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血液循環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二節《血液循環》河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生物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二節《血液循環》河北省優課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復述血液循環的概念。
2、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血液成分的變化及意義。
3、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
二)能力目標:
1、進一步培養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觀察能力及歸納、總結的能力。
2、通過分析血液循環的血液成分變化,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
三)情感目標:
領悟人類對于科學的認識過程是艱難的和不斷發展的,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生命奧秘的欲望。
2學情分析
本課題主要講述了血液循環的途徑和意義,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血液、心臟和血管的相關知識,知道心臟是輸送血液的泵,這些知識都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及意義,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
教學難點: 概述血液循環的途徑、血液成分的變化。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血液循環
“血液循環”為核心概念,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出示輸液圖片,藥物如何由手臂靜脈流到體內的炎癥部位?引出本節課題
活動2【講授】血液循環
1.體循環途徑
視頻展示體循環,教師提示:
體循環開始于哪個腔?先后經過哪些血管?終點是哪兒?
學生觀察、思考、回答
2.體循環血液成分變化
教師視頻展示血液流經組織細胞間的毛細血管網時,血液與組織細胞發生物質交換的過程。經過體循環血液成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較容易回答出毛細血管的特點,從而揭示出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特點。
3.肺循環
教師視頻展示肺循環的途徑及在肺部毛細血管處血液與肺泡發生的氣體交換過程。
點撥提問:
經過肺循環,血液成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按照體循環的推理方式完成肺循環的概念圖。
由1~2名同學來口頭描述。
活動3【活動】血液循環
結合血液循壞模式圖將血液循環的路徑歸納完整。
回答有關血液循環的問題
學生前后桌四人一組討論。
而后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本堂課所學的以“血液循環”為中心概念共繪概念圖。
學生思考后回答。
活動4【練習】血液循環
解答生活在線問題:某人咽喉部發炎,醫生在手上打點滴,藥物是如何到達發病部位的?
指圖交流,相互檢查路線及流經的結構名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