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代印度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九年級上冊第3課《古代印度》福建省 - 三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九年級上冊第3課《古代印度》福建省 - 三明
第3課 古代印度(人教版九年級上)
學校:城中 課時:1課時 科目:歷史 對象:九年級學生 課型:新授課
課標要求 通過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會
教材分析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雅利安人建立的種姓制度是印度國家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等級制度和階級關系,對印度社會的發展、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在印度的廣泛傳播對印度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教學目標 知識技
能
1.知道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
2.了解種姓制度;
3.了解佛教的創立和傳播。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觀察地圖知道古代印度的范圍,知道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孔雀王朝的統治。
2. 通過問題“種姓制度的影響”,認識種姓制度對印度社會發展的阻礙。
3. 通過講述釋迦牟尼的故事,知道佛教產生的時代、創始人和主要教義,討論佛教的影響,認識佛教對印度社會發展的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認識實施種姓制度反映出奴隸社會殘酷的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對印度社會發展、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產生的深刻影響。
2. 認識佛教的創立對古代印度社會的影響。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通過兩年歷史課程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歷史知
識(夏朝的建立、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能力(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理論),也掌握了一些學習歷史課程的方法(圖表法、比較法、綜合分析法),教師可以據此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進行引導和激勵。
教學重點 種姓制度和佛教的創立。(依據:教材內容、《課程標準》和中學
歷史教學理念,確立本課重難點。)
教學難點 1. 對印度種姓制度的認識;
2. 古代文明為何產生在大河流域。(依據:教材內容、《課程標準》和中學歷史教學理念,確立本課重難點。)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采用多媒體教學,主要通過學生自主學習,達到初步的認知目的。加強小組合作與上臺展示,充分發揮兵教兵的優勢。
教師適時引導啟發。
板書設計 (思維導圖)
第3課 古代印度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活動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
回憶舊知識,回答問題。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出課題。
活動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閱讀10—13頁,幫助學生分組、指導自主完成學習導航。指導在書上做好標記。
學生閱讀課本,完成習題。 學生搶答。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整體感知的能力。
活動三:教師講授新課 教師分點講解古代印度的主要內容,配以圖片與
文字介紹。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① 哈拉帕 ② 摩亨佐·達羅文明 二、雅利安人和種姓制度 ①雅利安人進入印度 ②種姓制度:內容、特點、影響
三、孔雀王朝和佛教 ①孔雀王朝
②佛教:創立、教義、傳播、影響
學生按照老師要求記錄課堂筆記。
培養學生的知識
歸納能力。
鼓勵學生積極發言。
活動四:歷史小劇場
教師點評學生表演。 觀看表演,獲取有效信息 提高學生表達能力,鼓勵學生積極
參與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從小劇場
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活動五:合作探究,課堂討論 觀看視頻,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生小組合作陳述觀點。 討論、發言“種姓制度的影響”,“佛教的影響”。
提高學生辨證看問題的能力。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文明)
雅利安人 種姓制度 (內容、特點、影響)
孔雀王朝 佛教(創立、教義、傳播、影響)
教師鼓勵學生自己發言。 活動六:課堂練習 PPT展示課堂練習,講解
習題。
完成課堂練習
利用課堂時間,檢
驗學生的學習效
果;提高學生解題
能力。
活動七:課堂小結 1.思維導圖 2.單元小結
課后作業 教師布置課后作業。
1、完成第3課“課課練” 2、預習第4課 學生完成課后作
業。
作業布置適量。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