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走近杜甫,走進杜甫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誦讀《走近杜甫 走進杜甫》北京市 - 通州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基本信息
組別
中學組
年級
八年級
閱讀材料
走近杜甫、走進杜甫
(部編版七八年級中收錄的杜甫詩歌)
教學設計
課題 走近杜甫 走進杜甫
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
1.教學內容分析
杜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后人尊稱為“詩圣”,與“詩仙”李白并稱“李杜”。杜甫經歷了唐代由盛到衰的過程,因此他的詩歌也是反應唐朝歷史的一面鏡子,他的詩歌因此被稱為“詩史”。在部編版七八年級語文教材中,一共涉及到四首杜甫詩,分別為《望岳》《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南逢李龜年》,他們分別創作于杜甫的四個人生階段,應該說這四首詩涵蓋了杜甫的整個人生,具有代表性的價值。本節課通過對四首詩的復習,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杜甫作品及其精神人格,能夠為后續杜甫詩的學習做鋪墊。 2.學習者分析
學生在中小學階段學習了一定數量的杜甫詩,但從未對杜甫詩做過系統的梳理,因此對于杜甫詩現實主義的風格,“詩圣”稱號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文常記憶的層面,缺乏真正的理解,本節課通過將初中階段杜甫詩整合進行專題閱讀,旨在讓學生透過作品深入理解杜詩及其人。 3.學習目標確定
(1)通過查閱相關材料,了解杜甫生平和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從而學會用知人論世的方法品評人物。
(2)通過賞析詩歌意象和誦讀,品味詩歌情感,了解杜甫精神。 4.學習重點難點
通過賞析詩歌意象和誦讀,品味詩歌情感,了解杜甫精神。 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環節一: 導入 教師活動1
李白和杜甫同為唐代詩壇上的兩個巨人,李白的詩歌成就絕不亞于杜甫,但宋代蘇軾在《王定國詩集敘》中稱“古今詩人眾
矣,而杜子美為首”,到了近代,聞一多先生稱其為“四千年文化中最莊嚴、最瑰麗、最永久的一道光芒”,甚至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可見,僅僅從文學的角度去解釋,是遠遠不夠的,今天就讓我們走近杜甫,探尋其中的緣由。 學生活動1
學生傾聽,并思考。
活動意圖說明:
自接受教育起,學生接觸的李白古詩就比杜甫的要多很多,在學生的主觀意識中,李白的文學成就比杜甫的也要高很多,本環節通過引入古今文化名人對杜甫的評論,讓學生對杜甫的成就有初步認識,進而引入對杜甫其人、其作品的探究。 環節二:了解杜甫生平及其代表作,走近杜甫 教師活動2
1、請同學們拿出提前下發的杜甫年表,瀏覽杜甫生平,并和搭檔探討杜甫的一生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預設:四個階段
(1)讀書漫游階段(35歲之前) (2)求仕為官階段(35歲至48歲) (3)漂泊隴蜀階段(48歲至57歲) (4)終老荊湘階段(57歲至59歲) 2、回憶并背誦部編版七八年級語文教
學生活動2
瀏覽杜甫年表,和搭檔一同探討杜甫的四大人生階段,并繪制成線形圖。
學生齊聲背誦四首杜甫代表詩作。
材上的4首杜甫代表詩作(《江南逢李龜年》《望岳》《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結合下發的學習材料,思考四首 詩分別作于杜甫的哪個人生階段。
過渡:四首詩分別作于杜甫的四大人生階段,同時也橫跨了杜甫的一生,現在我們將通過對四首詩的解讀走近杜甫,走進杜甫。
結合創作背景,將四首詩劃歸到相應的人生階段。
活動意圖說明
“知人論世”是閱讀詩歌的第一步,只有了解詩人的生平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才有可能真正讀懂他的詩歌。
環節三:解讀杜甫詩歌意象,走進杜甫 教師活動3
1、引導學生按小組劃分,每個小組各分析一首詩,將主要意象圈畫下來,品味意象。 2、以小組為單位,概括所選詩歌的主要內容,就其中的意象闡述自己的看法,并說說詩歌所表達的杜甫的思想情懷。
3、聲情并茂誦讀古詩,進一步體會詩人情感。
過渡:這四首詩分別作于杜甫人生的不同階段,從青年到暮年,從年輕體壯到窮困多病,唐王朝也從盛唐到中唐,由一統到外侵內亂,這些變化會影響到詩歌內容和風格的變化。但我們讀杜甫的詩,總能讓人感覺到責任和擔當。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但杜甫不論窮達,都要兼濟天下,我想這就是杜甫精神,這也是杜甫人格的偉大之處。
學生活動3 圈畫并分析意象。
以小組為單位,以意象為抓手,探知詩歌所表現的內容,感知詩人情感,把握詩人形象特征。
誦讀古詩。
認真傾聽。
活動意圖說明
意象蘊含著詩人的審美想象,展現給讀者以豐富的情感與想象的天地,給人以豐富的審美感受,有著巨大的情感張力,因此,只有在把握意象的基礎上,才能領悟詩作內容,領會詩歌主旨,進入詩歌的意境,感知詩人的情感。 環節四:對話杜甫 教師活動4
假如你能乘坐時光機穿越到1250年前的唐王朝,并有幸和你敬仰的杜甫面對面,你想和他說些什么?請結合課下觀看的紀錄片《唐之韻.千秋詩圣》和杜甫詩歌等材料,以“杜甫,我想對你說”為題,將你要對杜甫說的話寫下來。
結語:同學們,杜甫詩現存1400多首,但到目前為止,我們接觸到的僅20首有余,還有很多杜甫詩需要我們去探究,今天我們走近杜甫、走進杜甫,但我們從未走盡杜甫,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逐漸達成這個目標。
學生活動4
寫作,內化本課所學。 活動意圖說明
通過寫作,加深對杜甫及其作品的認識,內化本節課所學。
7. 板書設計
走近杜甫 走進杜甫
不論窮達,兼濟天下
8.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修改完成《杜甫,我想對你說》。
9.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應用說明(結合教學特色和實際撰寫) 《杜甫年表》
紀錄片《唐之韻.千秋詩圣》 莫礪鋒《論杜甫的文化意義》 10.教學反思與改進
本次教學有兩大特色: (1)主題教學
本節課以杜甫詩為主線開展主題教學,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學生閱讀量的同時,也讓學生進行了思考,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立德樹人
在語文教學中,除了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培養應被作為重點外,“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目標一定要得到貫徹和實施,在課堂中一定要真正體現出來。本節課設計“走近杜甫 走進杜甫”通過知人論世、通過賞析杜甫詩中的意象感受杜甫濃重的家國情懷,最后通過“杜甫,我想對你說”這一寫作環節,讓學生與杜甫對話,為學生家國情懷的形成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