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紀念白求恩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13紀念白求恩-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13紀念白求恩-省級優課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
市二中 楊海萍
教學目標:1.學習本文夾敘夾議的寫法,了解議論文中“敘”的特點。 2.理解文中對比論證的方法及其作用。 3賞析文章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1.學習本文夾敘夾議的寫法,了解議論文中“敘”的特點。 2.理解文中對比論證的方法及其作用。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兒歌誦讀:白求恩,加拿大的人, 來到了中國當醫生, 抗日戰爭犧牲了。 你說光榮不光榮? 我說光榮最光榮! 2.檢測預習情況: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
派遣( ) 狹隘( ) 滿腔熱忱( ) 拈輕怕重( ) 以身殉職( ) 鄙視( ) 晉察冀( ) 純粹( ) (2)積累本課的成語
1.不遠萬里 2.以身殉職3.毫無利己 4.漠不關心 5.拈輕怕重 6.一事當前7.滿腔熱忱 8.冷冷清清 9.麻木不仁 10.精益求精11.見異思遷 12.自私自利 二、整體感知
1.本文標題為“紀念白求恩”,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僅僅是“紀念“嗎? 2.快速默讀全文,快速默讀全文,劃出每段概括白求恩精神品質的句子。 (點撥1:注意每段的中心句(關鍵語句)→段落大意→作者思路) 3.資料助讀:
紀念白求恩
1939年10月28日,白求恩在為一個傷員做手術時,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劃破,當時他沒有在意。11月1日,他主刀為另一個傷員做急救手術時,沒顧上戴橡皮手套,那個小傷口又被骨渣劃破,細菌感染了傷口。白求恩對身邊 的護士長說:“不戴手套,手指可以在傷口內感覺到哪兒是彈片,哪兒是彈頭,哪兒是碎骨頭。”后來,白求恩的手指腫得像胡蘿卜,高燒不退。他仍不顧傷痛,堅決要去戰地救護。護士長多次勸他不要再工作了,他卻發脾氣:“你不要把我當古董,這點傷算什么,你們要拿我當一挺頂呱呱的機關槍使用!”隨即跟醫療隊到了前線。11月11日,黨中央和毛澤東知道了白求恩的病情,從延安發來慰問電,命令軍區不惜任何代價進行搶救。然而,白求恩終因傷勢惡化,轉為敗血癥,醫治無效,于11月12日凌晨病逝。
在他的心中,沒有自己,只有他人。他的品質高貴而真誠,平凡卻美麗。 提問:這個小短文和我們學習的課文有何不同?(表達方式) 點撥2:議論文以“議”為主,議論是文章的主要表達方式。
“夾敘夾議”中的“敘”,實際上就是事例的敘述。它不同于寫人記事的記敘文中的“敘”,記敘文中的“敘”要求完整地記述事件發展的過程和人物活動,須要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等寫清楚。 “夾敘夾議”的敘述是為議論服務的,它要和議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作者的思想和觀點,一般具有概括性,簡明扼要。
“夾敘夾議”中的“議”是語段的核心、靈魂,是事例敘述的意義之所在。 三、重點研讀課文二三段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完成書上課后思考探究二的表格
點撥3:運用對比,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強調了向白求恩學習的必要性,從而有力的證明和闡述了文章的中心論點。(引出對比論證法) 常用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四、語言賞析
⑴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
⑵a.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他,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
b.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都很佩服他,都為他的精神所感動。 ⑶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
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拓展延伸
1.期中考試成績公布了。 2.今天我們班上公開課。
(任選其一,學習夾敘夾議的寫法,先概述一件事,后針對這件事發表自己的看法。) 六、作業
1.背誦課文第四段。
2.運用本文所學成語(至少五個)寫一段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