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手繪線條圖像,會說話的圖畫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美術人美版七年級上冊2.手繪線條圖像—會說話的圖畫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美術人美版七年級上冊2. 手繪線條圖像—會說話的圖畫
聯想—— 線條表現》
課標要求與分析
課標要求:第四學段在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要求是“有意圖的運用線條、形狀等造型元素及形式原理,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力,表達思想與情感”。
第一項課標要求的維度目標是過程性目標,行為動詞是探索,學習水平為應用,學習內容是連續性圖像。
第二項課標要求的維度目標是情感性目標,行為動詞是發展、表達,學習水平為領悟,學習內容是個性的表現力。
教材分析
《手繪線條圖像——會說話的圖畫》是人民美術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二課,是“手繪線條圖像”系列課課程之一,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的內容,《聯想——線條的表現》是(手繪線條圖像——會說話的圖畫)的延伸和拓展,是在學習幾種表達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在畫面上探索形與形之間的聯想關系。
學情分析
優勢:正處于七年級的學生發散性思維已經形成,更多的天馬行空的想法陸續存在于他們的腦海之中,除了用文字表達外更可以借助線條繪畫來表述內心的所見所想。 劣勢:學生們課外接觸信息量較小,很多想法趨于相同。
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課標要求“有意圖地運用線條、形狀等美術語言,以繪畫形式,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 及教材分析中“用手繪線條表達物象之間的關系” 確定本節課教學的重點為用線條表現出形與形之間的聯想關系。
難點:根據課標要求“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及學情分析中“學生們課外接觸信息量較小,很多想法趨于相同,且對生活細節關注度小。”確定本節課的難點為打破學生慣性思維。
學習目標
1、通過圖片、問答,學生會畫出形與形之間的聯想; 2、通過觀察、思考,學生能鍛煉發散性思維。
3、通過評價、展示、參與合作等形式,學生增強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流程
一、導入(1min)
教師:我們說英國的科學巨匠牛頓由蘋果落地而聯想到地球有吸引力,從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由此同學們發現聯想在生活中至關重要!
(點評:引導學生了解到聯想的重要性,從生活的細節出發,敢于想象,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二、自主學習(2min)
2
教師:先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給出的物體來思考,(教師拿出一個檸檬)這個黃色酸酸的檸檬能夠讓你想到那些事物?(圖1)學生:果汁,橙子······
(圖1) (圖2)
(點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力,找到與檸檬不論是在外形、味道還是顏色相關聯的其他物象,以一個檸檬帶動多方面的想象力,本環節開始調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三、合作探究(5min)
教師:我們看一下這張圖片(尾巴變形的斑馬)這張圖片相對于上面的檸檬是抽象性的,所以請同學們根據文字提示小組討論后告訴我答案。(圖2)
1、你看到了什么?2、由此聯想到了那些景物?
教師:看哪一組的想象力最為豐富,開始討論!學生:通過我組討論得出的結論是我們聯想到面條、衛生紙、電線插頭······教師:看來同學們很熱愛生活,關注生活的細節,你的聯想開始具備發散性思維的潛質了!。
(點評:此時學生由斑馬頭帶動到之后的不確定圖像,他們會有想象空間,深化學生想象力。) 教師小結:根據不同的思維情況我們聯想到了許多不同事物,那接下來老師需要同學們幫我一個忙,(看圖片)老師通過一個圓形進行了一系列的延伸性聯想,誰能用自己的語言幫老師把這一系列的延伸性聯想詞串起來? (圖3)學生開始用語言表述······
(圖3) (圖4)
(點評:在開闊眼界的同時,也打破了他們的慣性思維,從而初步解決本節課教學難點,讓學生敢于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培養學生語言邏輯表達的能力,及加深對延伸性聯想的認識。)
四、獨立思考(5min)
1、給出一個聯想詞——水杯,進行5次延伸性聯想繪畫。教師要求學生獨自用文字將其書寫出后, 再在紙上畫出這5次延伸性聯想圖。要求:利用線條形式來表現。做自己的創客!
2、教師在學生完成后將自己的5次延伸性聯想作品展示給學生
(點評:繪畫活動落實到全員參與中,初步解決教學重點,而教師的示范能夠確定畫面構圖位置。)
3
五、合作探究(15min)
1、小組選出最佳聯想創意方案。2、組員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張聯想性線條繪畫(該作品右下角標有執行畫家、發言人、創意人、信息采集員)。3、需進行15-20次延伸性聯想。
繪畫要點:內容上(豐富多樣、范圍廣泛);用線上(曲線、直線、折線等); 造型上(準確、肯定、生動);創意上(大膽、新奇)。
(點評:集思廣益,增強想象力,分工合作,進一步突破難點,解決重點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六、 評價展示(10min)
自評、他評、師評1、每組派出一名發言人來闡述本組聯想線條作品;學生上臺在投影儀下展示本組四人合力完成的作品,并對畫面內容進行闡述(圖4)
(點評:選取一名學生上臺講述,一方面可以給其他同學做示范,另一方面由于是小組共同完成,有利于課堂時間把控的最優化和秩序性。)
2、他組發言人來評價一下該組作品的優缺點有哪些;
學生對上一組作品進行點評,可以評價上一組的繪畫技法;以及展示時的語言表達條理是否清晰,表述是否準確等。
(點評:引以為鑒,善于懂得欣賞他人,并能夠學習他人展示時的表述能力和大方得體的肢體語言。) 3、 教師做總結性激勵評價。
師:你們組有很強的觀察力、你們組有成為科學家的潛質、你們組的合作簡直是最佳搭檔! (點評:賞識性教育更有利于學生樹立自信心,輕松愉悅分為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最優化體現。) 七、拓展(2min)
科學家們利用聯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舉世聞名的成就。從蜻蜓的飛行特點聯想,人類發明了直升飛機。從蝴蝶的翅膀顏色聯想到迷彩服。從一個方塊體聯想到俄羅斯方塊、金字塔······ 那么老師相信只要在我們的生活中同學們敢大膽的去用發散性思維進行想象,你們當中一定會有人成為未來的科學家、工程師、建筑師和設計大師!
(點評:強調善于聯想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善用發散性思維來增強創新意識,更好的為學習和生活服務。)
總體點評
本課結合課本第二課《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空間的表達》進行了拓展延伸,重新設計成一堂新課,既《聯想——線條的表現》。設計本堂課在原有的實物參照基礎上增添了更多的想象成分,進而利用幾種所學表達方法來綜合體現所要表現的發散性思維的聯想。
本堂課的精彩呈現,正體現在課堂展示環節,在此環節中學生因作品是共同“出謀劃策”完成的,所以即使上臺發言的人不是她,這一組的學生還是會認真聽,同時每個人都會透露出自豪感。而該組同學的展示,也同樣會讓其他組同學認真聽他們的畫面故事,參照學習別人的語言表述能力。
合理高效的課堂提問和展示會催化學生的學習動力,發動學生自身的內驅力,促動全體學生積極思考、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培養極具個性的審美特點。學生該階段所呈現出的明顯特點是,他們的思維開始不斷發散,腦海中對抽象事物的思考能力已經初具規模。在美術教學中要根據學情,把握提問的時機和關鍵,逐層提問,深化解決難點,突出重點。而展示更是能夠激發學生內心表達的強烈欲望,從而促動有機教學和高效課堂。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