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乙醛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5第三章第二節《乙醛》吉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5第三章第二節《乙醛》吉林省優課
乙 醛 教 學 設 計
課 題 第三章 第二節 醛 授課班級 高二三班 授課人
課 時
1課時
教學分析
教材 分析
醛是一類重要的含氧衍生物,由于醛基很活潑,可以轉化為醇和酸,因此在有機合成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后面學習糖類知識
的基礎。教材在介紹了醛的代表物--乙醛的結構和物理性質后,從結構引出了乙醛的兩個重要化學性質--氧化和還原,并由此延伸到醛類的性質,建立醇醛酸的知識網絡,因此本節內容在這一章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學情 分析 學生在學習乙醇時,已經接觸到了乙醛,并在生物學科還原糖的學習中了解了醛基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的現象。高二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但是缺乏社會實踐和對社會的關注,在此基礎上,提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 與 技能 1、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質; 2、認識乙醛的組成與結構;
3、掌握乙醛的主要化學性質及醛基的檢驗方法。
過程 與 方法
1、實驗探究:采用小組實驗的方法來驗證乙醛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2、創設情境:運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喝酒臉紅的人酒量大)創設問題情境,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探索。
情感 態度 與價 值觀 1、體驗親自動手實驗的成功喜悅,并感知實驗操作的規范和嚴謹; 2、知道化學在生活、工業和醫學領域的應用,激發學習化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社會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1、乙醛的分子結構及氧化反應; 2、醛基的檢驗。
教學難點
銀鏡反應的操作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板 書 設 計
第二節 醛 乙醛
一、氧化反應 1、弱氧化劑 ①與銀氨溶液
CH3CHO+2Ag(NH3)2OH → CH3COONH4+2Ag↓+3NH3+H2O 現象:光亮的銀鏡 ②與新制的Cu(OH)2氧化
CH3CHO + 2Cu(OH)2 +NaOH →CH3COONa + Cu2O↓ + 3H2O 現象:紅色沉淀。
2、強氧化劑(KMNO4酸性溶液、Br2水) 3、氧氣 ①燃燒
②催化氧化:2CH3CHO+3O22CH3COOH
二、還原反應(加成反應)
CH3CHO+H2CH3CH2OH
O C C
H
H
H
H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師生活動
[導入] [講授
內容]
【PPT】喝酒臉紅的圖片
【講述】酒桌上常聽見這樣的說法:喝酒臉紅的人其實酒量更大,事實當真如此嗎?
【學生討論并解釋】人的酒量大小,與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和過程有關系。一般人飲酒,乙醇進入人體內,首先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氧化為乙醛,然后又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氧化為乙酸,并進一步轉化為CO2和H2O排出體外;而喝酒臉紅的人缺少乙醛脫氫酶,飲酒后就會引起體內乙醛積累,導致血管擴張而臉紅 。 【過渡】看來“罪魁禍首”是乙醛,由于乙醛的毒性大于乙醇,因此,喝酒臉紅的人更容易受到傷害。這是生活中的乙醛,本節課我們就從化學的角度來認知乙醛這種物質。
【板書】 第二節 醛
【講述】通過預習,大家已經了解了乙醛的物理性質,請一位同學
來描述。 【PPT】乙醛的物理性質: 1、無色、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 2、沸點20.8℃,易揮發;
3、密度比水小,能和水、乙醇等互溶。
【過渡】我們對事物的認知都是由表及里的,知道了乙醛的物理性質,接下來學習乙醛的組成和結構。 【問】醛的定義
【學生回答】醛是由烴基與醛基相連而構成的化合物,簡寫為RCHO。 【追問】乙醛的結構呢?
【學生思考】將烴基寫成甲基CH3CHO
【講授 內容】
【板書】乙醛的結構
【PPT】請同學參照乙醛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按要求寫出下列化學用語:
分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 官能團
【學生活動】在練習本上書寫,完成后同桌間互換批改。 【設問】乙醛的結構簡式為什么不能寫成CH3COH? 【PPT】
【學生回答】因為在乙醛的分子結構中,不含有羥基。
【講解】結構決定性質,乙醛的化學性質由官能團醛基決定。醛基中含不飽和的碳氧雙鍵,可以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受碳氧雙鍵的影響,碳氫鍵變得極性較強,較活潑,容易發生加氧的反應。 【追問】在有機化學中,加氫和加氧分別屬于什么反應? 【學生回答】加氧去氫為氧化,去氧加氫為還原。
【過渡】通過醛基的結構特點,推測乙醛既能發生氧化反應,又能發生還原反應。下面我們就通過性質實驗來驗證乙醛的化學性質。 【板書】一、氧化反應
【PPT】銀鏡制品圖片:鏡子和瓶膽。
【說明】古色古香的鏡子,光亮保溫的瓶膽!這就是乙醛邂逅銀氨溶液綻放的美麗,想不想親自動手試一試,給我們的化學儀器鍍銀? 【展示】兩支鍍上銀鏡的試管。 【學生活動】觀察、躍躍欲試。
【講授 內容】
【PPT】銀鏡反應的實驗操作步驟:
【講解說明】在潔凈的試管里加入1 mL 2%的AgNO3 溶液,然后一邊搖動試管,一邊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此時得到的溶液叫做銀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蕩后進行水浴加熱。 【學生活動】
分組實驗、展示實驗結果、小組比較(第二組的銀鏡效果好) 【PPT】銀鏡反應的注意事項: 1.試管內壁應潔凈。
2.必須用水浴加熱,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3.加熱時不能振蕩試管和搖動試管。 4.配制銀氨溶液時,氨水不能過量。
【指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和元素化合價變化寫出化學方程式。 【PPT】銀氨溶液的配制原理:
AgNO3 + NH3·H2O = AgOH↓+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 【板書】①與銀氨溶液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現象:形成光亮的銀鏡。
【講解】由于生成的銀附著在試管壁上,形成銀鏡,所以這個反應又叫做銀鏡反應,常用來檢驗醛基的存在。 【追問】只有乙醛能發生銀鏡反應嗎? 【學生活動】思考、交流
【講授 內容】
【PPT】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均含有醛基): 醛、甲酸、甲酸某酯、甲酸鹽、葡萄糖、麥芽糖
【講解說明】工業上可利用葡萄糖中的醛基與銀氨溶液這一反應原理,把銀均勻地鍍在玻璃上制鏡或保溫瓶膽。
【過渡】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完成了一項重要的化工生產,請繼續跟隨老師走入醫學領域。知道醫生檢驗糖尿病的原理嗎? 【板書】②與新制Cu(OH)2
②與新制氫氧化銅的反應
10%NaOH
2%CuSO4
乙醛
操作:在試管里加入10%NaOH溶液2mL,滴入2%CuSO4溶液4~6滴,振蕩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熱
現象:生成紅色沉淀
【講解說明】在試管里加入10%的NaOH 的溶液2mL ,滴入2%的
4CuSO溶液4~6滴,振蕩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熱到沸騰,觀察現象。
【演示實驗】本實驗要求在NaOH溶液過量的環境中進行。 【學生活動】觀察操作方法及現象,并完成方程式的書寫。 【板書】
CH3CHO+2Cu(OH)2 +NaOH → CH3COONa + Cu2O↓ + 3H2O 現象:紅色沉淀 【歸納總結】請大家歸納上述兩個反應的共同點
【學生回答、補充】1、均可以對醛基進行定量、定性的檢驗; 2、均在堿性條件下進行;
3、二者均為弱氧化劑,說明醛基具有強還原性。 【補充板書】1、弱氧化劑
【PPT】乙醛能否被高錳酸鉀氧化呢?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能,因為高錳酸鉀是強氧化劑。乙醛能被
【講授 內容】 【當堂 檢測】
銀氨溶液、新制氫氧化銅這樣的弱氧化劑氧化,由此可知乙醛的還原性是很強的,易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溴水等強氧化劑氧化,高錳酸鉀、溴水因被還原而使溶液褪色。
【板書】2、強氧化劑(KMO4酸性溶液、Br2水)
【講解】乙醛除了能在氧氣中燃燒,在一定的溫度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也能被氧氣氧化成乙酸。 【板書】3、氧氣 ①燃燒
②催化氧化:2CH3CHO+3O2
2CH3COOH
【問】當乙醛和氫氣發生加成反應時應如何進行呢?請一位同學分析一下加成反應的產物(乙醇) 【板書】二、還原反應(加成反應)
CH3CHO + H2
CH3CH2OH
【講解】烯烴和醛都有不飽和雙鍵,能發生加成反應,但是,C=O雙鍵和C=C雙鍵結構不同,產生的加成反應也不一樣。因此,能跟烯烴起加成反應的試劑(如溴水),一般不跟醛發生加成反應。 【PPT】C=O雙鍵可以加成:H2
C=C雙鍵可以加成:H2、X2、HX、H2O 【課堂小結】指導學生對這節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
1.關于乙醛的下列反應中,乙醛被還原的是 ( )
A.乙醛的銀鏡反應 B.乙醛制乙醇
C.乙醛與新制氫氧化銅的反應 D.乙醛的燃燒反應
【當堂 檢測】 2.已知丁基共有四種,則分子式為C5Hl0O的醛應有 ( )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課后 作業】
寫出丙醛與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與銀氨溶液反應 2.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 3.與氫氣反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