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氣體摩爾體積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2第四章《氣體摩爾體積》新疆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一、教材分析:
《氣體摩爾體積》是在學習了物質的量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揭示了氣體的質量、體積和微觀粒子之間的關系,深化了對物質的量及其單位的理解,有利于鞏固和運用有關概念,是以后學習有關氣態反應物和生成物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礎,為學習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做知識鋪墊。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決定物質體積的因素及其體積差異的原因; 2.、理解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3、掌握標準狀況下氣體體積與氣體物質的量的簡單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眾多數據的對比、分析和推理,鋪設層層深入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2、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主觀欲望,體驗歸納、整理、總結的過程; 3、從分析研究影響固體、液體、氣體體積的大小主要因素過程中,學習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來源:學科網]
1、通過影響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和氣體摩爾體積的學習,培養學生之間合作共贏的團隊精神;
2、通過分析物質體積大小的影響因素,加強學生對宏觀與微觀的聯系,培養學生對抽象問題的分析、歸納、推理和總結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氣體摩爾體積概念的建立;
2、影響氣體體積大小的因素。 (二)教學難點
1、影響物質體積的因素在宏觀和微觀之間的思維轉化; 2、氣體摩爾體積概念的理解。
四、教學方法
復習提問→引入新課→分析討論→總結歸納→學生練習→鞏固提高
教師用具:投影儀、有關氣體體積影響因素的動畫多媒體、一些相關練習題。 學生用具:有關物質的密度數據,有關氣體摩爾體積計算的習題。
五、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課
引入 知識 回顧
以0.5molO2的質量計算和微粒數目計算,
復習物質的量的概念,物質的量與質量、粒子個數的關系計算。
【引發思考】實際生產生活,對于氣體往
往更方便量取體積而不是稱量質量,是否存在一個物理量能將體積與微觀粒子數目建立起聯系呢? 今天要學習的《氣體摩爾體積》就可以建
立微觀粒子和宏觀體積之間的聯系。 【板書】1.2.2氣體摩爾體積
通過老師給出的練習題,進行思考計
算。
由學生已知知識入手,鞏
固計算的同時,加深對物質的量及其單位的理解,為氣體摩爾體積的講授做好知識鋪墊。
通過回憶電解水的實驗,引導學生復習電
解水產生的氫氣和氧氣體積之比。
回憶思考并回答。
選擇熟悉的知識作為切入點,考慮到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是由由易到難,知識講解也層層深入。
決定 物質 體積 因素 內容 講解 啟發 引導 持續 提問
學習了物質的量,稱量36g的水進行電解,
電解出氫氣、氧氣的質量,再分別計算出產生氫氣和氧氣的物質的量。
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從實驗可以知道,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約為2:1,物質的量之比也是2:1,我們可列出式子
V(H2):n(H2)約等于V(O2):n(O2),那
請問同學們相同條件下,單位物質的量氣體體積是否相同呢?
【教師總結】相同溫度和壓強下,1molO2
和H2的體積相同。
在相同溫度、壓強條件下,是否所有的氣
體都具有相同的體積呢?
PPT展示在標準狀況下多種氣體取相同物質的量,各氣體密度數據,計算各種氣體在此情況下的體積。
【教生總結】在相同條件下,1mol氣體
所占體積基本相同。
1mol氣體所占體積基本相同,那對于固體、液體的體積也相同嗎?
PPT展示在相同溫度下1mol固體、氣體
通過計算電解水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物質的量之比也為2:1。
思考并且回答。
計算、思考并且回答。
由已知到未知,由淺至深,在過程中
讓學生明白學習化學,各知識是相互貫穿聯系的,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通過具體的數據,學生自己計算,感受獲得知識的過程,意識到化學學習的嚴謹性,并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總結歸納。
啟發 引導 持續 提問
的密度,計算在此情況下的固體、液體的體積。
【師生總結】在相同條件下,1mol固體、
液體所占體積不相同。
PPT展示相同情況下,1mol各種固體、液
體所具有的體積。
為什么1mol固體、液體體積不同,而1mol
氣體體積基本相同呢?決定物質體積的因素有哪些?
舉出乒乓球數目多少決定體積大小的例
子。
在粒子數目相同的基礎上,決定物質體積
的因素還有什么?PPT展示
在粒子數目、粒子大小都相同的基礎上,
決定物質體積的因素又變成什么了?PPT展示
【師生總結】決定物質體積有三個因素1.
微粒數目多少2.微粒自身大小3.微粒間平均距離。
1mol任何粒子包含的微粒數目都是相同,
計算、思考并且回
答。
觀看,感受。
思考并且回答。
回答:粒子的數目
回答:粒子自身的大小
回答:微粒間平均距
離。
讓學生直觀
感受,更加具體易理解。 為了方便理解,舉出通俗易懂的學生易于接受的例子,縮短知識接受的跨度。
那主要決定因素就剩下粒子的大小和微粒間的平均距離。對于固態或液態物質來
講,粒子之間的距離是非常小的,這使的 固態或液態的粒子本身的“直徑”遠遠大于粒子之間的距離,所以決定固體或液體
的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粒子數目;(2)粒子的大小。粒子自身大的體積就大,粒子自身小的體積就小。
【PPT動畫展示】根據動畫演示,根據粒
子大小的改變對氣體體積影響并不明顯,相反粒子間的平均距離對氣體體積影響明顯,對于氣態來說,粒子間大小相差無幾,主要取決于粒子間的平均距離。
對于氣體來講,分子之間的距離很大,遠遠大于分子本身的“直徑”。所以決定氣
體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粒子數目;(2)粒子之間的距離。
什么因素影響了氣體粒子間的間距呢?
【教師總結】若氣體分子數目相同,則氣體體積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分子之間的距離。而氣體分子間的距離的大小主要受溫度和壓強的影響。當壓強一定時,溫度越高,氣體分子間的距離越大,則氣體體積越大;當溫度一定時,壓強越大,氣體分
觀看動畫演示,直觀
感受氣體體積大小變化受粒子大小和粒子間距的影響。
思考并回答:溫度、
壓強。
借助動畫輔助教學,通過課件的演示來模擬展示粒子本身大小和粒子間隔的改變對氣體體積大小的影響,更直觀、更形象的幫助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
子間的距離越小,則氣體體積越小?茖W實驗表明:在相同的溫度和相同的壓強下,任何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幾乎都是相等的。所以在一定條件下氣體的體積主要受粒子數目的多少決定的。
【師生總結】最終明確:在溫度壓強都相
同的情況下,氣體粒子間的間隔相同,所以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相同。
【板書】 微粒數目相同的前提下,決定
固體、液體體積的因素:粒子本身的大小。
決定氣體體積的因素:粒子間的平均距
離,影響粒子間平均距離的因素:溫度越高,間距越大;壓強越大,間距越小。
學生記憶整理,總結歸納。
講解過程中師生共同總結與教師總結交替進行,體現教師主導的地位,但并沒有完全剝奪學生主體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知識不斷深入,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不斷總結歸納。
氣體 摩爾 體積 內容 講解
【過渡】無數實驗事實證明,外界條件相
同時,物質的量相同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的體積。這給我們研究氣體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為此我們專門引出
了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 我們就把單位物質的量任何氣體具有的
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
【講述】氣體摩爾體積即氣體的體積與氣
體的物質的量之比
【板書】 1.定義2.符號:Vm 3.定義式:
把抽象的概念理解轉化成一個個小的知識點,逐個擊破,更加利于學生接
Vm=V/n 4..單位:L/mol
標準狀況(0℃,101kPa),1 mol任何氣體
的體積都約是22.4 L。22.4L/mol并不一定是在標準狀態下的氣體摩爾體積。使用氣體摩爾體積(22.4L/mol)時需注意:
(1)條件:標準狀況(0°C、101kPa) (2)使用對象::氣體,包括混合氣體。
氣體的體積只與氣體的分子數目有關,跟種類無關
(3)氣體摩爾體積的數值決定于氣體所
處于的外界條件,即溫度和壓強 (4)22.4是一個近似值
【課堂練習】 判斷正誤:
(1)CO2 的摩爾體積是22.4L/mol (2)標況下NO2 的體積約是22.4L (3)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物質的體積
都約是22.4L
(4)標準狀況下,1molO2和N2混合氣體
的體積約為22.4L
以物質的量建立橋梁,氣體體積與微粒之
間進行計算
學生記憶整理,總結歸納。
解釋:未說是標況下
解釋:未說是1mol
解釋:物質應是氣體
解釋:正確。氣體體
積與分子種類無關
學生計算,討論。
受。層層深入,降低知識的跨度,引導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完善知識構架。
邊學邊練,及時發現問題并糾正,再次鞏固加深概念理解。
六、板書設計
主板書
副板書
1.2.2氣體摩爾體積 一、物質體積的大小決定因素: 1、粒子數目(NA) 2、粒子的大小 (固體、液體) 3、粒子之間的距離(氣體) 外因:溫度、壓強 二、氣體摩爾體積: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 2、公式:Vm=V/n 單位:L/mol或m3/mol 3、標準狀況:溫度為0℃、壓強為101kPa。 在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約為22.4L。
留給學生上黑板進行習題的練
習。用物質的量建立宏觀質量、氣體體積之間的聯系。
綜合
梳理 師生 總結
N,n,m,V之間的相互轉化,以物質的量建
立橋梁,氣體體積與微粒之間進行計
算
學生記憶整理,總結歸納。
通過計算,總結歸納出物質的量的橋梁作用,不但
能聯系宏觀質量,還能與氣體體積之間建立聯系。感受知識獲取的不易。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氣體摩爾體積》是一堂校級青年教師公開課實錄。氣體摩爾體積是必修一第一章第二節在物質的量學習了的基礎上的學習。學生對物質的量概念的理解還有待提高,本節課的學習可以加深對物質的量及其單位的理解,而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理解也抽象難懂,需要借助動畫多媒體等手段突破難點幫助學生理解。
在講授過程中,學生面對老師不斷提出的問題不斷進行思考、討論、回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決定氣體體積因素的理解和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理解時較為困難,所以借助動畫輔助教學,通過課件的演示來模擬展示粒子本身大小和粒子間隔的改變對氣體體積大小的影響,更直觀、更形象的幫助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使用大量數據,引導學生通過計算得出相同物質的量固體、液體的體積不同,相同物質的量的氣體具有相同體積,體現化學學習的科學嚴謹性,調動學生不斷動手動腦,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將可以直接給出結論的概念原理課豐富起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