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地球表面形態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地球表面形態_陜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板塊構造學說的內容,能運用板塊構造理論的相關知識解釋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形成的內力因素。
2、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歸納總結能力、觀察力;圖文轉換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多媒體演示板塊運動動畫,想象和理解地球內部的運動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2、全班同學討論,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力因素。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1、認識到地球內部是不斷運動著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斷變化著的。
2、培養學生樹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不斷運動和變化發展的唯物主義觀點。
3、通過地貌景觀圖片的欣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地理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2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對地形的知識有初步的了解,但僅從感性上認識到地形
在變化,理性認識、抽象思維能力還較差,給教學帶來一定難度。
而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課件,運用大量精美的圖片、生動的
視頻演示、動畫的模擬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
3重點難點
1、六大板塊的邊界類型以及成因
2、板塊運用與地貌之間的關系
板塊構造與地球表面宏觀地形的關系;
這部分內容學生直接感知比較困難,須有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而高中一年級的同學的抽象思維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塊運動機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會有一些困難。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板塊運動與地表形態
通過一段極具科幻神秘色彩的視頻《自然解密》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視頻簡述了地球的經歷著不可思議的一些變化,隨著視頻的播放將和我的學生一起進入時光隧道穿梭到2—3億年前的,這時候的地球……開啟了本節課的教學
動畫演示2—3億年前至今的地球演化過程,自然過渡到板塊運動影響的地表形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