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溜冰圓舞曲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民音樂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溜冰圓舞曲》建設兵團 - 第八師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民音樂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溜冰圓舞曲》建設兵團 - 第八師
《溜冰圓舞曲》教學設計 課 題 溜冰圓舞曲 授課教師 單云珠 課 型 欣賞課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從完整的《溜冰圓舞曲》樂曲中,聽出此曲的主旋律. 過程與方法:完整而充分地聆聽《溜冰圓舞曲》,在音樂體驗與感受中享受音樂審美過程的愉悅,體驗與理解音樂的特征與精神內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理解力,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體驗圓舞曲的風格特點,充分發揮想象力,體會《溜冰圓舞曲》所描繪的溜冰時的情景。 教學難點
1、分析音樂要素在音樂情緒表現中的作用。 2、能根據不同的音樂特點用不同的方式表現音樂。 教具學具準備
鋼琴,多媒體音響設備等. 教學方法
聆聽,引導,表演等方法 學法指導
情境誘導式,體驗感受式,合作互學式,視唱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欣賞視頻“花樣滑冰”,聆聽背景音樂,你能否聽出是幾拍的? 2.介紹三拍子的舞曲特點。
圓舞曲又稱“華爾茲”,起源于奧地利,是一種三拍子的民間舞曲,強調第一拍上的重音。19世紀風行于歐洲各國。舞蹈時,由兩個人成對旋轉,故被稱作“圓舞曲”。
3.學生模仿滑冰的動作,分析其與三拍子有何共同之處并巧妙結合,導入課題《溜冰圓舞曲》。
二、新課教學
(一)了解作品結構并欣賞序奏部分 1、簡單介紹作品結構。
2、聆聽序奏部分,并讓學生說說聽到了哪些樂器,感受到了什么?(序奏中圓號奏出的徐緩的旋律,讓人感受到冬的沉寂,使人聯想到冬天的景色。)
(二)欣賞第一小圓舞曲
1.聆聽第一圓舞曲,想一想這段音樂的A、B兩個主題的音樂情緒有什么區別?
A.多用長音,連音,音樂寬廣舒展,旋律優美流暢,展現了溜冰場上舒展的、愉快的心情。
B.多用八分音符,音樂輕松活潑,有跳躍感
2.唱一唱第一圓舞曲的A、B主題。說說是哪些音樂要素起作用使A、B主題的音樂情緒發生變化?(旋律:A平穩、B跳躍;節奏:A舒緩、B緊湊)
3.分析理解重音記號的作用。
4. 完整欣賞第一圓舞曲并記錄A、B主題音樂出現順序。
(三)欣賞第二小圓舞曲
1.首先聆聽主題A,主題A的旋律有什么特點?讓你想到了溜冰者什么樣的動作?(旋律上下起伏較大,體現了歡快的情緒,表現了矯健的騰越動作,旋轉,跳躍的姿態。)
2.想象畫面,并請學生上臺表演自己想象中的動作。
3. 聆聽主題第二小圓舞曲主題B,除了主旋律以外你們還聽到了什么? (急速的音樂片斷,輕巧而詼諧,仿佛腰上系著鈴鐺的溜冰者在冰上表演著滑稽的舞蹈動作 。)
4. 請一組同學和著音樂用手鈴來表現。
5. 完整欣賞第二圓舞曲并記錄A、B主題音樂出現順序。 (四)欣賞第三小圓舞曲
聆聽并思考:A、B兩個主題在音樂情緒上有什么變化?和第幾圓舞曲相似?又有什么不同?(第三小圓舞曲跟第一小圓舞曲情緒相近,音樂又恢復了舒展、輕松的氣氛中,不同之處是,結構由三部分變成了兩部分。)
第一小圓舞曲 A B A 第三小圓舞曲 A B (五)欣賞第四小圓舞曲
想象一下這段音樂描繪了什么畫面?請你表現一下對兩個主題音樂的理解。
1. 主題A:整個樂隊奏出如同微風般柔和輕盈、委婉甜美。 2. 主題B:表現溜冰者在冰上作出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技巧動作。 (六)完整欣賞作品
每一小組的同學來表現一個音樂主題。
(七)介紹作曲家
瓦爾特費爾被稱為“法國圓舞曲之王”。《溜冰圓舞曲》是作于1882年的一首管弦樂曲,之后,被改編為鋼琴曲、銅管樂、豎琴合奏等多個版本。
(八)欣賞呂薇演唱的《溜冰圓舞曲》,請同學們跟著一起唱。 三、隨音樂用溜冰的動作離開教室。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