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Where’s ,schoolbag
所屬欄目:初中英語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4 Where’s my schoolbag Section A 1a—2d重慶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4 Where’s my schoolbag Section A 1a—2d重慶
一、整體設計思路、指導依據說明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上要面對全體學生,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共同基礎。在課堂上以教學內容任務化為教師實施教學的方法,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用圖片聯系到身邊的事物來創設情景,比較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同時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寬松的氣氛中學習。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提倡學生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
本節課以場景預設引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以一些圖片讓學生學習 on,in,under以及behind四個介詞并用一個全員參與的小活動“看誰反應快”讓學生鞏固四個介詞。初一學生單復數的使用是一個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所以本節課上針對單復數的練習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以“單數---復數---單復數---單復數”的教學以及練習模式進行。然后是一段聽力輸入及輸出,驗證學生是否完成本節課學習目標。最后
是一個再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小游戲“猜猜猜”。本節課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積極思維、主動記憶,提高學習的效率。老師說的少,以學生為主體,發揮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老師的examples 中學習新知,在和同學們的合作探究中運用新知,鞏固新知。使得學生的語言在運用中得到進一步的拓展,盡可能的實現“用英語做事”的語用課堂。
二、教學背景
1. 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圍繞學生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學習用品,通過圖片,實物,錄音引導學生詢問并描述物品的位置,并通過尋找物品的活動,使學生不斷接觸并能正確使用句型Where is/are…? It’s/They are in/on/under/behind….
2. 學生情況分析:學生愿意積極表現自己,但他們的基礎不夠好。所以在設計教學過程中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思考和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多鼓勵學生,積極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體驗成功。
三、教學目標(以下各項可整合)
1. 語言能力目標:能借助圖片信息或在生活場景,正確使用where引導的句型及其回答。
2.文化品格目標:培養學生擺放物品要整潔規范,告知物品位置要準確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a. 四個介詞on,in,under和behind的正確使用。 b. Where is/are…? It’s/They are in/on/under/behind….句型的正確使用。
c. 主語和謂語單復數的正確搭配。 2. 教學難點:主語和謂語單復數的正確搭配。
五、課堂風貌設計(活動名稱)
1. 興趣課堂:為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安排了兩個興趣活動,“看誰反應快”和 “猜猜猜”。 “看誰反應快”讓學生練習四個介詞in,on,under 以及behind. “猜猜猜”旨在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再次鞏固where句型。
2. 自主課堂:本節課安排了四個自主活動。圖片:單數pairwork,復數chainwork,單復數pairwork。實物:單復數 pairwork。讓學生循序 漸進的練習單復數以及句型的正確使用。
3.“英語做事”課堂:利用實物設置場景做pairwork。讓學生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
4. 人文素養課堂:在聽力練習中設置了一個學生課桌擺放的場景,讓學 生通過討論別人的物品擺放養成愛整潔的好習慣。
六、教學過程設計(方法、手段、意圖)
一、導入。老師預設場景,引出where句型及回答。
設計意圖:快速引入,激發學生求知欲。
二、新課教學。利用兩組圖片教授學生本節課第一部分新課內容Where is…? It’s on/in/under/behind…. 再利用實物反復練習四個介詞。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直觀感受中學習新知識。 三、Pairwork. 學生合作練習上一步新課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在合作中鞏固新知。
四、新課教學。利用圖片和實物教授學生本節課第二部分新課內容Where
are…? They’re on/in/under/behind….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直觀感受中學習新知識。 五、Chainwork.問答接龍。學生快速練習上一步新課內容。 設計意圖:在合作中鞏固新知。
六、Pairwork. 本輪合作學習綜合練習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學生練習軌
跡為“機械輸出---半機械輸出----準交際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有所用,并在反復練習當中鞏固主謂一致。 七、Listening.設置場景再次練習Where is/are…? It’s/They are
in/on/under/behind…。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Where is/are…? It’s/They are
in/on/under/behind….句型進行一輪完整的輸入、輸出。并培養學生整潔擺放物品的好習慣。 八、活動“猜猜猜”。
設計意圖:鞏固新知,激發興趣。 九、總結。學生自主討論總結本節課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由學生歸納本堂課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自主歸納的學
習習慣。做到整節課的學習內容條理清楚,學生易于接受。 十.家庭作業。談論自己的房間。
設計意圖:新課程的教學尤其要重視作業的布置和落實,這樣才能
引導、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熟能生巧,通過作業讓學生熟悉本節課的知識,最終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讓教育教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
七、教學評價
1. 評價內容: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旨在輸入本單元的中心句型
Where is/are…? It’s/They are in/on/under/behind…。重點安排兩輪新課教學(分單復數)及練習,再糅合練習(單復數混合),最后一個聽力任務鞏固練習。任務由輸入到輸出,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本節課較好的完成既定學習目標。
2. 評價方法:本節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要求老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還要關注學習的過程。新課標倡導任務型教學,任務的設置由淺到深,由易到難,鼓勵各個層面的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感受學習的快樂,尤其是學習較吃力的學生也感受到了成功的樂趣,學生自主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逐步提升學習能力的過程。本課教學任務由易到難,鼓勵不同層面的學生參與,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來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和諧的氛
圍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找到學習的信心。
八、板書設計
Unit4 Where’s my schoolbag?
Where is…? It’s/ in/on/under/behind…。
Where are…? They are in/on/under/behind…。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