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挫折
所屬欄目:心理健康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心理健康教育人教八年級上冊《重建美好——與挫折同行》四川省樂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心理健康教育人教八年級上冊《重建美好——與挫折同行》四川省樂山
《重建美好》
課程名稱 | 《 重建美好——與挫折同行》 | |||||||
授課人 | 學校名稱 | |||||||
教學對象 | 八年級 | 科 目 | 心理健康教育 | 課時安排 | 1課時 | |||
一、教學設計 | ||||||||
(一)學情分析 初二的學生,自我認知正在形成過程中,剛剛期中考試結束,很多學生對考試的看法不夠全面,面臨考差,情緒難以調整,更多學生,因為生活經歷不足,遇到困難選擇逃避,極度悲觀,需要引導他們正確面對挫折,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從自身尋找力量,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運用繪畫療法和積極心理學理論基礎,讓學生了解挫折是生活中的常態,怎樣調節考后心理狀態。 方法與過程:通過活動、討論、自我展示等形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生活中得挫折,認識到挫折中挫敗情緒是很正常的,得出正確處理考試失利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接受生活的無常,挫折中崛起,逆境中成長,更有能力和信心去面對生命中可能遭遇的磨難和打擊,相信自身生命中的力量。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對考試失利以后的情緒調節,得到方法和力量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敗。 難點:課堂氛圍的建立,學生思想的引導,活動過程的把握。 |
||||||||
二、教學理念及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 ||||||||
|
||||||||
三、教學過程 | ||||||||
教學環節 | 教師教學內容 | 學生學習內容 | 媒體設備資源應用分析 | |||||
投票導入3分鐘 |
符合請投票——拋出問題 你們最近遇到哪些困難呢?老師想了解一下,請投票,可以多選 1、考試考差了 2、朋友發生矛盾 3、家庭危機 4、青春期的煩惱 5、學習好難 老師:從投票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人都是覺得自己考差了,學習好難,因為剛好期中考試結束嗎?每次考差就是一次挫折,放長遠一點,生活中我們可以避免遇到挫折嗎? 學生:不可以 老師:可是每一次受挫的心情又很難受,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先將這些困難放一邊,這節課陳老師就帶大家用一種新的角度和方式去看待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挫折。本節課的主題重建美好——與挫折同行 |
認識到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困難,遇到挫折是正常的,關鍵在于我們怎么對待 | 投票 | |||||
一、我的美好生活 15分鐘 |
1、介紹繪畫療法 教師:首先,簡單介紹一下這節課的借用的形式是繪畫療法,繪畫療法是一種心理藝術治療方法,以分析心理學中,心理投射為基礎,畫者通過將潛意識的內容視覺化,而進一步去認識自己,治愈自己 不是很清楚沒關系,簡單一點,就是畫畫,與畫畫技巧沒有關系,只要是你真實的想法,都可以 2、放松冥想——我的美好生活 教師:為了讓你們能夠更好地的享受這個過程,開始之前呢,我們先做一個放松訓練,大家以前做過放松訓練的吧?要點是什么? 學生:安靜,聽指導語 教師:很好,請各位同學將眼睛閉上,將你們的背輕輕的靠在椅背上,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音樂上面,慢慢的放松自己,放慢你的呼吸,慢慢的吸氣,緩緩的呼氣,非常棒,將你的雙肩放下,他們已經很累了,很好,現在,在你的腦海里面會出現一副畫面,這是一副你一直以來最想要的畫面,仔細去想一想,你最想要的生活畫面是什么樣的呢?在哪個地方?有那些人?在做什么?此時,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仔細去觀摩這幅畫面,很好,我們將這幅畫面記住,現在帶著這幅畫面回到我們的課堂。當我說到一,我們就睜開眼睛,三、二、一,很好,有沒有看到你最想要的生活畫面? 學生:有、沒有 教師:很好,很誠實,有些同學看到了,有些同學沒有看到,看到呢,說明這些畫面一直都存在在你的腦海里,沒看到呢,也沒關系,因為我們冥想很短,所以我們借助畫畫的方式去深入挖掘,有些人說,老師我覺得美好生活就是無憂無慮,休閑、度假的生活,有些人說,老師,一家人和睦的在一起,就是美好生活畫面,還有些人說老師,我覺得實現自己理想目標就是美好生活畫面,每個人所想要的不一樣,接下來,4分鐘交給你們,用你手上的蠟筆去繪制出,你生命中美好生活的畫面。 3、繪畫出自己美好生活畫面 學生自由繪制過程,選取學生講解自己的美好生活 |
1、安靜冥想,繪畫出美好生活畫面,拍照記錄 2、小組分享,引發共鳴,營造安全、信任、自由的氛圍 |
智慧課堂的中的隨機和搶答 | |||||
二、破壞美好 5分鐘 |
教師: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的畫放進筆袋中,交上來,請問,生活總是按著你想的那樣進行嗎? 學生:不會 教師:所以,需要所有的學生模擬一下生活場景,變換角色,下面請同學全體起立,給我一個邪惡的微笑,現在你們扮演的就是對美好事物充滿憎恨的惡魔,30秒,用你手里的蠟筆破壞這份美好,不可以撕壞,揉捏紙張,匿名完成,不可暴露身份。 學生:繪制 教師:全部收集起來,現在全體起立,我們只是去扮演這個惡魔的角色,但是現在需要回到自己本真的樣子,全體同學給我一個真誠的笑容,回到自己的角色,回來以后,你知道你的美好生活意味著怎么樣嗎? 學生:破滅 教師:等會拿到自己的美好生活以后,只去看,去感受你看到這幅畫的心情,不去指責,不去批評,思考,如果你的生活真的被破壞,你會怎樣?小組兩兩分享,拍照記錄。 學生:他給我畫了一個彩虹,增加了美景 教師:這位同學將被人的破壞當做給自己生活增添色彩,這是一種很好的心態。 教師:你想要的富足生活被毀掉了,如果真的這樣,你的心情會怎樣? 學生:悲傷 學生:理想的大學、好的工作,有自己的能力去旅游,去玩 教師:如果你的生活這一切都被毀掉,你的心情是怎么的? 學生:絕望的 教師: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的破壞,這些破壞就像剛剛模擬的情景一樣,可能是你的身體、家庭、以后的未來被毀掉,我們能不能決定你的生活不被破壞? 學生:不能 教師:我們能決定什么? 學生:決定怎么去看待生活,看待這份破壞 |
1、模擬生活中的困難場景 2、引導學生正視和接受自己的情緒,感受困境中的自己 3、拍照記錄,拍照記錄 |
平板分享問題 |
|||||
三、重建美好 10分鐘 |
1、冥想指導語,專注雙手的力量和溫度 教師:我們沒辦法去阻止生活被破壞,但是我們有辦法決定怎樣去重建生活,靠什么去重建呢?現在請你拿出自己的雙手,仔細的觀察一下它,這是一雙普通,卻獨特的手,現在請閉上眼睛,用你的全力去握緊它,很好,現在慢慢放開,這是一雙富有創造力的雙手,它的力量超出你的想象,現在用這雙手拿起你的畫筆,就在這幅被毀壞的生活上去重建你的生活,時間是六分鐘,拍照記錄 2、小組分享, (1)你原本的美好是什么?遭到了怎樣的破壞? (2)你的改變是什么?你想要創造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3)重觀三張圖片,小組內分享,讓你對困難有哪些新的認識? 教師:請同學起來分享 學生:我原本畫的是去看演唱會,很開心,但是,不知道是誰給畫的面目全非,用的是黑色,黑色也不知道怎么改 教師:聽著就很氣憤又無奈,生活就總是這樣,那你怎么做的呢? 學生:呈現第三張圖片,(一張全黑的圖片)我用了很多的黑色蠟筆,如果把白色看做光明的話,不管怎么涂,還是有白色的,說明黑暗永遠籠罩不了光明。 教師:那這三張圖片,放在一起,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遇到挫折不要太過悲傷,勇敢的去面對,你就會 看到黑暗之中,總會有光明的。 學生:我用白色去全涂,大學的顏色進一步的加深,我想的是經歷過磨難過后,內心會變得更加的堅固,強大,沒有什么是時間不能沖淡的,只要你內心夠強大,所有的難關都能克服。 教師:經歷了困難以后你的家庭和沒經歷困難,你的家庭有沒有什么變化? 學生:會更加的珍惜在一起的時間,更加珍惜對方,變得更牢固 教師:也就是說,有時候換個角度,困難也是一種收獲。 |
1、引導學生重新看待困難,2、通過三幅畫的對比,發現自身力量,養成樂觀心態 |
1、作業平臺上傳三張圖片 2、背景音樂營造氣氛 |
|||||
四、再觀困難 7分鐘 教師總結 |
這節課就是通過畫畫這種方式,重新去看待生活中的挫折,與挫折同行,不是去逃避,而是去看到挫折背后你自身的力量,回到我們自己身上,最近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學生:考試考差了 教師:結合今天所學,從情緒、認知、行為三個角度思考怎么對待考試失利?每組三分鐘 學生:考試考差了,迅速冷靜下來,分析原因,轉悲憤為力量 教師:從困難、失敗中吸取經驗 學生:先照顧自己的情緒,考好了不要驕傲,考差了,會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 學生:認知方面,認知考試的兩面性,考試并不是唯一的,期中考試只是一次檢測,考差了就吸取經驗,為期末考試做鋪墊,行為上去總結,尋找優勢的劣勢。 教師:每個人雖然無法決定自己的生活何時被改變,但每個人有重建生活的能力,考試失利也是你美好生活中的一抹色彩,它會激發出你更大的潛力,繪制自己的生活藍圖。簡單講就是三步,先調節情緒、找到力量、重建美好 教師:最后,當惡魔的感覺如何? 學生:很爽 教師:但是,你當惡魔的時候,別人也在破壞你的生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除了去重建自己的美好以外,也要保護好別人的美好,不做惡魔。 最后陳老師送給你一句話,打不倒你的東西,只會讓你更強大,看看這三幅畫,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去改變、重建,那么你將一直停留在圖二,最重要的是什么? 學生:行動 教師:接下來的時間,就是讓你們行動,去重建美好。這節課到此結束,下課。 |
1、應用所感,解決現實中的問題,考差了應該怎么去面對 2、重在行動 |
智慧課堂隨機、搶答 |
|||||
五、教學及學習建議(課后反思) | ||||||||
1、本節課主要運用繪畫療法和積極心理學理論基礎,以學生自己的創造和體驗為主,讓學生在體驗中領悟,在繪畫中得到一種替代滿足,激發生活中的自我效能感。 2、繪畫環節和分享環節對老師課堂把握能力要求高,還需要更加靈活的課堂掌控能力。 3、環節過度還需要再自然一點,老師語言還需要再精煉。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