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醛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5第三章第二節《醛》遼寧省 - 大連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5第三章第二節《醛》遼寧省 - 大連
§3-2 醛 教學設計
學科:化學 班級:高二五班 課型:新授課 授課人:大連24中學 吳曉靜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了解醛的概念、物理性質及用途;
(2)掌握乙醛的結構特點及主要化學性質,學會醛基的檢驗方法; (3)熟練運用醛基、羥基、羧基官能團的轉化關系。
2、過程與方法:(1)根據官能團結構分析醛的反應類型及機理,鍛煉推理分析能力; (2)完成乙醛與不同氧化劑的分組實驗,學習實驗探究的基本方法; (3)改進實驗裝置,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提高歸納、總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親自動手實驗,提高學習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2)借助智慧課堂軟件和導學案,完成師生交互,實現高效課堂, 感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先進性;
(3)改進實驗,增強安全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醛的結構特點和主要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乙醛與銀氨溶液、新制氫氧化銅溶液發生氧化反應 【教學過程】 環節 時間
教學內容及呈現方式
學生活動設計目的
課后 反思 課前預習
課前觀看教師錄制的《醛》的微課,根據學案中醛的相關資料,填寫預習案內容,并完成平板pad
中布置的習題(書寫乙醛結構式、電子式等拍照上傳)。
使用智慧課堂軟件和導學案為學生預習新知識提供便利,節約課堂時間,凸顯高效。
課堂學習
32分
導課:播放各種醛的正能量的精美圖片,導出醛的概念 新授:一、醛
1.檢查預習情況,pad隨機抽查學生歸納醛的分類,飽和一元脂肪醛的
通式和物理性質。教師把正確結論通過大屏幕分享給學生端的pad上
2.使用火花學院軟件掃描教材上的乙醛圖片,屏幕上即可展示三維空間可任意轉動的乙醛的球棍和比例模型。教師調出幾份課前學生上
傳的乙醛的電子式,師生共同點評 讓學生感覺醛離我們并不遙遠,增加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歸納總結能力
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更好掌握乙醛結構,印象深刻
通過平板展示預習作業實時評
價反饋學生掌握知識情況
3.學生練習醛同分異構體書寫,用平板拍照功能實時展示學生結果。 過渡:分析醛基官能團結構,推測乙醛可能發生的反應類型
新授:二、化學性質: 1.通過動畫視頻展示醛的還原反應、催化氧化機理,讓學生完成化學方程式
2.通過課前錄制的視頻播放乙醛的燃燒實驗,進一步認識氧化反應 3.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完成銀鏡反應,改進乙醛和氫氧化銅反應、進行乙醛與酸性KMnO4探究反應。教師巡視學生,指導操作并用pad直播學生實驗過程,投影到大屏幕,最后給成功學生拍照留念。
三、用途:學生歸納醛的用途
溫故知新,感受“結構決定性質”
鍛煉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
避免醛燃燒對空氣的污染和對學生的刺激,用視頻代替。 學生親自實驗,觀察現象,完成實驗原理,突破醛氧化反應重點和難點,增強學習化學的熱情
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醛,感到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
課堂小結 3分
歸納總結,強調醛基、羥基、羧基官能團的轉化關系。
讓學生形成有機官能團的關系網,凸顯醛的重要地位,為后面有機合成與推斷奠定基礎
課堂鞏固 5分 設計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習題,使用平板中互動軟件,檢查學生新課掌
握情況,針對出現的問題重點講解 由淺入深考查所學知識點,借助智慧課堂手段實時準確了解
學生,進一步體現高效課堂
課外延伸
研究性學習:查閱資料調查乙醛的多種制備方法,整理出反應方程式,用平板提交研究結果 培養學生查閱整理資料、自主學習的能力,用平板完成作業,不拘泥形式,又一次體現智慧課堂的強大
板書設計 §3-2 醛 概念 還原反應 結構 醛 性質
用途 氧化反應: 銀鏡反應、與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
大連24中學化學選修五第三章第二節《醛》學案
大連24中學化學組 吳曉靜
【學習目標】
1. 了解醛的概念、物理性質及用途。
2. 掌握乙醛的結構特點及主要化學性質,學會醛基的檢驗方法。
3. 知道醛基、羥基、羧基官能團的轉化關系。
教學重點:醛的結構特點和主要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乙醛與銀氨溶液、新制氫氧化銅溶液發生氧化反應
【預習案】
甲醛(蟻醛) | 乙醛 | 丙醛 | ||
分子式 | CH2O | C2H4O2 | C3H6O | |
![]() |
HCHO |
![]() |
![]() |
|
物理性質 |
顏色 | 無色 | 無色 | 無色 |
狀態 | 氣體(沸點-21℃) | 液體(沸點20.8℃) | 液體(沸點49℃) | |
氣味 | 有刺激性氣味 | 有刺激性氣味 | 有刺激性氣味 | |
溶解度 (S) |
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又稱福爾馬林,殺菌、防腐 | 能跟水(S=16)、乙醇互溶 | 可溶于水(S=7) |
實驗操作 |
![]() ![]() ![]() ![]() ![]() |
實驗現象 |
向(a)中滴加氨水,現象為: , 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后,試管內壁出現一層 。 |
反應原理 |
銀氨溶液配制方程式: 銀鏡反應方程式: |
實驗操作 |
![]() ![]() ![]() ![]() ![]() |
實驗現象 |
(a)中現象為 , 滴入乙醛, 水浴加熱,一段時間后(c)中溶液有 產生。 |
反應原理 |
新制氫氧化銅的方程式: C中化學方程式: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