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農業生產,地理環境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單元第一節《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山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必修二第三單元第一節《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山東- 乳山
《乳山農業與地理環境》教學設計
一、課程分析:
通過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單元第一節《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的學習,學生已對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及不合理的農業活動引起的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知識點已經有一定的認識。本節內容是研究影響乳山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尋求乳山農產品的未來出路;認識不合理的農業活動對乳山地理環境的影響,尋求治理措施。本節的重點不在于學生掌握乳山農業的相關知識,而是借助乳山農業發展中的問題的分析和研究來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重點是激發學生學習分析、探究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的興趣,加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農業發展與環境協調、持續發展的觀念。 二、學情分析:
通過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單元第一節《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的學習,學生已對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及不合理的農業活動引起的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知識點已經有一定的認識,為學習本節乳山農業發展的地理條件打下基礎;在分析影響農業生產因素的優勢和不足及尋求乳山農產品的未來出路和治理地理環境的措施等,學生的分析能力較差,但該班學生基礎相對較好,大部分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喜歡發言、能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相信通過老師的正確引導,能順利達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品德”的三維目標。 三、教學目標:
2
1、知識與技能:能列舉影響乳山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及其發展變化,通過案例分析學會分析區位因素的主導變化。
2、過程與方法: 結合實例說明農業生產活動對乳山地理環境的影響。 3、情感態度,價值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分析、探究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的關系的興趣,加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農業發展與環境協調、持續發展的觀念。 二、教學重點:
1、影響乳山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的優勢和不足 2、乳山農業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及治理措施 三、教學難點:
1、尋求乳山農產品未來的出路 2、治理農業對地理環境產生影響的措施 四、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總結 五、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準備: 課本插圖、課件、投影儀等;發學案。 學生準備:結合學案課前預習。 六、課時安排:1課時 七、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播放新聞視頻《威海蘋果滯銷》。
3
從視頻威海蘋果的滯銷,引出問題:蘋果滯銷的原因及未來乳山農產品的出路? 【展示目標】:
【溫故知新】: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
【自主學習】:依據所學: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借助視頻《乳山的自然地理篇》及學案上給定的圖文資料概括分析乳山的農業區位。【學生交流學習成果】: 【教師總結】:
【承接】: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影響乳山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的優勢和不足
氣候因素:氣候因素主要通過熱量、光照和降水來影響農業區位。乳山地處北緯36°41′至37°08′,及中緯度暖溫帶,熱量條件較好。光照條件影響作物的品質,乳山光照條件充足。
【設置問題】:影響光照條件的因素有哪些?乳山光照充足的原因?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 影響因
素
緯度
地勢
天氣
日照時
數
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極夜現象,極圈以外地區夏季日照時數多于一般地勢高的高原日照時數多于地勢低的盆地
多陰雨天氣的地
區,日照時數少;
多晴朗天氣的地
5
乳山光照條件充足的原因主要是降水集中于7、8月份,其他時間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時數多,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故光照充足。
【設置問題】:依據乳山降水柱狀圖分析乳山降水的特點?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乳山為溫帶季風氣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集中于7、8月份;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較大。
【設置問題】:乳山的氣象災害主要為旱、澇、風、雹等。旱澇災害是季風氣候區普遍面臨的氣象災害,主要原因是?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
旱澇災害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季風勢力強弱不同和進退早晚不同。當控制乳山的夏季風實力強,便會給乳山帶來澇災;當控制乳山的夏季風實力弱,則會給乳山帶來旱災; 當夏季風到達乳山的時間早,離開乳山的時間晚,就會給乳山帶來澇災;當夏季風到達乳山的時間晚,離開乳山的時間造,就會給乳山帶來旱災。
冬季
區,日照時數多
太陽輻射強度 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獲得太陽輻射多 地勢高,大氣稀薄,
透明度高,固體雜質、水汽少,晴天多,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晴天多,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多
6
【合作探究1】:乳山的旱災最突出的時間集中在春季,即春旱。請同學們結合乳山的氣候類型圖分析乳山春旱嚴重的原因?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乳山春旱的原因: ① 雨季還未到達,降水少,晴天多。 ② 春季回暖快,蒸發旺盛。 ③ 正值春播時節,農業需水量大。 ④ 人為原因造成的水污染和水浪費。
【承接】:乳山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許多高品質的農產品。
地形條件:地形的類型影響農業的類型。乳山的地形主要為丘陵地形,這種地形適合發展林果業。土壤條件:土壤主要是通過酸堿度、肥力狀況及松散度來影響農業發展的。乳山境內土壤類型多樣,有利于農、林、牧、漁全面發展。棕壤分布最廣,潮土、褐土、鹽土類也有分布。多沙質土,松散度較好,非常適合經濟作物花生的生長。
【合作探究2】:境內水資源主要由大氣降水形成的地表徑流和地下潛水組成。乳山市是水資源較貧乏地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全國人均量的1/7,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水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針對乳山市水資源貧乏現狀,請同學們分析乳山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并給出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可行性措施?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
乳山水資源短缺的原因:
①總降水量少,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且地表徑流少 ②春季氣溫回升快,降水少,蒸發旺盛
③人口密集、城市眾多,工農業規模大,生產、生活用水多。
8
④人為原因造成的水污染和水浪費嚴重。 解決水資源不足的措施:
①開源措施:建立蓄水工程,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合理開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②節流措施:提高公民節水意識,改進工農業用水效率,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
③農業節水:推廣節水灌溉,推廣耐旱農作物;
④工業節水:合理布局減少污水排放量,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采用先進工藝至無水工藝;
⑤城市節水:分質供水,推廣節水型器具;
⑥3R原則—— REDUCE、RECYCLE、REUSE(減污、循環、再用)。
市場、交通條件:乳山市海岸線西起乳山口,東至浪暖口,全長199.27公里。沿海有大小港灣12個,島嶼13個。
乳山地處青島、威海、煙臺三市銜接的腹地;南瀕黃海,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境內東西橫寬60公里,南北縱長48公里,總面積166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99.27公里。青威高速公路、煙海高速公路、G309國道、S202省道和濟威鐵路穿境而過。
【問題回歸】:市場決定了農業的類型和規模,播放視頻《威海蘋果滯銷的原因》。【承接】:農業生產在改變人類食物來源和結構的同時,也強烈的改變著地理環境。播放新聞視頻《我國的土地退化》
乳山農業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①不合理的農業生產強度導致水土流失
②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導致土地的鹽堿化 ③農業技術的改進,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結,使用農藥,污染了農產品和土壤。
11
【設置問題】:針對農業生產對地理環境產生影響,請同學們考慮哪些措施有利于解決土地退化問題?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解決土地退化問題的措施
①生態脆弱的地區,退耕還林還草,較少水土流失。
②減少化肥的使用,增施有機肥、綠肥,實施秸稈還田,增加土壤肥力。 ③改變原有的灌溉方式,發展噴灌、滴管技術。 ④發展節水農業,適當降低高耗水農業的比重。 ⑤調整農業結構,實行農、林、牧、副、漁綜合發展。 八、課堂小節
乳山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①優化產業結構,實現農、林、牧、副、漁的綜合發展。 ②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拓展用途,提高農產品價值。 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農業產值,發展特色農業。 ④ 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擴大消費市場。
12
⑤發展節水農業,改變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九、鞏固練習:夯實基礎
下面圖1為華北某地區示意圖,圖2為圖中丙村建立的生態農業結構示意圖,表格為該地區1980 年和2000年有關統計資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
(1)按照農業發展因地制宜的原則,甲地和乙地分別發展了林果業和乳畜業,請你說明其理由。(4分)
(2)結合表格分析本地區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及其原因。(10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