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自然界的水循環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自然界的水循環》教學設計
一、教學背景分析
1.課標要求與理解
本節課的課標要求為“運用水循環示意圖,說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行為動詞為“運用”、“說出”,內容限定詞為“過程”即水在不同空間上的轉變和“主要環節”即實現水的循環運動的途徑包括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徑流等。本節課要求學生以海陸間循環為主,將海陸間循環、陸地內循環、海上內循環的過程和環節綜合在一幅模式圖中,整體把握水循環。在此基礎上,理解水循環聯系了四個圈層,實現了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從而使自然地理環境形成了一個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和相互聯系的整體,體現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2.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中的內容。兩個藍色的標題分別為“相互聯系的水體”和“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本節課沒有涉及河流補給的內容,把水循環的過程和水循環產生的意義做為重點處理,其中前者是基礎。 3. 學情診斷分析
高一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通過前面兩章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儲備有助于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但學生生活經歷較少,受知識面的限制,對知識的理解、案例的分析、活動的完成以及看待問題的視角都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用圖、學會探究、學會合作。 二、教學目標
1.分析潮白河水的來源和去向,在潮白河剖面示意圖中,標出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并總結水循環的模式圖。
2.舉例說出人類目前對水循環可干預的環節和方法。 3.結合實例,說明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三、教學重、難點及處理策略
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人類對水循環的干預和水循環的地理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對水循環的地理意義的理解是本節課的難點。水循環的過程沒有直接向學生展示水循環的示意圖,而是以身邊潮白河的案例先分析出海陸間循環的環節,隨后學生進一步自己設計水循環模式圖。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得出水循環的過程和環節更好地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以小組討論所給材料的形式實現,材料中主要以潮白河流域工程為主,使學生明確人類能夠干預的最主要的水循環環節是地表徑流。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學生不容易說出,學案中用文學的語言先總結出,例如:“天然淡水制造廠”,啟發學生能夠說出水循環可以更新補充陸地淡水資源。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提問學生:細心的同學都會
發現學校旁邊的潮白河在多
思考回答,對身邊的水環境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從學生熟悉的潮白河出發,讓所學的知
2
年斷流后今年終于有水了。你知道這水是從哪兒來的嗎?
識更貼近生活。
核對預習 展示正確答案
訂正答案
認識水體形態和空間分布。
探 究 學 習 1
呈現材料一潮白河基本概況
和《潮白河流域水系圖》。 材料一:
潮白河是北京的一條河流,屬海河水系,素有"北京萊茵河"之稱。潮白河由潮河和白
河兩大支流組成,均發源于河北省,在密云縣以南匯合始稱潮白河,吳村閘以下稱潮白新河。
活動一:1.分析潮白河水的來
源與去向,用箭頭聯系圖中的水體,并說明每個箭頭的含義。
2.結合潮白河參與水循環的過程,設計水循環的模式圖。(小組展示)
從身邊的案例出發,結合生活經驗得出海陸間水循環主要環節。
小 結 1
提問,該水循環模式圖是否
適用于塔里木河?師生合作設計完整的水循環模式圖。
明確水循環的三種類型,講清它們的區別和聯系。即①⑨海上內循環;①②③④⑤⑥為海陸間循環,這是最重要的一種循環運動;③⑦⑧為陸地內循環。
培養學生從具體到抽象的能力。
探 究 學 習 2
呈現資料二
材料二:
潮白河上游山區谷深河窄,進入平原后,河谷開闊,易泛濫成災。1950年開挖潮白新河,用以減免潮白河下游因宣泄不暢所造成的災害。后又興建密云和懷柔水庫,控制山區洪水。
密云水庫的泄水分兩股進入潮白河系。一股經天津
活動二:小組討論問題 1.在水循環的各個環節中,目前受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是哪個環節?舉例說明。
2.京密引水渠上演反向輸水,對潮白河會有何影響?
3.目前我國處在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很多大城市建筑物高大稠密,環狀公路及支線由市中心呈放射狀向外延伸,四通八達。這種“高樓大廈加柏
通過分析材料并結合生活經驗分析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環節的干預,培養學生有意識地利用已經掌握的水循環規律更好地為人類活動服務。
3
小 結 2
入海,供天津生活用水;一股經京密引水渠、懷柔水庫流入北京市區,是北京重要水源之一。
擰開家中的水龍頭,流出的是千里之外的長江水。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已經300多天,超過1100萬北京市民每天飲用南水。 江水進京,本市年均接收量為10.5億立方米。但初來京時,市區可能還暫時無法消化和儲存全部的江水,這時就需要啟動反向輸水,“滋補”密云水庫。“這樣,京密引水渠將會時不時上演水往高處流的景象了! 油馬路”的城市標準會影響到水循環的哪個環節?
小結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的影響:
地表徑流----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工程)等 地下徑流----抽取地下水;補充地下水
降水----人工催云、人工降雨;
蒸發和蒸騰、下滲----植樹造林;城市路面硬化等
小 結 3
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根據提示嘗試說水循環的地
理意義:
水循環更新補充陸地淡水資源;塑造地表形態;聯系四大圈層,是物質流也是能量流;維持全球水量平衡。
學習由被動接受轉
化為主動探索。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本節課是進階課程的高一階段,主要闡釋水循環的原理,為高二學習流域的綜合治理以及高三學習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礎。本節課從學生身邊潮白河水量變化入手,引發學生思考潮白河水的來源與去向,進而出示示意圖讓學生用箭頭聯系圖中的水體。在此基礎上學生設計出水循環的模式圖。課程從身邊的情景入手,選取潮白河為案例,從具體案例到示意圖再到模式圖,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水環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增強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比以往的教學中直接給出學生水循環的示意圖,本節課用案例來闡釋原理,設計新穎。
在分析人類對水循環環節干預內容,選取潮白河流域的相關材料,這一環節主要是培養
4
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材料內容選取恰當,學生通過舉例證明人類對水循環的環節影響最大的是地表徑流。材料結合社會熱點“江水進京”給學生補充了京密引水渠反向輸水的內容,拓展了學生視野,同時解答了開課時提出的潮白河水量增加的問題,形成了教學的閉合環節。對于下滲環節的影響同樣是結合學生熟悉的城市內澇問題,當圖片再現北京7.21城市內澇的情景時,課堂氣氛熱烈。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身邊實際存在的問題,有很強的獲得感。
整體來看本節課從建模到析模到用模在輕松自在的氛圍中完成了所有的教學環節,學生參與熱情高,課堂效果好,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本節課有待提升的地方主要是對于水循環地理意義的闡釋,這一難點需要更好地為學生搭建平臺,讓學生宏觀地把握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并用地理的學科語言正確表述。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