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鳥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18鳥-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18鳥-省級優課
《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熟讀課文;
2、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品味語言,體會情感,并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3、 把握文章主旨,體會作者寄托的對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和對囚籠般現實的不滿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鳥的樂與苦。 教學難點:把握文章主旨,體會作者寄托的對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和對囚籠般現實的不滿的思想感情。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同學們你們都喜歡什么小動物呢?你喜歡它的什么? 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孩子;那今天我們來看看作家梁實秋又喜歡鳥的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精美散文《鳥》。請同學們把書打開102頁。
1、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作者(出示課件1)
2、請同學們將書打開106頁,將你認為重要的字標注拼音,2分鐘后我們展臺展示;課文中生僻字詞比較多,同學們一起將大屏上的字詞再齊讀一遍。(出示課件2)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走進梁實秋的鳥的世界,一起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樂。
二、 整體感知——讀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在文中勾畫出作者對鳥懷有不同情感的詞語或句子。 我愛鳥 鳥并不永久給人喜悅,有時也給人悲苦。
2、作者到底愛鳥的什么?請同學們瀏覽課文,在文中勾畫出愛鳥的原因,試用下面的句式美美的讀出來
我愛鳥,
我愛鳥的 ;你聽(看) 。
采用不同形式朗讀學生找到的句子,老師指導 板書:
3、作者只愛鳥嗎?對鳥還有什么樣的情感? 悲苦
請同學們再次瀏覽課文,在文中勾畫出悲鳥的原因,試用下面的句式讀出來 我悲鳥,
我悲那 的鳥;你看(想) 。
采用不同形式朗讀學生找到的句子,老師指導 板書:
合作探究——思鳥
1、文章前面四節都在寫作者對鳥的喜愛,為何后面兩節卻寫了“悲苦”、傷感之情?這兩種矛盾的感情出現在同一篇文章里是否協調?
如果說前面四節真實而生動第體現了作者對鳥的喜愛的話,那么后面兩段卻訴說了作者對鳥兒悲苦的同情,同樣反映了作者對鳥的關愛,此處的悲,是作者因愛而悲。
小結:正因為作者實實在在地愛鳥,所以鳥的樂、鳥的苦、鳥的悲無不牽動著作者的情思。
2、作者用了這么多優美的字句來表達對鳥的愛,又為什么在第 五段開頭寫道“我愛鳥的聲音、鳥的形體,這愛好是很單純的,我對鳥并不存任何幻想?”如何理解? (出示課件7)
明確:作者愛鳥只愛其聲音形體,并非受人們賦予鳥身上的各種文化意蘊的影響。
“幻想”指歷代詩文在杜鵑、夜鶯、云雀等身上長期形容、渲染而成的象征意蘊。 作者在此表明了客觀地看待事物的態度。
因為鳥會給人帶來聯想,比如杜鵑讓人想到杜宇、忘帝,想到啼血、客愁,所以往往忽略這種鳥的本性,作者雖然愛鳥,但卻是一種冷靜的愛,單純的愛,并不賦予過多的牽強的感情色彩。
五、 主旨及寫法探究 1、(過渡)那么,作者寫這篇文章僅僅只是為了表達自己單純的愛鳥之情嗎?會不會還有其他深層次的含義呢?猜一猜吧! 2、生談猜想。
3、出示背景資料:
梁實秋先生本是一個有反帝愛國思想的人,他也曾發表過一些宣傳愛國抗日的文章。但后來作為國民黨的參議員的他因目睹議員長汪精衛投敵以及達官顯要在大發國難財而憤慨失望,轉而追求獨善其身,認為“一切只要隨緣”。他主張“文學無階級”,不主張把文學當作政治的工具,反對思想統一,要求思想自由。他曾發表過不一定所有的作品都必須打上抗戰的標志,然而他的這種想法卻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和聲討,梁實秋先生卻沒有過多的辯解和回復,只是寫下了著名的散文集《雅舍小品》作為無聲的抗議。
5、 總結:作者通自己對鳥的生存和命運的情思,表達了——作者對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和對囚籠般的現實的不滿。
《鳥》中的最后一句說“再令人觸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見的囚在籠中的鳥了,但是我不忍看”,這句話有何意蘊?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思考與體驗,用下面的句式,說說自己的感悟。 我是籠中鳥,我想對人類說——————, 我是人類,我想對大自然說——————, 我想對梁實秋先生說—————————。
六、 總結、布置作業:
總結:鳥的喜、鳥的悲、鳥的生、鳥的死,無不牽動著作者的 情思,作者愛鳥卻從不養鳥。同學們,現在你明白了嗎?真正的大愛,是讓它自由,而不是只將它圈禁于自己的眼前,供自己賞玩。相信同學們在學完這篇課文后一定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愛!
2、 布置作業:課后請同學們以“寄語小鳥,關愛在心中”為主題, 寫下你的所思所感。 七、板書設計:
閱讀這類文章,把握“物”的特點,理清“情”的脈絡,就能較為妥帖地體察作者的寫作意圖。
瞵視昂藏:形容左顧右盼,神采煥發的樣子。造句:自從考試意外落榜后,他原本瞵視昂藏的模樣一下子消失不見了。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