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運輸作用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課標版七年級上冊第5節運輸作用-遼寧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北師大課標版七年級上冊第5節運輸作用-遼寧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植物莖中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及運輸方向,說出莖中運輸有機物的部位及運輸方向;
(2)在實驗設計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分析與討論中發展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設計"莖對水分和無機鹽運輸"的實驗,使學生進一步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2)在以討論為主的學習過程中,穿插講授等教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體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合作精神。
(2)通過了解莖的運輸作用,使學生懂得保護樹皮的重要意義,并使之產生愛護樹木、熱愛生命、保護環境的情感
2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過“光合作用”“吸收作用”“蒸騰作用”這些都為本課學習作了前提和鋪墊,學生可以用已有知識通過分析、討論來完成此課。但在七年級的教材中,有些知識還不能表述的很清楚,需要教師的點撥和補充。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途徑
2.有機物的運輸途徑
教學難點
觀察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第五節運輸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提出問題
師:前面我們共同學習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作用和蒸騰作用,回顧所學,思考以下問題:
(1)植物體構成和需要的物質有哪些?
(2)水分和無機鹽如何獲得?
(3)葉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嗎?
(4)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如何到達葉?
2.明確目標
師:很顯然,連接跟和葉的結構是莖,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運輸作用。我們的學習目標是:
(1)說出植物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途徑。
(2)說出植物莖運輸有機物的部位途徑。
(3)識別木質部在莖內的分布部位。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主題一: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1)提出問題
水和無機鹽是通過莖的什么部分運輸的?
(2)猜想與假設
a.莖的全部結構都參與運輸。
‚b.莖的外側樹皮參與運輸。
c.莖的內部結構參與運輸。
……
(3)設計實驗
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方案,匯報實驗結果(課件4)
(4)觀察與記錄
觀察實驗現象以及莖的橫切與縱切并記錄
師:紅圈、紅線的位置就是莖運輸水和無機鹽的部位,那么它到底是莖的哪部分結構呢?(課件6.7.8.9)
(5)討論與解釋
a.莖內部分結構被染成紅色的事實說明了什么問題?
b.說出水分從瓶中到達葉片的運輸途徑。
c.根據上述實驗和觀察得出什么結論?。(課件10)
2.探究主題二:植物莖對有機物的運輸
師:秋季是個收獲的季節,我們收獲的甘薯是它的什么器官?(塊根)甘薯滴加碘液后變藍說明什么?(含有淀粉)
埋入地下的根如何獲得有機物?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枝瘤的形成
觀察“枝瘤”的形成,討論問題
(1)描述切囗上方和下方的形態變化
(2)試解釋切囗上方形成瘤狀物的原因。
(3)根據上述實驗結果推斷莖運輸有機物的部位(課件13)
(三)展示交流
討論上述問題并交流
(四)點撥校正
1、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通過莖的木質部
由下而上運輸。
2、有機物的運輸:通過莖的韌皮部由上而下運輸。(課件16)
(五)拓展延伸
果農環剝增產的原理(18)
(六)堂請鞏固
課件21.22.23
(七)板書設計
運輸作用
(一)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木質部 由下而上
(二)有機物的運輸
韌皮部 由上而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