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植物莖的,輸導功能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節植物莖的輸導功能-云南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節植物莖的輸導功能-云南省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枝芽的主要結構
2、了解枝芽發育與莖的對應關系
3、認識木本植物莖的基本結構及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4、認識導管和篩管的位置和功能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對植物枝芽的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通過植物莖的輸導功能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通過莖的輸導功能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的理論聯系實踐的應用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良好的習慣。
2、培養學生愛護植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2學情分析
《植物莖的輸導功能》是蘇教版七年級生物第五章《綠色植物的一生》中的第四節教學內容,重點闡述了植物莖的結構及其輸導功能,本節的知識內容對學生來說并不難,但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很少對植物的莖或芽進行仔細的觀察,近距離的接觸也不是很多,缺乏感性認識,因此教學的主導思想就要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 [學科網(www.zxxk.com)--國內最大的教育資源門戶,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 認知的資源、實物標本等,讓學生認真觀察,以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提高他們的認知興趣。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枝芽的主要結構及與莖的關系
2、木本植物莖的基本結構及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3、導管和篩管的位置和功能
教學難點
1、枝芽的主要結構
2、導管和篩管的位置及它們之間的區別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
[資料]
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樹是生長在美國的一株巨杉,又稱世界爺。人們在它的樹干下部開了一個洞,可以通過汽車,或者讓四個騎馬的人并排通過。
[提問]:從資料中你發現了什么問題?
樹為什么能長得這樣高大、粗壯?
為什么巨杉中間開洞,樹卻不會死亡?
活動2【講授】枝芽發育成莖
[思考]:植物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是通過什么器官到達枝葉的?
[提問]:這說明莖具有什么功能?
[講述]:在學習莖的功能之前,我們先來認識莖。莖是多數植物地上部分的枝干,連接著根和葉。莖也稱為枝或枝條,是由芽發育而來的。
[出示]:帶芽的枝條。
[自學]:課本77頁上枝芽及其結構示意圖。
[思考題]:1.植物的主干和側枝都是由什么發育而來的?2.芽有幾種類型?3.枝芽由哪些部分組成?它們將來發育成什么?
[展示]:PPT展示各種類型芽的圖。
[觀察]:木蘭花的芽。
[講解]:芽的外面覆蓋著兩片鱗片,表面密生茸毛,能防止水的喪失和嚴寒的凍傷。用刀片把芽縱切,可以看到中間有一芽軸,芽軸的周圍生有一些黃色的幼葉,相互緊緊地擠在一起。用鑷子小心地摘去一片片幼葉,就可觀察到葉腋里的小突起——芽原基;接近頂端的小突起——葉原基;去盡所有的幼葉,在芽軸的頂端就露出一個白色肉質的小突起——生長點。
[播放PPT]:枝芽的主要結構及與莖的關系。
[填圖表]:芽的結構和發育。
結構名稱
發育
幼 葉
芽 軸
芽原基
生長點
葉原基
活動3【講授】莖的基本結構
[觀察]:以小組為單位觀察木本植物的一段莖,認識木本植物莖的基本結構。
[思考題]:1.樹皮的外側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內側部分是什么?內有什么結構?屬于什么組織?
2.木質部使植物莖很堅硬,內有什么結構?屬于什么組織?
3.位于中央顏色較淺的是髓,其細胞比較大,有什么功能?屬于什么組織?
4.位于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的結構叫什么?有什么特點?是什么組織?
[填空]:1.形成層的細胞分裂,向內形成新的木質部,向外產生新的韌皮部,其作用是使莖逐年加粗。
2.草本植物莖不能像木本植物那樣逐年加粗,我們可以推斷,它沒有什么結構?形成層。
[提出問題]:既然木本植物的莖每年都能加粗,你能判斷一棵大樹的年齡嗎?
[播放PPT]:年輪圖片,補充簡介年輪知識。
[計算]:請你算一算,據一位老護林員講,一棵松樹要生長30—40年,才能達到直徑12cm,每年約長多少?
[提問]:從剛才的計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總結]:填表的方式小結莖的基本結構。
結構名稱
功能
樹
皮
內側部
韌皮部
形成層
木質部
髓
活動4【講授】莖的輸導功能
[提出問題]:在植物的莖里,分布著許許多多的導管和篩管,連接著根、葉、花、果實和種子。它們是植物體內運輸水、無機鹽和有機養料的主要通道。植物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和無機鹽是通過哪一種管道系統運輸的呢?
[自學]:課本79頁了解本實驗的目的和器材及實驗步驟。
老師在1—2天前就準備好帶葉的木本植物的枝條,浸在紅墨水中,上課時發下枝條。
[觀察]:將枝條橫切和縱切,使用放大鏡觀察切面。
[想一想]:1.從莖的橫切面上看到染成紅色的是什么形狀?是莖的哪一部分?其中有什么結構?
2.從莖的縱切面上看到紅色的是什么?
3.葉脈變紅色,說明了什么問題?
4.該實驗得到什么結論?
[出示]:帶有瘤狀物的枝條圖片。
[討論]:瘤狀物形成的過程及原因?枝條產生瘤狀物說明了什么?
[結論]:韌皮部的篩管能輸導有機物。
活動5【活動】莖的輸導功能
[小故事]:明明的小表哥家有一片蘋果園。秋天,他去蘋果園玩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蘋果樹干的樹皮上都被切了一刀(如下圖),這是怎么回事?
明明去問小表哥,小表哥說了一席話,明明聽得直點頭,說:科學種植真重要啊!你知道小表哥是怎樣解釋的嗎?
[解釋]:在果樹的主干的下部,適當地剝去一圈樹皮,當年一般有顯著的增產效果。這是因為經過環割的果樹,由于有機養料不能向根部運輸,而集中供給正在發育的花和果實所致。由于殘留著一部分形成層,它能逐漸形成新的樹枝,第二年仍然可以正常生長,而不會死亡。
[討論]:有人用鐵絲固定在兩棵行道樹的樹干上晾曬衣服,這種做法對不對?
[出示]:導管及篩管的位置、作用及運輸方向的圖片。
補充講解莖的其他功能。
課堂小結。
課堂達標訓練。
布置課后作業。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