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畫家筆下的質感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湘美版七年級下冊第3課 畫家筆下的質感_湖北省 - 荊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美術湘美版七年級下冊第3課 畫家筆下的質感_湖北省 - 荊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理解并形象的描述物體表面質感給予的觸覺感受和視覺感受。理解繪畫作品中質感與情感主題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目標:感受藝術作品中的質感,并嘗試表達物體的質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關注生活中的景物,不斷發現和感受質感之美。
二、學情分析
學習對象為七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色彩理論知識及寫生經驗,但素描基礎薄弱,對色彩的認識比較膚淺。他們知識面比較狹隘,已形成被動接受式的學習習慣,缺乏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要采用多種手段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認識,增強技能。但他們富有朝氣,接受能力很強,所以借用多媒體等手段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升學習興趣。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觀察——表達——嘗試——表現。學生感受不同材質的肌理和質感的差異;質感簡單的繪畫方法;質感表現對美術作品表達主題的作用。 教學難點:體驗肌理、質感的表現與情感主題表達之間的內在關系。
四、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理解并形象的描述物體表面質感給予的觸覺感受和視覺感受。理解繪畫作品中質感與情感主題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目標:感受藝術作品中的質感,并嘗試表達物體的質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關注生活中的景物,不斷發現和感受質感之美。 4.1.2學時重點
學生感受不同材質的肌理和質感的差異;質感簡單的繪畫方法;質感表現對美術作品表達主題的作用。 4.1.3學時難點
體驗肌理、質感的表現與情感主題表達之間的內在關系。 4.1.4教學活動 一、情境導入:
一、探究階段(媒體展示圖片)
首先請同學們欣賞幾張圖片,仔細感受圖片的特點。觀察感悟:展示幾張質感突出的幾張圖片。從視覺角度直接感受質感的不同。請同學評價一下老師的圖片有什么特點?(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引導物體質感的形容詞匯)
二、游戲活動:猜猜是什么?
1.使用道具箱子,將物品放在盒內,學生觸摸材料,教師引導學生描述感受。(光滑,粗糙,堅硬,柔軟···) 2.大家猜猜你摸到的是什么?
通過對物品的觸覺感受,用語言描繪物體質感,學生在下面根據描繪語言來猜測物體,從觸覺的角度來認識。由此引出質感概念:質感是我們對某種物質的視覺或觸覺感受,如布的柔軟鋼的堅硬,瓷的光滑陶的粗糙。(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觀察和觸摸帶來的不同物體質感體驗,觸覺體驗和語言表達能夠加強視覺感受的體會,理解和表現。激發學生對物體質感的興趣。明確對質感的理解
感受。
過渡:不同的材料給我們帶來質感不同,當我們感受物體質感的強烈差異時,心中可能會有一種強烈的愿望,想試著用手中的畫筆去表現。讓我們一起進入下一環節,質感再印象,畫家筆下的質感表現。 二、藝術作品欣賞 1.冠軍的誕生
出示排球圖片,然后與老師手中展示的實物-一個破舊的排球,思考兩者質感的不同。(破舊,灰白,翻開的邊線)有位作者利用破舊的排球做了一幅畫,給你什么感受?學生回答初次感受。(破舊、像回收站等)然后在出示作品名《冠軍的誕生》,學生陷入思考作品主題。
與老師所做的作品進行對比,哪副的主題表達的更好?
小結:大量破損排球特定的質感,讓觀看者深切的感受到一個冠軍的誕生背后付出怎樣的艱辛,從而表達了對冠軍的敬意。(板書:破舊的排球--冠軍的背后) 2.一個教師的工作臺
出示圖片,學生思考1.畫家畫的這些物體有什么特點?(強調質感方面。破舊,泛黃···)2.畫家所表達的情感主題是什么?(強調質感方面表達的主題。辛勞,艱苦···)按階段性的進行思考。
小結:傳遞出一位嘔心瀝血、任勞任怨工作在講臺上的鄉村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內容,達到了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板書:陳舊的書桌--教師的艱辛) 3.太行鐵壁
請學生描述畫面,嘗試從質感表達感受畫面。顯示太行山實物圖片的質感 (險
峻,塊面化,雕塑)學生思考:實物圖片傳達的質感以及畫面中人物下方像山脈的特征有什么相同點?
軍民攜手并肩如銅墻鐵壁共同抵御外辱的歷史事實啟發我們,黃崖洞群峰壁立如雕塑似的形式感,提供了繪畫語言……確立了以高山寓意不可戰勝的人民力量的象征性構圖,發揮了國畫筆墨和現代造型手法,運用宋人山水大小斧劈皴法,進行了形式探索,達到了目前效果。構思把太行軍民畫成紀念碑。(板書:雕塑群像--象征軍民團結)
小結:剛剛三幅優秀的畫作,他們都有什么樣的共同點? 總結:質感表達情感主題
設計意圖:以分析質感為核心來進行作品賞析,從而揭示畫面質感與作品情感的關系,質感的突出是為了作品情感更深刻地表達。
過渡:看了幾幅優秀的作品,同學們是不是也躍躍欲試了呢?我們應該怎樣來表達物體的質感呢? 三、質感的自主探究表現
1. 教師示范兩種質感對比較大的物體。
思考練習:勾畫紙與綢緞的形狀表現相應的質感。
教師示范紙張的外形輪廓,請學生展示綢緞的外形輪廓。1.輪廓線-長,直還是彎,曲 2.轉折-尖銳還是平緩2. 線條類型。(日常物品的線條表現)3. 選擇一件物體觀察質感,嘗試用草圖的形式繪制能體現質感的形象。(老師巡回指導并點評優秀作品)
四、結語 質感對增強畫面表現的感染力有著重要的意義,關注生活中的景物,不斷發現和感受質感之美。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