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自然界的水循環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福建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福建省泉州
第三章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學案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用圖示等方法表達陸地水的組成及相互關系,說明陸地水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生產與生活的主要作用。
(2)結合實例說明自然界水循環的概念、水循環的類型,能用示意圖表示水循環的過程,理解水循環的意義。
(3)正確認識和利用水循環的自然規律,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2、過程與方法:(1)繪制水循環示意圖;
(2)通過實地的調查研究理解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二、重點難點
重點:(1)水循環的環節(2)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難點: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課堂活動區
探究一:
1、畫出水循環過程圖

海陸間循環


陸地內循環 海上內循環
探究二:哪些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環節直接產生影響?
植樹造林、破壞植被、圍湖造田、修筑水庫、跨流域調水、城市化、人工降雨、過度開采地下水
水循環環節 |
人類活動 |
降水
(第1、5小組) |
|
蒸發、蒸騰
(第2、6小組) |
|
地表徑流
(第3、7小組) |
|
下滲、地表徑流
(第4、8、9小組) |
|
探究三:應用水循環原理來解釋城市內澇的原因?
探究四:
背景與現狀問題
——中央高度重視
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
——2013年12月12日,習近平在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時談到
海綿城市的概念: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像 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下雨時可以
、 、 、 ,需要時將蓄存的水“ ”并加以利用。
學生實地調研,同學對泉州的第一個海綿公園進行實地考察。
泉州田安公園:學生通過小測試來驗證公園內的透水性。
探究五:人類能夠干預和控制水循環哪些環節?
《自然界的水循環》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教材分析 1.課標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在必修Ⅰ“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的內容要求中提出:“運用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要求學生對于“水循環示意圖”不但要能“讀”,而且還要會“說”、會“畫”、會“用”。通過示意圖的學習,幫助學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學會用示意圖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節,是開篇內容,本節內容首先介紹水圈的構成及其特點,主要講述了“相互聯系的水體”、“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兩個知識點。第一個知識點淺顯易懂,是學生學習的基礎知識,是為第二個知識點的學習作鋪墊;第二個知識點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通過圖文和活動設置介紹了水循環發生的領域、水循環的類型、環節和意義。 3、三維目標 ⑴.知識與技能
①了解水圈水體的構成和各水體相互轉化的關系
②能繪制示意圖表示水循環的過程,掌握其主要環節,運用水循環的原理知識,分析常見的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理解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③學會從地理圖表、地理現象中獲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問題并嘗試提出解決地理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本課時知識與技能:能繪制示意圖表示水循環的過程,掌握其主要環節,運用水循環的原理知識,分析常見的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 ⑵.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觀察身邊的地理,在親身參與活動中形成對知識的經驗感悟,從而內化成學生認知體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增強學生水資源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資源觀。
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認識和利用水循環的自然規律,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的觀
1
念。
4、教學重點(本課時)
① 水循環的環節 ② 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5、教學難點
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二、教法分析
1.創設情景
教學實踐證明,合理有趣的情境創設,可以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角色,提高課堂效率 2.討論法
通過組織學生討論,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機會。 3.多媒體演示法
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直觀的圖片、動畫和數字資料,把學生輕松得引入本課,通過形象生動直觀地展現相關地理事物和現象,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興奮點,幫助他們理解課本內容。
4.案例分析法(城市內澇的問題) 三、學法分析
1、學會用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3.3理解水循環的相關性
2、學會探究:學生思考分析總結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以及具體分析如何緩解城市內澇。
3、學會合作:學生討論合作收集相關的資料,完成活動。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利用泉州田安公園的景觀圖上找水體
【探究1】下圖中有哪幾種水體?這些水體間存在著相互聯系嗎?
學生回答,老師補充總結(展示課件)
【過渡】從運動更新的角度看,陸地上的各種水體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轉換,存在著水循環。 一、水循環的過程
【自主學習】:圖3.3“水循環示意圖”找出三種水循環類型以及環節
2
【學生活動】畫一畫:水循環發生的空間領域有哪些?水循環發生的環節有哪些?水循環的簡單示意圖。
想一想:哪一種水循環可使陸地上的水不斷更新?哪一種水循環所參與的水量最多?
【過渡】“以上的內容充分說明,自然界的水體由很多部分組成,但是他們都處于相互轉換、相互影響的過程,他們是相互聯系的。” 二、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哪些環節產生影響 【探究2】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哪些環節產生影響? 【學生活動】 水循環環節 人類活動 降水
(第1、5小組)
蒸發、蒸騰 (第2、6小組) 地表徑流 (第3、7小組) 下滲、地表徑流 (第4、8、9小組)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補充總結)
【過渡】人類活動可以對自然界中的水循環環節產生影響,因此人類活動一定要
遵循水循環的自然規律,否則這種影響會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危機。 【案例分析】城市化對水循環的影響以及后果。——城市內澇
【探究3】應用水循環原理來解釋城市內澇的原因?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補充總結) 【探究4】如何緩解城市內澇? 【教師】提出“海綿城市”的概念
【學生實地調查】泉州海綿公園——田安公園,學生代表上臺來展示實地調查的結果,找出緩解城市內澇的措施。 教師歸納總結 【探究5】人類能夠干預和控制水循環哪些環節? (學生討論、發言,教師補充總結)
【小結】人類活動可以對自然界中的水循環環節產生影響,所以正確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實現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五、板書設計
第一節 自然界的水循環
一、水循環的過程 1、水循環的概念
2、水循環的主要環節及類型 二、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1、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哪些環節產生影響? 2、案例:海綿公園——田安公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自然界的水循環”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福建”,所屬分類為“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福建”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