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