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磁生電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第二十章第5節 磁生電_欒嵐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第二十章第5節 磁生電_欒嵐
20.5《磁生電》教學設計
使用教材版本是人教2011課標版九年級物理二十章第五節磁生電。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電磁感應現象和感應電流。。 2、 知道磁生電的條件。 3、 知道發電機的原理。
4、 知道交流電及我國照明電路交流電的頻率,能區分交流電和直流電。 過程與方法
1、 科學推理——逆向思維,猜想磁能生電。
2、 分析磁生電需要準備的實驗器材及設計電路和實驗的方法。
3、 經歷探究的過程,并通過交流方法和實踐經驗共同達到磁生電的實驗目的。 4、 觀察和體驗發電機是怎樣發電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逆向思維,養科學的思維模式。學會從不同角度甚至反面來多維的思考問題;學會用實驗來發現、明自己的觀點,在實驗中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探究實驗,認識電磁感應現象和感應電流,發現磁生電的條件。 難點: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連接電路,在探究過程中發現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三、教材分析
本節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了解電磁感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本節是由“什么情況下磁能生電”和“發電機”兩部分內容構成。教學點的重點是“通過探究實驗,認識電磁感應現象,發現磁生電的條件”,因此做好“什么情況下磁能生電”的實驗時突出此重點的關鍵。實驗中應讓學生充分討論探究實驗方案、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概括出規律。本節課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力求最大化的挖掘學生學習潛能,很好地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四、學情分析
本節是在電生磁的基礎上,探究磁生電的問題。初三學生已經有了一些探究經驗和問題解決的能力,但探究新問題還受到知識和能力的限制。將前面研究問題的方法遷移過來是教學中必須認真考慮的。設計實驗方案可以引導學生從奧斯特發現電生磁入手,逆向思考提出問題:能否利用磁來生電。進而引導學生如何利用磁生電、如何顯示電流等等。引導學生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通過探究得出感應電流產生的條件。最后介紹磁生電的應用,結合生活實際為人類造福。 四、教具準備
課件、蹄形磁鐵、導線、線圈、靈敏電流計、手搖發電機、小磁針、電源。 五、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
通過演示奧斯特實驗展示電生磁,引導學生逆向思維,猜想:磁能否生電?
進行新課
一、提出問題:磁能否生電?
看圖(風力發電,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動畫),由小組代表發言,并說出猜想和依據。同時教師提出:沒有看到的是不是就是不存在呢?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下面我們利用實驗器材來探究磁能否生電,以及怎樣才能生電。 學生討論自己的觀點。
設計意圖:猜想要有一定依據,要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 二、設計實驗,進行探究
1、 要證明磁能生電我們需要準備的器材有哪些?
磁——磁鐵;檢驗電流的儀器——電流表;電路中有電流通過——閉合電路。 2、分組完成實驗,嘗試連接電路,組裝器材。 3、各組實驗方式不同,教師巡回指導。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需要尋找相應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這是開展探究活動的必要因素。探究活動不但要善于觀察現象,還要善于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研究。 三、交流討論,得出結論
1、發現磁生電的小組派代表發言并投影實驗現象的記錄,讓沒有產生電的小組來借鑒,一定要做到有電流產生。
2、通過磁生電實驗證明磁能夠生電。
3、歸納引導什么情況下能夠生電,總結規律——切割磁感線 投影電磁感應現象:閉合電路的一部分道題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個電流叫做感應電流。
設計意圖:總結實驗過程,分析整理實驗結果,歸納成理論。 四、講授
電磁感應現象和感應電流的概念,并講述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的事跡,并板書。 設計意圖:用名人事跡教育學生不畏困難,勇于探索。
五、提問:生活中使用的持續不斷的電流怎么得到的?引出問題:發電機怎樣發電呢? 展示發電機模型
學生活動1,由一名學生上臺搖動發電機,是燈泡持續發光。 結論:線圈在磁場中轉動,可以得到持續的電流。 設計意圖:通過現象看本質。
學生活動2,把發電機跟電流表相連,看電流表指針提出疑問:指針來回擺動說明產生的電流有什么特點?
學生觀察現象,思考討論,并回答。
板書:交變電流,簡稱交流。頻率概念,我國照明電路交流電頻率為50Hz。 六、觀看視頻和實物
1、了解手搖發電機構造(投影:磁極、線圈、銅環、電刷)
解決的兩個問題:磁極為什么是圓的?線圈通過什么裝置和燈泡相連? 2、 發電機的原理圖展示(動畫形式)
設計意圖:了解結構特點一定要和實物相結合的規律。 七、能力提升
提出疑問:如果要改變電流方向有幾種方法?
學生可以根據手里的器材尋找方法,最后由小組代表概括總結。 設計意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測試和小結
1、 學生總結本節課 2、 隨堂練習 3、師生共評
設計意圖:通過小測試歸納總結本節知識點,使知識系統化。
布置作業
142頁1.4.5題;能力培養。 板書設計 1. 磁生電
(1)電磁感應現象: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
(2)感應電流: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 2. 發電機(原理:電磁感應)
(1)結構:磁極、線圈、銅環、電刷等 (2)交變電流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相對簡單的一節電學實驗課,通過奧斯特實驗引入本節課一方面復習了以前的內容,另一方面引起學生學習本節課的興趣。 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根據實驗現象得到結論的處理耗費了點時間。另外學生參與探究實驗的積極性參差不齊,以后的教學中應該注意調動大多數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展示發電機發出的電流是交流電的時候處理得較為粗糙,個人認為用發光二極管來展示效果更好。總之,課堂教學方法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進,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努力前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