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國家權力機關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六課我國國家機構-國家權力機關-寧夏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第六課我國國家機構-國家權力機關-寧夏省級優課
《國家權力機關》教案
1 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1.知道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權力機關,明確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2.能夠結合案例分析人民代表大會的重要性及職權,弄明白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
3.理解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和地位,增強主人翁責任感,自覺維護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威。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地位。 教學難點:人民怎樣行使國家權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制作微課“人民如何當家行使國家權力”,突破教學難點。 2.在手機上下載“希沃授課助手”軟件。 學生準備:
1.制作“第十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新聞播報”,突破重點。 2.完成導學案,搜集我國的國家機構,向人大代表提議案。
2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現場照片,提出問題“這是哪?、他們是誰?他們在干嘛?”引入課題。
設計意圖:運用最近的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照片將學生快速瞬間帶入課堂,直觀生動,選材緊扣教學內容,為整堂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使用白板功能:遮幕。
使用意圖:給學生制造新鮮感,突然出現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現場照片,制造現場感。 二、新課講授
1.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帶著目標進行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也有助于檢測這節課的學習效果。
過渡:在第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誰?
生:人民
師:人民當家作主,不僅需要完善的國家制度來保證,而且需要通過國家機構行使國家權力來實現,那同學們對我國的國家機構了解有多少呢?
2.活動:<國家機構知多少>
學生按照已有經驗及課前搜索來說我國的國家機構有哪些。 教師播放視頻使學生形象地了解我國國家機構的組成。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國家機關,為后面的教學內容打下基礎。 使用白板功能:拖拽并播放視頻。
使用意圖:將視頻調整至合適位置并放大播放,觀看更清晰。 3.活動:<人民如何行使國家權力>
教師播放微課使學生了解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
學生快速記憶、同桌交流,最后說出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 運用思維導圖帶著學生集體梳理知識脈絡。
設計意圖:通過微課的形式吸引學生興趣,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知識點有邏輯地串接起來,一目了然,降低教學難度。邊學邊展示讓學生帶著任務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有助于達成學習目標。
使用白板功能:抓拍功能。
使用意圖:在視頻最后出現完整的知識思維導圖時使用“抓拍”功能,留下知識痕跡,相當于一個板書,鞏固重點知識。
過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那么它的地位是怎樣的呢?我們走進人大。
4.活動:<人民代表大會地位知多少>
出示材料: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都向全國人大報告工作,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閱讀材料并思考。
3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以及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與它的關系:其他中央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它監督,各機關要向他報告工作。
學生齊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與性質。
設計意圖: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為案例,讓學生分析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及其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突破重點。
使用白板功能:劃線。
使用意圖:通過劃出關鍵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材料。
過渡:國家權力機關是這樣,那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是怎樣的呢?我們走進吳忠人大。 出示材料:吳忠市人民代表大會是吳忠市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吳忠市人民政府是地方國家行政機關,由吳忠市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它監督,向他報告工作。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閱讀材料并思考。
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及其與其他地方國家機關的關系。 教師小結:吳忠市人民代表大會是吳忠市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吳忠市人民政府是地方國家行政機關,由吳忠市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并受它監督,向他報告工作。
設計意圖:從國家機關到地方國家機關,有層次感,讓學生明白人民代表大會是分級別的,以吳忠市最近的一次人民代表大會為例,更新穎,貼近學生生活,拉近學生和人民代表大會的距離。
過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那么它到底有哪些職權呢?讓我們走進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了解。
5.活動<人大職權知多少>
新聞播報員出場開始播報新聞。(兩人播報一男一女,一人同步放映PPT) 生1: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下面播報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主要內容。
生2: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
生1: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草案》。 生2:會議通過了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生1:表決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草案。 生2:會議表決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草
4
案。
生1:本次播報到此結束,再見! 生2:再見!
師:老師有個疑惑,不是說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嗎?為什么只有什么2970名代表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生:因為我國人口眾多,不可能13億人民一起到北京集中開會。選舉法規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不超過3000人。
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第十三屆 全國人大會議的主要內容體現出人民代表大會的哪些職權?你是怎樣理解這些權力的?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學生匯報。
小組匯報,其他小組傾聽、糾正、補充。
說到一項權力,教師板書并追問:同學們是怎樣認識這項權力的。
說到通過憲法修正案,教師提問: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有沒有修改憲法的權力?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修改憲法的權力。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設區的市、自治州依據憲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權。
學生說到人大常委會,明確人大常委會是人大的常設機關,人兩會閉會期間代表人大行使部分職權,保證權力正常運行。
學生說到立法權。追問立法權僅僅是設立法律嗎?立法權是對法律的“設立、修改和廢除。 審查上年度的工作報告是接受人民的監督,體現的是監督權。監督權是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一府兩院的工作。
決定權是對國家大政方針、重大事項的決定。
教師小結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任免權、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
設計意圖:創設新聞播報的情境,創新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親身體驗仿佛身在人民大會堂參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達成這一環節的目標,理解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過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作為學生,我們現在能否作為人大代表行使國家權力呢?
生:不能。未成年
師:我國選舉法規定,年滿18周歲的公民才享有被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過渡:雖然我們現在沒有政治權利,但是我們應當依法積極參與政治生活。
6.活動:<與人大代表面對面>
假如人大代表正在收集群眾意見,為新時代國家的小主人,請你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從教育、交通、環境、校園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出發,為促進國家社會的發展建言獻策。
學生思考并向人大代表寫下提案。
老師輔導學生的同時發現寫的好的用手機拍照使用希望授課助手投射到白板屏幕上。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活動,調動學生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增強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從小養成參與國家建設的習慣,為實現中國夢做好準備。
使用白板功能:希沃手機授課助手。
使用意圖:將學生不錯的答案運用手機投射到白板上,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方便其他學生以此為榜樣見賢思齊。
教師小結:同學們參政議政的熱情非常高,我相信今日之少年,成就來日少年之中國。同學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希望同學們能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我期望著有朝一日能在人民代表大會上看到你們的身影!
7.學生分享學習收獲。
8.課堂檢測:學生先思考然后在白板上寫下答案。 使用白板功能:書寫。
使用意圖:訓練學生規范作答,劃出關鍵信息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