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地球表面形態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地球表面形態_浙江省 - 衢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1) 通過小組實踐觀察,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了解野外考察的基本內容。 (2) 通過小組查閱資料、討論學習及野外實踐活動獲得的資料,學會解釋流水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3) 通過欣賞千姿百態的地貌形態圖片,讓學生感受優美自然景觀,激發探究自然奧秘的熱情。
2學情分析
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已經對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僅限于了解形態特征,有些同學對這一知識已經有所淡忘,而對其成因知之甚少。高中學習剛剛開始沒多久,對成因分析的方法還不全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學習成因分析方法的熱情。
3重點難點
以流水作用為例,分析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新課
投影展示:學校周邊爛柯山的一些自然景觀圖片
師述:我們學校背靠爛柯山風景區, 周圍景色宜人,地表形態獨特.爛柯山又以天生石梁這一特殊的地表形態而聞名. 這些地表形態是怎樣形成的呢? 我們的同學對這些可是很了解呢!
活動2【講授】課前內容準備
本節課前,我們已經分成了4個小組,對學校附近的一些自然景觀進行實地的考察,探究。
1、線路劃分: (1)梅巖線路 (2)仙人峽線路 (3)水泥廠線路 (4)電站線路
2、任務: (1)預習課本41頁“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態” (2)觀察線路上的地表形態特征 (3)描述看到的地表形態特征
(4)推測可能成因 (5)查閱資料概括成因 (6)匯總完成報告 (7)展示成果
活動3【活動】實踐報告大會
師述:經過了前期的野外考察、資料查閱、小組討論,每個小組都對爛柯山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座神奇的山地,有請我們的發言人上臺。
(學生代表)發言人:講述每組的研究重點和收獲。
第一組:梅巖(側重風化、侵蝕)
第二組:仙人峽(側重流水侵蝕)發言人介紹
第三組:水泥廠(側重流水沉積和流水溶蝕)發言人介紹
第四組:電站(側重流水搬運、流水侵蝕、流水沉積)
師述:每組都為其他組同學留下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每位同學都對其他組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思考。
活動4【活動】學生研討大會
師述:我們的四組同學都很厲害,在欣賞沿途美景的同時,又能發現其中的一些問題。 我們同學們都仔細的聽了各組的報告,應該也有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針對各組提出的問題,請同學們對你感興趣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但是不能回答自己組的問題)。同時也可以提出在聆聽過程中產生的疑惑。
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思考并發表自己的觀點。 提出自己在聆聽過程中產生的疑惑。最后每組同學派代表公布本組問題的最終答案。
學生不斷發表自己的觀點,同學間的相互探討、質疑、辯論,最后得出結論。
活動5【講授】總結
師述:爛柯山周圍的地表形態是經過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今天主要研究的是外力作用對其影響。 我們所涉及的外力作用有:
邊講述邊 板書:風化、侵蝕、搬運、沉積
師述:外力作用還有固結成巖。 由于我們所處的是濕潤地區,所以我們講的外力作用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 流速越快,侵蝕、搬運能力越強,沉積顆粒越大。(邊講述邊板書)
板書 :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流水作用:流速 快 強 強 大
慢 弱 弱 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