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新教材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3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江蘇省 - 蘇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新教材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13課 宋元時期的科技與中外交通》江蘇省 - 蘇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清楚地掌握宋元時期燦爛輝煌的科學技術成就的基本概況,包括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由此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了解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及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在科學技術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學習古代科學家勤于探索、堅持不懈、勇于創新的精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教學難點充分認識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讓學生感知世界面貌的改變,建立其歷史的縱橫聯系,會有助于對難點的理解。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具】四大發明照片、《元朝交通路線圖》等相關多媒體、圖片 【教學過程】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二單元第13課,宋元時期科技與中外交通,首先回顧 宋元時期,指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開始的時間是28頁,960年,結束的時間老師告訴1368年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了個禮物,一個地球。老師標注了兩個點,這個點是我們的家鄉,蘇州,因為水多橋多,被譽為是“東方威尼斯”。我們再來看第二個點,這個是真正的威尼斯。在幾百年以前,就有一位旅行家從威尼斯出發,來到了中國。
對,就是這位大胡子帥哥,來自于水城威尼斯,就是馬可波羅..... 他當時是怎樣來到中國的呢?讓我們進入第一篇章,【陸路通天下】。
這一幅是馬可波羅東來時的路線,我們來看老師剛才推送給大家的第一幅地圖。[板書啟程]我們看到他從威尼斯出發,穿越地中海,到達阿拉伯半島,穿過波斯灣,到達霍爾木茲海峽。但在霍爾木茲等待了兩個月,都沒遇到去中國的船只,只好改走陸路。這是一條充滿艱難險阻的路,也是一條讓人望而卻步的路,他們一路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躲開了強盜,猛獸。終于到達中國新疆。然后繼續向東,到達了元朝的大都。這一條路我們似曾相識,讓大家想到我們之前學的哪一條路?對的,就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在宋元時期已經成為工中西方往來的要道。
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元朝疆域遼闊,這一路馬可波羅如何順利前進呢?我們看他書中的一段記載. .....確實,我們當時有很多的驛站,就如雞鳴驛一樣。其實驛站在宋朝就比較發達了,到元朝時期形成了四通八達的驛站。那我們想想驛站對于當時的起到了什么作用?——便利交通
馬可波羅在游歷元朝期間,除了見識到當時發達便捷的交通外,還見到了什 么呢?板書[游歷]我們來看第二篇章【火藥聲震天】。我們看他是如何記載的呢?什么是長槍呢?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了解一下。
長槍就是使用火藥的熱兵器。板書【火藥】那么我們通過一條時間軸,梳理 一下火藥和火器的發展。中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到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他游歷中國17年后,思鄉情緒涌上心頭,所以他借口護送蒙古公主,便告別忽必烈,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我們來看第三章【羅盤導海航】,板書[歸鄉]他返程與來時的路一樣么? 他走的是什么路線? 在十八個月的航程中,當時的哪一項技術是對他的航海最有幫助的?板書(指南針)
我們來看一下指南針的發展。中國古代很早就認識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所以在很早就有了司南,是在什么時期?后來為了更好地在航海中使用,人們制成了羅盤。 這是在什么時期?是宋代。
我們來看....,那么大家思考指南針用于航海有什么好處呢? 走的更遠、更方便....促進遠洋航海。明朝的鄭和七下西洋,船上都是裝看如團所示的水羅盤。
我們再次來看馬可波羅回鄉的地圖。同時來看第二張圖,這是宋元時期的海上交通線,老師把這幅圖推送給大家,我們發現馬可波羅的回鄉之路就是沿著宋元時期的這條海上交通線,那我們仔細再來看,這條海上交通線就是之前我們學過的海上絲綢之路。我們自己在地圖上圈一圈,當時的宋元海上交通線通達了哪些地方?日本、高麗、東南亞、印度、阿拉伯,遠達波斯灣和東非海岸。
當時有大量的商船在這些航線上往返,宋代時與中國有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有五六十個,元代時達到140多個。
我們再來看這張圖,請你結合這張地圖和這節課所學知識,小組討論海陸交通的特點。 板書[海陸并存、四通八達]
從這條路的終點,我們繼續講述馬可波羅的故事,讓我們進入第四篇章【印刷促文明】。《馬可波羅游記》成書于1302年,但在15世紀,這本書流傳的依然是手抄本不會,因為當時有了印刷術。板書[印刷術]我們來看印刷術發展的歷程 今天就讓我們來到時光印記體驗館,來切身體驗一下這 一偉大的發明。下面讓我們現場連線我校著名民俗專家——管老師。我們之前已經可好了字,請大家隨意組合,印出兩種不同的句子。
大家體驗過后,相對于雕版印刷的缺點死,我們活字印刷最大的優點就在于活,這個活就是靈活的活有的同學印錯了如果是雕版印刷需要怎么解決?這一偉大的發明后期也傳到了歐洲。
講到這里,老師想到17世紀英國思想家培根的一段話。他所指的學術上,指的是哪一發明?看書60頁,我們來看一下他的傳播。當印刷術傳到歐洲,政府開始大規模印刷《圣經》,刺激了大眾教育。所以這一發明促進了文明的傳播。 ....我們看到兵器不僅僅是刀和長矛,還有長槍,這改變了戰爭的作戰方式。這一副是西方著名航海家哥倫布, 證明指南針的發明為什么提供了條件呢?所以,舉世皆知的宋元時期的科技推動了文明的進程。板書[影響深遠]
馬可波羅是走進來,引出去,走進中國,將中國的時也有人走出去,引進來,那就是元代旅行家汪大淵交流,這也為當時的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們來看下這幅折線圖,找出科技發明成果數量的最高峰是在?其實在10世紀開始中國古代的科技發明就逐步增加,那這個對應的時間,宋元時間是960年-1368年。10世紀到14世紀,是我國古代科技的高峰。在世界方面也處于領先地位。
那么為何古代科技達到高峰呢?,宋元時期經濟繁榮,濃厚的讀書風氣,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的局面。還有在前代文化上加以繼承和發展。除此之外,還有民族之間的融合,無論是戰爭也好、友好交往也好,都促使各族人民互相學習,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宋元科技時代。科技的進步促進了海陸交通的發達,促進了文化交流和海外貿易,成就了-個開放融合的宋元,這也為宋元科技不斷注入活力。當然除此之外,像畢昇這樣的普通勞動人民,在自身實踐探索中積極創新,同樣也是將宋元推向科技高峰的重要原因。這一系列原因,也促使宋元構建起融入世界的橋梁。
讓我們把目光放到今天的中國,我們都知道目前中國在建設一帶一路。如果馬可波羅穿越到今天的中國,寫一部新的《馬可波羅游記》,書中會記載哪些科技發明?
今天,我們通過馬可波羅游記,從馬可波羅的啟程到游歷再到歸鄉,一起重走宋元時期的交通路線,見識到了海陸并存、四通八達的交通網。這也為宋元時期的科技交往提供了有力條件。所以宋元時期的活字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傳到了西方西方的藥物、天文歷法和數學也傳到了宋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像指南針這樣的科技發明也會助推交通的發展。
今天中國所構建的一帶一路,讓今天的中國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助推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