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法律保障生活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九課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南寧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九課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南寧市第十四中學
《法律保障生活》教學設計
課題 思想品德 七 年級 下 冊第 四 單元第 九 課:《法律保障生活》第一課時 版本
人教版
解讀
理念
以宏揚學生的主體性為宗旨,以激發學生法制觀念為目的,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主動式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注重學生自身感悟,內化學生的心理品
質,強化學生的法制觀念,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解讀
學生
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由于生活范圍的擴大,已經接觸到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行為規范,同時自我意識增強,開始有主見,但往往偏激片面,缺乏對行為規范,尤其是法律準確的心理定位。往往只看到約束自己的一面,而較少認識其對社會生活秩序
正常運行的必要性,從而對其產生一定程度的反感、抵觸心理,不能遵紀守法,不
利于自己健康成長。因此必須通過教學讓學生們了解身邊的一些行為規范,體會到每個人都必須遵守規則和程序,并進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種特殊的規則,從而樹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識。
解 讀 教 材
內容標準 《法律保障生活》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九課第一框的內容,主要
講了行為規范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所起的作用,其中突顯了法律的三大特征和兩大作用。本框是后面所學法律知識的基礎,安排兩個課時,本節課為第一
課時。 教 學 目 標 情感態度 價值觀目標 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做知法、守法、愛法的公民。 能力目標 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行為規范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初步學會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知識目標
認識到行為規范對社會生活所起的作用、懂得法律的三個顯著特征、能區別法律和其他行為規范的不同。
教學資源 學生對于生活中要遵守的行為規范進行舉例 廣西賓陽縣網絡詐騙案相關資料 教學重點 法律的三大特征
教學難點 1.法律的三大特征
2.法律與其他行為規范的區別和聯系 解 讀 方 法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相關的案例和素材
學生完成導學案中《預習導學》的思考題
教學
方法
情境教學法、討論法。新課程強調,“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創新型的學生”。只有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來,教育才真
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幫助學生獲得真知、提升能力。因此,我在本課活
動中通過游戲、案例分析、討論等手段讓學生融入到創設的情境中,激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能力探究新知,提升自己。
學習
方法
合作討論法、分析歸納法。《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
主體。” 初中生正處于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心理特點是依賴性和獨
立性共存。他們遇事開始獨立思考,但這種“獨立意識”卻帶有幼稚性和片
面性,需在保護他們自主性的基礎上加以引導。所以我通過采用合作討論法、
分析歸納法等激發其探求新知的欲望,指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教學
手段
講授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法
教 學 過 程
教學
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目標達成 導入
熱身游戲: 唱反調
提問:你認為要想玩好這個游戲,關鍵是什么?
參與游戲, 思考并回答問題
學生認識到游戲規則保障游戲能順利進行。法律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一種規則,保障我們的生活。 活動
一: 了解行為規范 行為規范的區別與聯系 1.請同學們以火車接龍的方式說說:我們一天的生活中會遇到哪些行為規范? 2.請同學們對生活中的行為規范進行分類,思考遵守行為規范的意義。
3.請同學們自主探究道德、紀律和法律三者的區別,并完成表格。
火車接龍 自主探究
學生認識到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很多,它們對我們的社會生活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們可以分為道德、紀律、法律三類,這三類行為規范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活動二:
認識
法律特征 法律具有
三大特征
呈現圖片:虛假二維碼、虛假短信、虛假紅包;
呈現文字材料:《2016年網絡詐騙趨勢研究報告》; 提問:國家依靠什么強有力的手段打擊網絡詐騙者的肆虐行為?
自主探究
學生認識到法律是強有力的手段
呈現文字材料:《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頒布。 提問:網絡安全法是由什么部門制定的?這體現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自主探究 學生認識到法律的第一個特征: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呈現“制定”和“認可”的概念;
呈現文字和圖片材料:互聯網迅猛發展和網絡安全法;常回家看看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自主思考
學生簡單了解“制定”和“認可”這兩種國家創制法律的基本形式的區別。
呈現文字材料:賓陽縣法院對“全鏈條網詐第一案”等四起網絡詐騙案件進行集中判決。
要求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結合P92課本知識探究問題:
1.被告人受到哪些處罰?被什么部門處罰?除該部門外,還有哪些部門會參與打擊違法犯罪分子?這體現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2.被告人能否以自己是村干部為由逃避處罰?為什么?這又體現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合作探究
學生認識到法律的第二和第三個特征:法律是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請同學們繼續完成道德、紀律、法律三者區別的表格。
自主探究 學生通過填寫表格,鞏固法律的三大特征這一知識點,并懂得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法律區別與其他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
活動三:檢測
課堂所學
課堂練習
1.請回憶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并嘗試自己構建知識網絡。
2.時政探究(1):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閉幕。會議表決通過了網絡安全法、關于修改民辦教育促進法的決定。這表明( )
①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定的②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③我國法律體系不斷完善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時政探究(2):2016年10月27日,云南籍男子張某偷運海洛因79克,在途徑廣
自主練習 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并對法律的特征有進一步的了解。
西百色時被緝毒民警抓獲。近日,該男子被百色市右江區人民法院以運輸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利三年,并處沒收財產三萬元。
提問:這體現了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板書
設計
法律保障生活
生活中的行為規范
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