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平面鏡成像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滬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4.2平面鏡成像》福建省 - 南平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滬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4.2平面鏡成像》福建省 - 南平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
[過程和方法]
1.通過探索式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結合多媒體教學課件,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2.通過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與和諧,獲得“發現”成功的喜悅;
2.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通過對平面鏡的應用的了解,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2學情分析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很容易猜想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但是在設計實驗進行探究的過程,會遇到無法準確確定像的位置。對于課本中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的作法,很多學生無法理解。本實驗的設計,通過對比平面鏡和玻璃板的成像,理解要能看到平面鏡的另一側,可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并自主完成實驗。
3重點難點
1.重點: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過程中的實驗過程;
2.難點:探究過程中的實驗設計;
3.關鍵:本實驗的設計,通過玻璃板,可以看到平面鏡的另一側,通過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準確確定了像的位置。從而理解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是為了確定像的位置的實驗思路,并自主完成實驗。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引題創景
1、視頻播放:“澆不滅的蠟燭”,往一個杯子里的點燃的蠟燭澆水,水滿了,可蠟燭不滅。
2、教師表演魔術:“吞錢的盒子”,往一個看似空的盒子里投擲硬幣,卻沒有看到盒子里有硬幣,硬幣被盒子給吞了?
教師: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盒子,原來盒子里有一塊小鏡子。同學們想知道為什么一塊鏡子會有這么神奇的功效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共同來探討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平面鏡成像。
活動2【講授】(二)探求新知 一、平面鏡
提問: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鏡子都有什么樣的共同特點?
學生回答后教師出示平面鏡并指出:光照射到它的表面時會被反射,由于它的反射面是一個平面,故稱平面鏡。即:平面鏡的定義——反射面是平面的鏡子,叫平面鏡。
活動3【活動】二、平面鏡成像特點
1.提出問題
師:平面鏡成像是我們常見現象,大家拿起桌上的平面鏡對著自己照照,問:你能看見鏡中的你嗎?
師:大家平時也都有照過鏡子,可你有沒有思考過?你、平面鏡、鏡中的你;也就是:物、平面鏡、像三者有什么關系呢?平面鏡成的像具有哪些特點呢?請大家思考后提出。
2.猜想與假設
生:(1)我認為像與物大小相等;
(2)我認為像比物小,并且離鏡越遠,像越小;
(3)我認為物到鏡的距離與像到鏡的距離有相等;……
活動4【活動】3.實驗探索
(1)設計實驗
師:剛才大家只是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做出的猜想,大家的猜想對否,先不做判斷,我們還是得通過實驗探索來驗證。請大家圍繞提出的問題,根據猜想與假設,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索,并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設計方案。
①實驗需借助哪些器材?
②如何確定像的位置?
【本節課的難點即如何確定像的位置,如果用平面鏡做這個實驗,因為看不到平面鏡的后面,而無法確定像的準確位置。課本中選擇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是為了更好地確定像的位置。但如果直接讓學生用玻璃板做實驗,學生缺乏思考過程,所以在這個實驗的設計過程中,老師首先用平面鏡做實驗,但卻找不到像的準確位置,然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探索過程充分體會到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做這個實驗的優勢。】
③如何比較物像的大小、形狀的關系?
④如何比較物到平鏡面的距離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關系?
(2)進行實驗
請大家按照剛才設計的方案,兩人一組進行實驗,將實驗情況記錄下來。
活動5【講授】分析與結論
(3)分析論證
師:通過提問不同學生,交流他們的實驗過程、現象及結論。
生:①把點燃的蠟燭放在不同的位置,另一支形狀相同未點燃的蠟燭總能與它的像重合,說明像與物的大小相同;
②物到鏡8cm,像到鏡8cm;物到鏡10cm,像到鏡10cm,說明物到鏡的距離與像到鏡的距離相等。
③物與像的連線始終與鏡面垂直。
(4)歸納結論
師:剛才我們通過實驗得到許多現象,哪位同學來給大家歸納一下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學生歸納后教師補充小結: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①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虛像的知識需要補充,能在光屏上接到的像是實像,不能在光屏上成的像是虛像。在沒有學習虛像的概念前,做本實驗的這步只需要提醒學生在玻璃板的物體所在一側能觀察蠟燭的像,而在玻璃板的另一側卻觀察不到像,就認為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
②像與物體大小相等;
③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都相等;
④像與物體的連線跟鏡面垂直且平分(對稱)。
活動6【講授】三、平面鏡的應用
師: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平面鏡的國家之一。遠古時期,人們就利用平靜的水面作鏡面來梳妝打扮。到了青銅時代,由于青銅表面能反光,人們就直接用銅面照像,因此產生了銅鏡。青銅鏡在我國沿用了三千多年,直到清代末年才被玻璃鏡代替。如圖片上建于宋代的桂林花橋,就是利用水鏡來美化環境,使建筑更雄偉壯觀。展示桂林花橋的圖片并解釋課前“小魔術”的原理(平靜的水面相當平面鏡,因平面鏡成像特點使半圓形的橋孔看上去像完整的一個圓,這也是“小魔術”中,為什么平面鏡使半個空盒看上去像完整的一個空盒的原因)。
師:平面鏡成像特點廣泛應用于我們生活及生產實踐,請同學們根據平時的觀察,舉出一些平面鏡應用的實例。
生:(1)日常生活中,人們利用平面鏡來梳妝打扮;
(2)舞蹈演員通過平面鏡來矯正姿勢……
師:剛才大家舉了許多很好的例子,這些例子都是利用平面鏡來成像。
平面鏡的應用:(1)利用平面鏡來成像。
師:平面鏡是否還有其他應用呢?大家平時可能有聽說過有“千里眼,順風耳”,可是否有聽說過“透視眼”,由兩名學生上臺表演趣味實驗——“隔墻觀物”,隨后教師結合潛望鏡來解釋“透視”原理。
平面鏡的應用:(2)利用平面鏡來改變光路。
活動7【講授】光污染
師:人們在生活和生產中越來越多地利用平面鏡,但是,使用鏡子不當,也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例如城市的許多大樓采用玻璃幕墻進行室外裝潢,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光污染”;汽車夜間行駛,駕駛室不開燈,避免擋風玻璃成像,影響駕駛員的視線等。現在,鏡子的性能在改善,制作過程走向簡便,用途也越來越廣。縱觀它的歷史,它的哪一個發展進步不是人類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呢?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前進的今天,它必然擁有更為廣闊的前景,等著你去開拓。
活動8【練習】課堂練習
1.“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兩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靜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A.山的影子
B.山的實像
C.山的倒立的虛像
D.山的正立的虛像
2.一只小貓正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如圖所示:此時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應是圖中的哪一個? ( )
3.小丑在平面鏡中的像,圖中正確的是( )
4.人向平面鏡走近時,他在鏡中的像將:( )
A、變大 B、 變小 C、不變
5.下圖中是四幅關于字母“F”經平面鏡反射成像的示意圖,其中正確的是:
6.小明做研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時,先將蠟燭放在平面鏡前50cm處,他記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將平面鏡向蠟燭移動了10cm,則第二次成像的位置與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較:( )
A.向平面鏡移動了10cm
B.向平面鏡移動了20cm
C.遠離了平面鏡10cm
D.遠離了平面鏡20cm
活動9【作業】小結與作業
小結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并布置回去的家庭作業,作業要分層次布置。
活動10【作業】板書設計
(一)平面鏡:表面平整光滑的鏡面叫做平面鏡
(二)平面鏡成像特點:
①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②像與物體大小相等;
③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都相等;
④像與物體的連線跟鏡面垂直且平分(對稱)。
(三)平面鏡的應用
(1)利用平面鏡來成像。
(2)利用平面鏡來改變光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