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唐詩二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4唐詩二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山東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4唐詩二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山東省 - 濰坊
千古情圣杜工部 ——杜甫詩歌研究學習
一、 課標要求
1.在背誦全詩的基礎上,理解詩的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詩的內涵和思想。 2.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的基本內容,感受詩人的情感世界。
3.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二、 學習目標
有感情誦讀詩詞,通過研讀文本和查閱“資料助讀”,研究杜甫其詩其人,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話杜工部,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
三、 對核心知識能力、核心素養和學習目標的表述
語文的核心素養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語言運用、審美創造、思維提升、文化傳承。語文學科最基礎的核心素養是語言運用,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審美創造、思維提升、文化傳承。
1.本節課的核心知識:品讀三首詩,在背誦的基礎上理解詩的內容,并自選角度用自己的話寫出賞析。(體現最基礎的核心素養——語言運用)
2.本節課的核心能力:學會從語言、情感、意象等角度鑒賞詞,在審美鑒賞中通過體驗與感悟,聯想與想象,思維提升,發現多面詩人,知人論世。(這里體現的核心素養是|審美鑒賞、思維提升、文化傳承)
3.學習目標的制定:鑒賞詩歌,誦讀品味為主,在反復的誦讀品味中,讓學生自主選擇角度,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詩作進行賞析,在比較鑒賞中感受不同的風格,體會詩人的情感。(角度與內容更加開放,不限制學生思維)
四、課程整合的依據和策略
展示內容培訓: 1.從意象看情感:
《旅夜書懷》: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流。 《絕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沙鷗:詩人以天地間一只形單影只的沙鷗來寄托自己功業未成的感慨,表現了詩人內心漂泊無依的感傷、凄愴。
群鷗:顯示與世隔絕的心境。 2.杜甫的情感:
一、憂國憂民《望春》《蜀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二、對自身:①前期:豪情壯志《望岳》《壯游》 ②后期:坎坷不平《登高》《登岳陽樓》
三、親人:《月夜憶舍弟》《月夜》《江村》
四、朋友:《贈李白》《春日憶李白》《江南逢李龜年》 五、風光景致:《絕句》三首
2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情感表達:
①寫實:先寫秋風的威力,“怒號”是其聲勢,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戰績”。詩人無可奈何情狀躍然紙上,面對大自然的暴力,詩人表現得較為平靜,甚至還有幾分耐心去欣賞它,但面對“頑童”的“趁火打劫”他卻真的動了肝火。如實寫出自己的失態,是那樣率真。
②直接抒情和議論:“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1.課程資源整合(搜集相關資料,編制導學案) (1)人物資源:梁啟超《情圣杜甫》、杜甫生平。
(2)知識資源:唐詩發展階段、《杜甫——中國唐朝著名現實主義詩人》。 (3)教材資源:《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春望》、《望岳》《絕句》、
2.整合依據:以教材為依托,搜集相關資料,根據課標要求與學情編制導學案,以課本上詩歌為例,進行拓展深化。
五、基于學生的準備和思考
學情預設(課前調研、預習、課前培訓)
1.通過調研發現,同學們對杜甫的生平不太了解,不能對詩人不同時期的作品進行比較,基于學情,所以先讓同學們對詩人有個初步的了解。(先調研學科班長和學科小組長了解學情)
2.預習培訓:培訓全體同學,了解詞的文體知識,能對詩人有初步的了解,熟背3首詩,能用自己的話對詩的內容進行概括。(通過預習了解詩的特點和內容,并背誦)
展示內容培訓: 1.從意象看情感:
《旅夜書懷》: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流。 《絕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沙鷗:詩人以天地間一只形單影只的沙鷗來寄托自己功業未成的感慨,表現了詩人內心漂泊無依的感傷、凄愴。
群鷗:顯示與世隔絕的心境。(《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餐市遠無兼味, 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馀杯。)
2.杜甫的情感:
一、憂國憂民《春望》《蜀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二、對自身:①前期:豪情壯志《望岳》《壯游》 ②后期:坎坷不平《登高》《登岳陽樓》
(生A補充:我感覺對自身這塊應該再加上中期,因為他有段時間任職“左拾遺”,寫了不少。生B:有什么代表性的詩句嗎?(板書③中期)生A:《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生B板書: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師:很好,同樣寫風光,不同的人生時期有不同的情感,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劃一條線,質疑非常好。三、親人:《月夜憶舍弟》《月夜》《江村》 歡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四、朋友:《贈李白》《春日憶李白》《江南逢李龜年》 五、風光景致:《絕句》三首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情感表達:
①寫實:先寫秋風的威力,“怒號”是其聲勢,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戰績”。詩人無可奈何情狀躍然紙上,面對大自然的暴力,詩人表現得較為平靜,甚至還有幾分耐心去欣賞它,但面對“頑童”的“趁火打劫”他卻真的動了肝火。如實寫出自己的失態,是那樣率真。
②直接抒情和議論:“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3.課前培訓:培訓小組長,組織組員選擇本組喜歡的一首不同風格的詞,讓組員深入探究賞析,在討論時要選擇不同的角度賞析,帶領組員總結對李清照的認識,帶領大家嘗試完成探究案。
六、學習活動設計
(一)課前演講培訓
主題:我心目中的——杜工部
要求: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詩人進行解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認識,大方自信,思路清晰,聲音洪亮。(提醒演講者提前一天把稿子給老師審核指導)
(二)情境導入——教師導入(約1分鐘)
剛才大家聽的很認真,大概今天的演講觸動了你的心靈。提起杜甫,我們就馬上想到“憂國憂民”“沉郁頓挫”,感覺很沉重,距離我們很遠,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給他貼標簽了,所以我們要認識一個真性情的、有血有肉的杜甫,所以今天我也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對杜甫的一種新的認識,是什么呢?杜甫是一個“情圣”。大家可能感覺很奇怪,這也并非我的一種原創:1922年梁啟超在北京大學進行過一場演講,題目就是《情圣杜甫》,他說:“我認為工部最少可以當得起情圣的徽號。因為他的情感的內容,是極豐富的,極真實的,極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極熟練,能鞭辟到最深處,能將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樣子,能象電氣一般,一振一蕩的打到別人的心弦上,中國文學界寫情圣手,沒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至于大家認同不認同這一說法,就借這節課的一個探究來印證一下。
(三)解讀學習目標(強調重點,提示從多種角度賞析:語言、意象、情感、技巧)
那么今天,就讓我們從情入手,研究杜甫其詩其人,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研讀文本,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你遇到了困難,就借助小組的力量去探究,最后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對話杜甫。
(四)沉潛涵泳——選擇自己喜歡的詩自由誦讀(約8分鐘)
過渡語:朗讀是傳達文本最好的方式,大家讀起來吧。(自由讀1分鐘) 用你的聲音傳達杜甫的心聲,用你的情感傳達杜甫的情感,誰先來?
活動設計:通過自由誦讀、個人范讀、小組展示,體會杜甫不同詩歌傳達情感的的不同。
(五)杜甫詩會——共話詩情(約20分鐘)
1.探究內容:誦讀品味,請你自選角度鑒賞詩歌,在對比閱讀中梳理杜甫情感脈絡。 2.活動設計:
4
(1)先自主學習,明確自學疑問; (2)可以小組一對一交流,可以跨組思考;
(3)小組長安排組員自由展示,組織好組內的探究活動; (4)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及時引領。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自主選擇內容,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角度,激發同學們對詩和杜甫的了解和喜愛。)
3.分享提升——尋找屬于我的美麗(過渡語:請大家分享你發現的美麗) 活動設計:(1)讓同學們自由發言,分享自己的發現與收獲; (2)教師及時抓住疑問引領大家進行深入的探究,引起新的思考; 點評一:生1:我們幾個小組主要是梳理了杜甫的情感分類
一、憂國憂民《春望》《蜀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二、對自身:①前期:豪情壯志《望岳》《壯游》 ②后期:坎坷不平《登高》《登岳陽樓》
三、親人:《月夜憶舍弟》《月夜》《江村》 歡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四、朋友:《贈李白》《春日憶李白》《江南逢李龜年》 五、風光景致:《絕句》三首 還有什么疑問和補充嗎?
——預設:
生2補充:我感覺對自身這塊應該再加上中期,因為他有段時間任職“左拾遺”,寫了不少。 生1:有什么代表性的詩句嗎?(板書③中期)
生2:《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生1板書: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師:很好,同樣寫風光,不同的人生時期有不同的情感,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劃一條線,質疑非常好。 生3:我們可不可以單獨加上一個分類:“歡快”(生1板書)因為杜甫一直給我們的印象是沉郁悲壯的,但他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還有《絕句》中寫自然風光的,其實都挺歡快的。
師:可不可以?(生:可以)
生4:杜甫,一提起他,我們往往想到“詩史”“現實主義”“憂國憂民”“沉郁頓挫”,因為他憂國憂民的詩歌特別多,但我們為什么稱他為情圣,而不是辛棄疾,不是李白,他們都有這類的詩,也有對親人的,對風光的等等,就是因為杜甫憂國憂民的詩歌特別多。
師提升(見課程提升):對,之所以稱他為情圣,就是因為他不僅情豐富(板書:豐富),而且崇高(板書:崇高)他不是只盯著一己的命運,而是上升到家國情懷,這很了不起。
點評2:生5:因為我們這節課就是從《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為出發點的,所以我們小組研究的就是這首詩的情感表達。大家可以跟著我再來梳理一遍它的情感。前兩段主要是寫實:
①寫實:先寫秋風的威力,“怒號”是其聲勢,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戰績”。詩人無可奈何情狀躍然紙上,面對大自然的暴力,詩人表現得較為平靜,甚至還有幾分耐心去欣賞它,但面對“頑童”的“趁火打劫”他卻真的動了肝火。如實寫出自己的失態,是那樣率真。
后面主要是抒情和議論②直接抒情和議論:“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5
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預設:
生:6:我們之前學過“寓情于景”,這個地方應該可不可以有個“寓情于事”,(生5板書:寓情于景) 詩人通過記敘風雨天氣自己的遭遇,表現了他寧愿自己受凍挨餓,也想讓天下有才能有志氣的寒士們住好吃好的情感。
師:可以。這里我只提醒一點,杜甫詩被稱為“詩史”,最重要的是因為他大多數詩歌都寫實,如實記錄當時情貌。
點評3: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后黑板吧,是梳理的意象,我剛才看了下,這里也沒有什么疑難點,都是我們經常接觸的。這個小組好像更側重于情感是如何表達的。大家看一下,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7:天地一沙鷗,我還可以理解,但群鷗怎么就是表示孤獨呢? 師:有誰可以為他解答嗎?
生8:這個群鷗是《客至》里面的,群鷗日日來,但我的蓬門“不曾緣客掃”卻沒人來,這是反襯。 師:很好, 反襯
由群 單
過渡:大家這節課的探究非常棒,你要記住,語文探究的不是結果,而是方法。
(六)課程高度的提升(約5分鐘)
1.教師對課程高度引領——引領學生認識到文如其人,我們學詩更要感受到詩人的性格、風骨,詩人面對人生遭遇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面對人生中的挫折我們又改如何選擇,引領學生與自己的人生結合,為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奠基。
教師點撥:杜甫,一提起他,我們往往想到“詩史”“現實主義”“憂國憂民”“沉郁頓挫”這一類標簽,實際上他的詩風是多種多樣的,比如上學期學的《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種豪邁的志向,就和這一課“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內心困頓、情感受挫不一樣。
所以杜工部,拋卻“詩圣”這一才華橫溢的冠冕,站在我們面前的亦不過只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歡喜有憂愁,情深情高尚的“情圣”罷了!人罷了!他能在人生起伏時有兒女之情,又能在經歷驚濤駭浪時憂國憂民,實是人間至情至性之人!這就提醒我們,欣賞名家作品,應該認識到作者的創作風格存在多種多樣的可能性,避免貼標簽、認標簽,先入為主。
(七)意猶未盡——穿越千年的告白(約8分鐘)
活動設計:如果杜工部是你的朋友, 你有什么話要對他說?如果你是杜甫,你會怎么做?
以“遙寄杜甫”為話題,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書信、詩、詞或者散文……)寫出你要對杜
工部說的話。(5分鐘)
教師指導:選擇形式,選擇內容,遣詞造句 過渡:好,哪位同學先來?(展示)
分享交流:寫完后,同學們分享自己寫的文字,師生共同聆聽,并從內容、情感等方面點評。 我看后黑板有幾句類似頒獎詞的話,哪個小組展示的?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十載長安的屈辱和心酸,飽嘗“感時花漸淚”的心傷,戰亂貧困病老積淀的一生,有如蒼老堅毅的西
6
南高山,厚重的底蘊承載千年華章。即便楊花落盡,仍舊鍥而不舍,“戎馬關山北”如你,“永夜月同孤”如你。沉郁頓挫即是你的基調,厚德載天即是你的涵蘊。
你的人生是一個傳奇,你的名字亦是一個傳奇!—“情圣”杜甫。 (非常好)在這里,老師昨晚擬了一副對聯,來表達我對杜甫的敬仰: 一路坎坷成圣成人亦成史 兩袖清風憂國憂君更憂民
(八)課堂小結:回扣目標,修改落實筆記(約3分鐘)
我們再次來看學習目標。在這節課中,我們從情入手,通過朗讀感悟了杜甫在不同詩歌里面寄寓得的不同情感;通過探究,我們從意象選擇、表現手法等方面進一步梳理了杜甫深而崇高的情感。通過穿越千年的告白,我們也要像杜甫一樣對我們身邊的事物和身邊的人充滿深情,更要升華情感,對無關的事和人也要充滿一種熱愛。正如老師在《燈籠》里所說:一個人可以從個人情感跳出來,上升為家國情懷,是非常了不起的。也如魯迅有語:“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在生命的長河里愿我們,讀“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七、教學反思
1.學生方面:鑒于詞杜甫詩的特點,適宜誦讀、演唱,同學們都很喜歡學習,激發大家對詞的熱愛,讓同學們喜歡上詩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目的。同學們對杜甫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不是很立體。同學們當堂寫作這方面還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2.教師方面:能做到學詩即是學人,在感受詩人面對人生變故時表現出來態度,引領學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思考,能很好的與學生的生活聯系。但對文本的解讀還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引領大家解讀時不要脫離文本,不能脫離語言運用這個核心素養,要時刻圍繞語文的核心素養,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