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產業的區位條件,地域聯系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教版地理高二必修二第三章第一節產業的區位條件和地域聯系-山西省 - 長治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一節 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和地域聯系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區位的含義,理解影響各種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及其發展變化。
2、通過閱讀圖文資料,學會提取、分析、加工、整理地理信息,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片、實例,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和探 究問題的能力。
2、能夠分析某一地區工業、農業等的區位條件,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能夠用全面普遍聯系的觀點分析問題、探究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與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分析。 難點: 影響各種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
【學法指導】啟發式、圖片展示、案例引導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大家能說出一些形容我們中華民族的詞嗎?(勤勞、勇敢、善良、熱愛和平„„)我認為還應該加上“智慧”。我們中華民族是智慧的民族,不說僧一行測量經線長度,也不說古代的天文觀測,四大發明證明了中華民族是智慧的民族。我們的祖先總結了許多智慧型的諺語,農諺就是其中的代表。我們長治地區有這樣的農諺:“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這句話說明農業生產與氣候的關系密切,農業生產必須做到不誤農時。當然不僅農業,人類的各種產業活動都會受到多種區位因素的影響。那么什么是區位呢?
正文:
閱讀P50材料,思考:什么是區位?(在城市與環境一章中有所涉及)
區位包含兩層含義:1地理位置(位于哪里)2與周圍事物的聯系(與哪些因素或條件有關)
舉例討論
你購買日常生活用品,一般會選擇哪里?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就近選擇合適的地點,以節省時間和金錢。 探究:材料 明前龍井茶
我國的“明前龍井”茶,是浙江杭州龍井村用每年清明前采摘的新茶精制而成的,它 以色香味俱佳而馳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將此茶種帶回日本精心栽培,但始終沒有種 好。
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農業生的區位與自然條件聯系最為密切。 舉例判斷:新疆的綠洲農業——水源
第 2 頁 共 4 頁
2
新疆的葡萄生產——光照 西南地區的立體農業——地形 黑龍江的大豆生產——土壤 海南的橡膠生產——氣候
隨著社會的進步,影響農業的區位條件也在變化,除受自然因素外,還受其他因素 的影響。
3、舉例判斷:荷蘭的鮮花點綴世界許多城市——交通
阿根廷的牛肉出現在歐洲人的餐桌上——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 這說明社會經濟、技術因素也影響農業的區位選擇。 承轉:
4、據《澎湃新聞網》報到:在全國GDP排名中,2014年,山西省排名倒數第一;2015 年上半年,山西省列倒數第二。兩個尷尬的數字,足以說明山西省當前處于經濟發展的困難時期。為什么在全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今日,山西經濟反而出現“斷崖式”下滑呢?(因煤而興,又因煤而困)
為什么不采石油賣石油呢?(礦產資源的形成受特定的成礦條件的影響) 結論:
采礦業的生產區位與自然環境聯系密切,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影響產業活動的區位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如交通方便的地方先開發)
舉例討論
假如你準備建設一座鋼鐵廠,你會選擇什么樣的地方?為什么?——充足的原料、動 力、質高價廉的勞動力、前景廣闊的市場,為了獲取最大利潤。 小結:企業生產活動的區位選擇:決策者選擇區位目的——經濟效益——低成本高利潤 ——理想區位條件:充足的原料、動力、質高價廉的勞動力、前景廣闊的市場
但是現實世界中理想區位是不存在的。我們只能從影響企業的主要區位中去分析,找到影響工業生產的主導因素。尋求現實區位優勢——原料地、燃料地、消費市場、廉價勞動力、技術等
小結:無論是商場、工廠、公司,為了降低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在區位條件分析的過程中,往往會對幾個可能的區位進行比較,然后確定一個最為理想的區位。
相對來說,工業生產區位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較少(土地、礦藏、水源),那么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有哪些呢?
1、出示圖片 鞍鋼、寶鋼的區位
鞍鋼:既接近原料、燃料產地,也接近消費市場
寶鋼:接近消費市場,且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同一工業部門隨著交通、技術
等的發展其主要區位條件會變化。
2、 影響工業的因素有哪些?——土地、原料、動力、水源、市場、勞動力、交通、政 策等
拓展:全球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方向?為什么會產生上述轉移方向?——發達國家出現 勞動力成本提高、勞動力短缺,發展中國家有優勢。
3、 發展中國家為抓住產業轉移的機遇,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
——建立了多種形式的經濟開發區,改善投資環境以承接制造業的轉移。
20世紀80年代以來,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逐漸轉移到了我國,為了抓住機遇,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國在80年代初提出了改革開放政策,建立了一系列的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
第 3 頁 共 4 頁
3
我國最早建立的經濟特區是哪個?——深圳
閱讀P51材料回答:
1、深圳迅猛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改革開放政策以及優越的經濟地理位置)
2、80年代初,北方許多沿海城市如煙臺、大連等城市的基礎條件比當時的深圳好得多, 為什么特區不選擇北方沿海城市?(南方沿海地區是著名的僑鄉,建立特區,有利于吸引外資與技術。)
拓展:
1、富士康科技集團是臺灣鴻海精密集團在大陸投資興辦的高新科技企業。1988年在深圳地區投資建廠,總裁郭臺銘。在中國大陸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到環渤海、從西南到中南到東北建立了鄭州、深圳、 成都、煙臺等30余個科技工業園區、在亞洲、美洲、歐洲等地擁有200余家子公司和派駐機構、現擁有120余萬員工及全球頂尖客戶群。
由資料可以看出,富士康科技集團在中國大陸的科技工業園區主要選擇在航空或者海運發達的城市。但是在我們山西晉城這樣一個交通極不發達的城市郭臺銘也建立了富士康科技工業園。為什么呢?(鄉情或者叫個人偏好)
2、、某制藥廠原來位于城市邊緣,近些年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工廠已經被包圍在城市中心了,其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利潤逐漸下降。企業多次考慮外遷,但最終還是無奈放棄了外遷選擇。這“無奈”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呢?(工業慣性)
3、、溫州的制鞋業聞名全球,但其皮鞋很難賣到印度。你能為溫州皮鞋生產商提供一個打開印度市場的高招嗎?(在印度本土生產。因為有文化差異)
舉例討論
假如你準備經營一家日常用品商店,你會把商店選擇在哪里?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經過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商業和服務業與地理環境條件有一定的影響,主要指向消費人 群。
小結:不同的產業活動,由于部門特點不同,所具有的區位特征不同,同時科技的進 步也會使企業的區位選擇發生變化。影響產業活動的區位因素很多(地形、氣候、土壤、原料、資金、技術、交通運輸、國家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文化差異„„),除此之外,還有軍事、宗教、集聚效應、生產協作關系等。面對這么多因素,怎么記住呢?
農人水交地 工政腹信氣 資城商土慣 科市環旅偏 軍宗史原燃 文位聚協現 板書 一、區位 1、概念
2、區位選擇的重要性 二、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 1、現代產業活動類型 2、產業活動的區位選擇
A、農業、礦業也自然條件聯系最密切 B、工業受自然條件影響小
C、商業、服務業接近消費人群
第 4 頁 共 4 頁 4
練習:
1、世界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從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最終目的是( D ) A、獲得豐富資源 B、接近市場 C、雇傭廉價勞動力 D、降低生產成本
葡萄酒用新鮮葡萄或葡萄汁釀造而成。近年來,我國葡萄酒產量及消費量快速增長。讀“葡萄酒產業鏈結構圖”,回答(2)~(3)題。
2、據圖文材料分析,影響葡萄酒產業布局最主要的一組區位因素是( B )
A.原料、勞動力 B.原料、市場 C.技術、市場 D.交通、能源
3、葡萄酒的生產中,吐魯番的許多利用新疆新鮮葡萄做原料的葡萄酒廠家向青島轉移的條
件是( A )
A.冷藏保鮮技術的發展 B.葡萄酒文化活動
某跨國集團在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建成了林、漿、紙一體化生產基地。讀圖回答4~ 5題。
4.該集團進行生產基地選址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A )
①有大量熱帶原始森林 ②低廉勞動力成本 ③交通發達 ④當地市場需求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造紙工業使用的原料品種豐富,下列能夠體現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C )
A.北京——木材、廢紙、廢布、廢棉 B.黑龍江——木材、竹林、亞麻 C.廣東——蔗渣、竹林
D.江蘇——農作物秸稈、木材、黃麻 C.水源條件 D.地形因素
讀“我國西部部分地區綜合產業帶的空間分布圖”。回答6~7題。
6、A地區的重點產業最可能是( D ) A.以鋼鐵工業為龍頭的冶金業 B.以蔬菜、水果為中心的新型農業 C.以旅游業為導向的第三產業 D.以能源開發為主導的工業
7、圖示地區產業帶呈長條狀分布,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人口分布狀況 B.主要交通線走向
C.水源條件 D.地形因素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