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歷史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4課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_湖南省 - 長沙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歷史人教版部編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4課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_湖南省 - 長沙
第四課 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發展(教學設計)
導入:同學們,“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一段《三字經》。
那么,夏商周究竟是怎樣一段歷史,這些人物都有著哪些歷史故事呢? 設問:這段《三字經》中出現的朝代更替和人物分別有哪些?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4課《早期國家的產生于發展》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需要達到以下兩個目標,請同學們大聲朗讀出來。 1.知道夏朝的建立和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2.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過渡) 帶著這2個目標,我們首先進入篇章一的學習“整體感知、興亡線索”。
一、整體感知 興亡線索
【自能檢測】 根據自能預習,進入我們精彩的“一戰到底”,掌聲請出我們的主持
人——魏婕同學。學生主持與搶答。 謝謝剛才幾位同學的精彩演出,他們的表演印證了一句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
通過剛才的pk,相信大家對夏、商、西周的興亡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展示表格)
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了解一個朝代,我們必須要掌握這三大要素:建立時間、建立者、都城。
請大家對照表格,把這些關鍵信息在書上找到,并做好標記。
(過渡) 對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有了整體感知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君
王們的那些事。
二、明君暴君 道盡興亡事 (一)夏朝的興衰
【看圖說史】 我們來看一組圖片,這兩張圖片中有一個共同的人物——大禹,請大
家仔細對比這兩張圖片,思考:大禹的形象有何變化?
左:戴斗笠,穿粗布衣服,跟普通老百姓沒什么區別;右:禹戴上了冠冕,一身君王的裝扮。大禹的形象之所以發生巨大的變化,主要是因為他身份的轉變:由一個部落首領轉變為一國的君王。大禹因治水有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那么,禹建立的夏朝,標志著中國早期國家的產生。
所謂溫故而知新,大家回顧一下,禹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是如何獲得的?(舜禪讓給他)那么,現在禹成了一國之君,他的王位由誰來繼承呢?還是通過禪讓的方式嗎?(學生講述:兒子啟繼承了王位)于是就有了三字經當中的“夏傳子,家天下”。這種王位繼承的方式叫什么制度?(王位世襲制)
啟繼父位,也就標志著原來的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那么,你能說說世襲制與禪讓制的區別嗎?
禪讓制: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通過民主推選的方式傳給德才兼備的賢人。(傳賢)首領沒有特權,人人平等,天下是公家的。
世襲制:將王位傳給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人,從而保證王位始終在一家一族中進行傳承,比如啟死了后由他兒子繼位,兒子死了由孫子繼位,這樣子子孫孫世代沿襲下去,那么,天
下成了他一家人的。
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也就意味著原來的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四百載,遷夏社”。夏朝的統治經歷了400多年,由于最后一個王非常殘暴導致了滅亡。(展示圖片)這個王叫什么?(夏桀)你能說出他的暴行嗎?(學生講述:如妺喜亡國的故事)
除此之外,桀還把人當馬騎。桀的暴政激起了百姓的不滿,對他痛恨到了極點,甚至愿意與之同歸于盡。”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當時桀自比作太陽,希望與太陽一樣永世長存。老百姓由于怨恨他,于是就詛咒他:你這個太陽啊,什么時候滅亡?我愿同你一起消亡。可見,桀的暴行,使他失去了民心,夏朝也由此衰落。
而與此相反,當時黃河下游的商部落,他的首領湯非常仁德。周圍部落基本上都是他的粉絲。為何說湯是個仁德之人呢?
關于湯,這里有一則故事叫“網開三面”。據說當年商湯外出,正好看到老百姓正在張網捕鳥,于是他告訴老百姓四面張網過于殘忍,應該去掉三面的網,只留中間的那個,讓鳥有逃生的機會。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湯具有什么品格?(善良仁慈之人)
善良仁慈的湯深受百姓愛戴,湯趁此起兵攻夏。公元前1600年,雙方大戰于鳴條,夏桀戰敗,夏朝滅亡,商朝由此建立。
(二)商朝的興亡
“湯伐夏,國號商”于是,湯趁此起兵攻夏,公元前1600年,滅掉了夏桀,建立了商朝。
商王朝特別有意思,它和我們很多同學一樣,都有一個小名?叫什么呢?(殷或殷商)大家知道它的由來嗎?(盤庚遷殷)遷都以后,商朝的統治區域不斷擴大,成為世界上的大國。
(過渡)歷史一直在向前發展,但有時卻是驚人的相似,在商朝末年,又出現了一位暴君。
“六百載,至紂亡”這位暴君就是紂王。同學們可能看過《封神演義》或《封神榜》,其中就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商紂王。誰能舉例說一說紂王的殘暴呢?酒池肉林(荒淫無道,以酒為池,懸肉為林,聚眾作樂)、炮烙之刑(為鎮壓老百姓,還制造了一種酷刑:炮烙之刑)、比干挖心(用挖心酷刑處死向他進諫的叔叔比干)、剖解孕婦的肚子。這樣的暴君如果不滅亡,真是天理難容啊!
(三)西周的興亡
“周武王,始誅紂”公元前1046年,武王起兵伐紂,與商軍在牧野決戰。“商軍倒戈”的故事就出自于此,有誰知道這個故事嗎?由于商軍陣前倒戈,紂王慘敗自殺亡,周武王建立西周。
西周建立后,統治疆域空前強大。通過圖片對比,我們可以發現,西周的統治區域比夏商都要大。江山得之不易,守之更難。面對如此大的疆域,周武王會采取怎么樣的措施來鞏固他的江山呢?
【自能展示】(表演歷史劇)下面由請我們的周武王及他的臣子們上場。其他同學在
觀劇的同時,思考黑板上的幾個問題(目的、依據、對象、權利、義務) 謝謝這五位同學的精彩表演,掌聲送給他們!
從剛才的表演當中,周天子主要干了件什么事?(分封)。他為何要進行分封?(鞏固
統治)對哪些人進行了分封?(弟弟康叔、功臣姜太公、同姓的功臣畢公高、商紂王的弟弟微子啟)那么,這些人主要是他的親信和功臣,而且,同姓諸侯所占比重相當大,71個諸侯國中同姓諸侯國就有40個。據此可判斷,周天子分封的主要依據是血緣關系和功勞大小。
周天子受封的諸侯們擁有哪些權利呢?(如剛才劇中提到:周天子封姜子牙為齊侯,把山東一半的土地和臣民分封給他,由他來管理)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利,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再分封。
我周天子給了你們土地、人民還有爵位如此多的好處,那你們該怎么報答我呀?(諸侯的義務)定期繳納貢物,然后,如果哪里發生了戰爭,要隨時待命,服從周王調兵。
分封制的實施建立了周王與地方諸侯之間相對緊密的關系,確立了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會等級制度。大家能說出他們的身份嗎?(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現在我想問大家:分封制是否實現了周天子最初的夢想呢?
【讀“文”學史】 材料一:“欲觀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
之制、君天子臣諸侯之制。”——王國維《殷周制度論》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記·秦始皇本紀》
在平常的作業中,老師發現同學們的材料題做得不是特別理想,也有同學經常抱怨:老師,看到材料題尤其是文言文我就頭疼,整個腦袋發暈。其實呀,并沒有大家想象地那么恐怖。下面老師為你們支支招,講講材料題的解題技巧:第一步:審題,圈出關鍵詞,如“分析”,類似這樣的題目,從材料中找不到現成的答案,需要結合材料用自己的語言提煉觀點;第二步:閱讀材料,初步理解材料;第三步:帶著問題重讀材料,整理出答案。
積極:穩定政局,鞏固統治(在西周初期,分封制有利于加強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對穩定政局,鞏固統治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請問:周天子的夢想實現了沒?
周天子的目的達到了,那是不是意味著周天子就可以坐享太平了呢?
消極:到后期由于諸侯的獨立性較大,隨著勢力的不斷壯大,他們不再聽命于天子,容易不服從于中央的統治,所以,構成了對周王室的威脅。這是分封制存在的弊端。
那么,從剛才的分析中可以得知:西周建立初期,分封制主要起到了積極作用,到后期才逐漸呈現它的消極影響。
請同學們將分封制的作用寫在21頁問題思考處。
通過這道題,我們可以獲得一個認識:在評價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時,我們應從多角度去思考,全面客觀地去看待,既要看到它積極的一面,又要看到他消極的一面。
土地、人口
分
封
周天子 諸 侯 納貢、調兵 宗親、功臣
周武王通過實施分封制,使西周迅速發展成為了一個強盛的國家。但盛極一時的西周仍無法逃脫滅亡的命運。公元前841年,由于周厲王的暴虐無道,導致國人暴動,西周統治搖搖欲墜。到西周最后一位王周幽王時,政局更加混亂。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
三、認識歷史 感悟升華
學習歷史貴在反思,下面我們進入篇章三的學習:認識歷史,感悟升華。夏商西周三朝更替,都難逃滅亡的宿命。
【自能探究】 他們滅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從中能獲得什么道理或啟示?(中華民
族的偉大復興,是全體華夏子孫的共同夢想,從夏商周的興亡更替中,你可以得出哪些振興國家歷史經驗教訓?請大膽發言各抒己見!)
(學生討論回答)
暴政。從大家的分析中可以得知:統治者的統治態度會直接影響國家的存亡。如果國家統治者的統治殘暴就會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導致其統治被推翻。所以作為統治者要多實施仁政,多為民造福,這樣才能獲取民心,穩固統治。古語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從夏商西周的滅亡,我們獲得了諸多教訓。西周滅亡之后,周朝歷史并未停止,周平王東遷后進入東周時期(包括春秋、戰國),這是我們后面將要學到的內容。
那么,這節課主要學習了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和兩種重要的制度:世襲制和分封制。
最后,我們通過一段順口溜結束本課的學習,大家齊聲朗讀一遍。 禹結束部落建夏,禪讓從此變世襲。 湯滅夏桀建商朝,盤庚遷都始稱殷。 商周決戰在牧野,武王建周都鎬京。 分封制行天下固,國人暴動西周滅。
【自能質疑】學完本課之后,同學們還有哪些疑問呢?
【自能延伸】學完本課后,小明產生了一個疑惑:我感覺禪讓制更能選出明君,王位世襲
制更容易產生暴君。那么,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呢? 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幫小明解答疑惑(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 觀點:歷史的進步。王位世襲制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私有制發展的結果,階級對立的產物。
四、自能檢測 助力提高
1.《三字經》記載“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下列有關夏朝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夏朝是我國的第一個王朝 B.夏朝的建立者是啟
C.夏朝是已經有了軍隊、刑法、監獄 D.夏桀統治殘暴,致使夏朝滅亡
2.商朝被后人稱為“殷朝”,與此相關的事件是( ) A.商湯滅夏 B.國人暴動 C.盤庚遷殷 D.烽火戲諸侯
3.暴君亡國,明君興政。下列四人中堪稱暴君的是( ) A.商湯 B.商紂 C.周文王 D.周武王
4.下列有關分封制說法正確的有( )
①只有王室姬姓宗親才有受封資格 ②受封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③分封制穩定了政局,擴大周朝統治區域 ④分封制使周王可以直接管理邊遠地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