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紙板的創想,成型方法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人美版八年級上冊《紙板的創想---成型方法》劉艷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美術人美版八年級上冊《紙板的創想---成型方法》劉艷
紙板的創想---成型方法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教材八年級上冊的第8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課程。教材共三頁,分為“紙浮雕”與“紙立體造型”兩大類,選取圖片均為簡潔的具象紙造型。
紙造型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且用材簡便、制作容易,有較強的立體效果與裝飾效果,學生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可以體會到藝術的美感和成功的愉悅。但紙造型課往往被當成手工制作課來完成,只注重制作技法,學習方法也以模仿為主,所以在授課課件中我選取了部分教材外的圖片來作為補充,題材上既有具象作品又有抽象作品,注重對美術語言點、線、面等的分析與運用,引導學生大膽“創想”,重在使學生抒發出自己的情感。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喜歡動手且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善于模仿,卻在創新方面有所欠缺。所以本課重點在引導學生塑造出紙立體造型,對于題材沒有進行限制,嘗試利用美術語言進行創作與表達想法即可。 課型:設計.應用 課時:1課時
教學內容與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紙造型的美感,掌握紙立體造型的基本成型方法,并能運用這些技法進行造型的制作。 2、過程與方法
大膽概括生活中的事物,運用紙造型的技法進行表現,創作有立體感、有生活情趣、有創意的紙造型作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用紙作為媒材設計制作立體造型作品,感悟設計與生活、設計與應用、設計與創意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立體思維能力與設計能力,激發學生創造思維意識,學會運用紙材進行藝術創造的能力。 教學重點:
如何將一張平面的紙變為立體形態,如何運用紙立體造型的技法進行藝術創作。
教學難點:
紙立體造型的設計;
造型構思,點、線、面、體的韻律組合。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紙材、剪刀、雙面膠、膠棒等工具。 學生:各類紙材、剪刀、雙面膠、膠棒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展示圖片《羅馬青年》頭像 提出問題:這是什么?
生:雕塑、石膏像
師:真的是“石膏”像嗎?(教師點擊課件播放GIF動圖)
設問:猜一猜,到底是什么材料使靜態的“石膏”像呈現出了動態的效果? (留有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播放視頻《李洪波紙藝術》 請學生用詞語概括自己看完的感受 3、教師小結:
李洪波挖掘了中國傳統手工藝術,充分發揮了紙材的優勢,讓看起來輕薄平常的紙呈現了石膏的質感與立體感,并且還具有了石膏、大理石等固體材料所不可能具備的“動感”,實在太有創意了。
我們今天也以紙展開創想,大家一起來探索紙材的無限可能。(教師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探索小練習:
動手試一試,怎樣使一張平面的紙板變得富有立體感?你有幾種方法? 學生動手嘗試
學生展示、介紹自己的方法(教師搜集學生的幾件作品) 教師相應板書:折、卷、刻、粘、疊……
課件圖示方法,教師簡單示范折曲的方法,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索成型技法 教師小結:
紙材比較薄,所以我們將其歸為“板材”,相比于線材與塊材,它具有好塑造、易成型的特點,只要技法運用合理,加上大膽的創想,就能設計制作出好的作品。
2、作品賞析
課件展示多幅紙造型作品
提出問題:你喜歡哪一件作品?為什么?它運用了哪些成型方法?你認為哪里設計的最巧妙?
學生圍繞問題展開小組交流 學生代表發言 教師適時板書
引導學生以填空方式進行小結:
紙造型藝術運用了(切割、折曲、疊壓、粘貼)等方法,將紙制作成具有觀賞性和實用性的(立體)形態,具有(形象簡潔概括、裝飾感強、工具簡單、制作方便)的特點。和其他材質的雕塑一樣,有紙浮雕與紙立體造型兩種類型。
3、示范引導
教師簡單示范,在此過程中與學生共同探討造型中點、線、面的設計與韻律美感的呈現,解除學生畏難情緒。 引導問題:可以運用哪些技法? 怎樣使作品呈現韻律美?
怎樣呈現點、線、面的變化?
(教師動手示范,學生觀察思考與回答)
三、實踐制作
1、練習要求:
A.參考范圖設計制作一件紙浮雕作品;
B.大膽創想,制作一個有趣的紙立體造型作品(具象、抽象均可)。 根據個人愛好任選一項進行練習,可獨立完成亦可小組合作完成。
2、學生創作
3、教師巡視輔導(構思、技法、材質運用),鼓勵學生大膽設計。
四、學生作品展示、交流
每個大組推薦一件作品進行展示 學生互評 (技法運用、立體效果如何、設計是否有新意、材質與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等) 教師點評、總評
五、拓展
展示中外不同風格紙藝作品---嘆為觀“紙”
開闊學生眼界,感受紙藝的魅力,樹立敢于創新的設計理念。
板書設計:
紙板的創想—成型方法
技法: 特點:
簡潔概括
折、卷、剪、刻… 裝飾感強
制作簡便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