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酸堿的化學性質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實驗活動6酸堿的化學性質_吉林大學附屬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實驗活動6 酸、堿的化學性質 教案
【組織教學】
【環節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歲月如詩,初見如畫,轉眼間初三的征程已經行至過半,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第一次上化學課的情景,高腳杯實驗,讓我們再重溫一次
【演示實驗】(四個高腳杯)白酒變成熾熱的紅酒、紅酒變成快樂的雪碧,雪碧變成濃香的牛奶
【師】現在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化學知識,如今的你們能為我這個實驗揭秘嗎?猜猜看,這里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
【師】非常聰明!神奇的酸堿鹽能為我們帶來異彩紛呈的化學反應,今天我們將親身實驗再次驗證酸、堿的某些反應 【板書】實驗活動6 酸、堿的化學性質 【環節二:動手操作,匯報交流】
【過渡】展示ppt,活動一:比較酸和堿與指示劑的作用。
【師】首先以小組為單位,完成酸和堿與指示劑的作用。取二個白色點滴板或井穴板,分別取少量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于白色點滴板或井穴板中,然后一個滴加酚酞,另一個滴加石蕊,為了便于觀察,我們在二個空穴上也滴加上紫色石蕊或無色酚酞,(舉起展示),Ppt上有一些操作上的溫馨提示,看完后既可以進行實驗 【溫馨提示:】1、注意滴管的使用方法(垂直懸空、洗凈再取其他試劑) 2、節約藥品:指示劑滴加4-5滴即可
3、取液后試劑瓶的瓶塞需立即蓋好,放回原處 4、認識儀器:白色點滴板/井穴板 【指導實驗】
【提問】哪個小組來說一下實驗現象 【生】匯報實驗現象
【過渡】實驗證明,其他的酸、堿溶液遇到兩種指示劑也與這兩種酸、堿溶液是一樣的 【ppt】歸納總結:也就是說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變紅色,遇堿溶液變藍;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變色,遇堿溶液變紅色。 【板書】酸和酸堿指示劑,堿和酸堿指示劑 【提問】【問題交流】某同學提出可用指示劑檢驗氫氧化銅、氫氧化鎂顯堿性。你認為該方案是否可行?我們可以動手試一試
2
【完成如下實驗】氫氧化銅與酸堿指示劑的作用
步驟:分別取少量氫氧化銅固體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或紫色石蕊溶液,觀察現象
【師】大家一起告訴我,觀察到的現象是什么?
【問題交流】能否用指示劑檢驗氫氧化銅顯堿性?(停頓)為什么? 【生】氫氧化銅不溶于水
【過渡】酸可以用來除鐵銹,我們來親自實驗一次 【ppt】活動二:探究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 【實驗步驟】(這個實驗我們分步做,先做第一步)
(1)取兩個生銹的鐵釘放入兩支試管中,然后加入約2mL稀鹽酸,觀察現象。
【溫馨提示】生銹的鐵釘已用細線栓住,注意不要使試管破損 【生】描述實驗現象
【現象】鐵銹消失,呈光亮的銀白色,溶液由無色變成黃色 【師】(2)當觀察到鐵釘表面的銹去掉變得光亮時,將其中一支試管中的鐵釘取出,洗凈。繼續觀察另一支試管中,有什么現象產生? 【生】有氣泡產生
【師】這里的原理是什么呢?找兩名同學到前面來書寫一下化學方程式 鹽酸除鐵銹,有氣泡產生
【師】好,請回,方程式檢查一下,有沒有問題?
【師】如果我們過一段時間將鐵釘取出,洗凈,比較兩支鐵釘,預期會出現什么現象? 【生】
【師】我們來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可以明顯感覺到兩支鐵釘的什么不同?粗細不同,先取出的鐵釘較粗,后取出的鐵釘細
【提問】從這二步實驗中我們體會到了酸的哪些化學性質呢? 【生】
【歸納總結】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 【板書】
【過渡】所以鹽酸、硫酸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除鐵銹
【問題交流】1、生活中除鐵銹時可以選擇廚房中的哪種物質?(根據我們總結出的化學性質)
2、 在工業生產中用稀鹽酸除鐵銹時,能否把鐵釘長時間浸泡在酸溶液中?
要注意哪些問題?(根據實驗給我們的啟示) 【ppt】活動三:探究酸和堿之間的中和反應
【過渡】讓我們再親身體驗一些實驗,有三組不同的實驗,每個小組抽簽決定接下來做的是哪一個實驗
3
(做好簽,5個氫氧化鈣、5個氫氧化銅、5個氫氧化鈉) 好,接下來按所抽取的實驗按步驟來完成實驗 【師】實驗指導
【師】好,大家的實驗已經完成,接下來我們即將揭曉每個小組的實驗及現象,抽到1號實驗的小組請舉手,來,XX你為大家具體陳述一下你們小組做的是哪一個實驗,一定要說清實驗分為幾個步驟,每一步怎樣做的及實驗現象是什么?
【ppt】分步展示實驗步驟,你們小組有補充嗎?好,那你們小組到前面為大家展示一下實驗中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檢查方程式
【師】做第二組實驗的小組舉手示意,哪個小組愿意為大家說一下實驗步驟和每步的實驗現象
【生】描述實驗步驟和現象
【師】詢問其他小組有沒有補充?誰能到前面寫一下化學方程式,好請回 【師】再看第三組,第三組實驗舉手示意,好,你為大家說一下實驗內容和現象 【生】陳述
【師】你們小組有補充嗎?好,那你來為大家寫一下化學方程式 【評價】
【過度】雖然大家做的實驗是不同的,但是都達到了同樣的實驗目的。結合這三個實驗的原理,這三個實驗相同的實驗目的是什么呢?思考一下 【生】驗證酸和堿能發生化學反應
【師】好,請坐,我們把酸和堿生成鹽和水的反應稱之為——中和反應 【歸納總結】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 【板書】
【總結】三個實驗用不同的方式驗證了中和反應的發生。 【過渡】有四個問題我們一起來交流
【問題交流】1、中和反應一定有明顯的實驗現象嗎?請舉例說明 【總結】中和反應不一定有明顯的現象。
有些有明顯的現象,例如實驗一是難溶性的堿氫氧化銅與酸反應,有明顯的現象;
有些沒有明顯的現象,例如實驗二中可溶于水的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的反應,我們是借助于酸堿指示劑觀察到明顯現象從而判斷反應發生 通過實驗一、二,給予了我們一個啟示,要驗證稀鹽酸、稀硫酸與堿反應,為了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象,應選用(填溶解性)堿。 2、在實驗三中,體現了氫氧化鈣的哪些性質呢? 【生】
【總結】微溶于水,堿性或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能與鹽酸發生化學反應
4
【師】好,請坐
3、 實驗三中采用了哪種實驗方法?其目的是什么?
【師】好請坐,氫氧化鈣是微溶于水的,如果我們直接加入鹽酸,觀察到的現象是固體溶解,但是還可能是氫氧化鈣溶于水,不足以說明氫氧化鈣與稀鹽酸發生反應,所以我們用水做對比實驗,排除水的干擾。 4、(既然是對比實驗)在實驗三中我們都需要控制哪些量一定相同呢? 【生】
【師】好,請坐,今天我們通過親身實驗,再次體會到了酸堿的一些化學性質,我們知道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都與實驗密切相關。在我們的化學課本有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化學家,拉瓦錫,他通過多次實驗,證明出空氣有氮氣和氧氣組成;發現質量守恒定律,證明水的組成,確立了化學定量的研究方法,被尊稱為近代化學之父; 波義耳認為實驗和觀察是一切的基礎,他不放棄偶然現象,和助手進行多次實驗,發明了最早的酸堿指示劑——石蕊;
在教材外,諾貝爾獎的創始人諾貝爾本人一生致力于炸藥的研究,經過大量實驗終于發明出硝化甘油,從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再也不用人們去一錘一錘地砸了;
2010年諾貝爾獎其中一項是授予分離出單層石墨烯的兩位科學家,在前人失敗后,兩位科學家堅持不懈地進行實驗,用膠帶在石墨上撕出薄片,再撕開,使膠帶上的石墨越來越薄,就這樣持續撕了一年,終于分離出單層石墨烯,被稱為用膠帶撕出的諾貝爾獎。
實驗是研究化學的重要手段,希望大家在今天的實驗中可以有所收獲。 【過渡】接下來我們就將學以致用
【展示兩瓶無色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稀硫酸
【提問】現有兩瓶失去標簽的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稀硫酸,如何鑒別它們呢? 【生】
【過渡】大家都充分利用了酸、堿的化學性質 【能力提升】
課后作業:除指示劑外,利用酸堿的化學性質,如何驗證氫氧化鈉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想想有沒有更多的方法呢?我們課后再交流 【師】好,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同學們再見。老師再見。
實驗活動6 酸、堿的化學性質
實驗目的 |
|
||
實驗用品 |
試管、藥匙、蒸發皿、玻璃棒、點滴板、滴管。 稀鹽酸、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鈣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銹的鐵釘。 |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注意事項及問題交流 | |
![]() ![]() |
石蕊溶液 遇酸變成 色;遇堿變成 色。 酚酞溶液 遇酸 ;遇堿變成 色。 |
|
|
|
溶液由 色變 成 色。
|
|
|
(1)在試管中加入約2ml硫酸銅溶液,然后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現象。
【第二組實驗:】 (1)在試管中加入約1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
【第三組實驗】 (1)在試管架中找到已加入相同量的氫氧化鈣粉末的兩支試管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蕩,觀察現象。
|
(1)產生 沉淀
(1)溶液呈 色
(1)固體
(3)一支試管中固體 ,溶液 ;另一支試管中固體 ,溶液 。 |
1、在用膠頭滴管滴加液體藥品時要垂直在試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中;在實驗過程中用到的反應容器是試管,在實驗中振蕩試管的目的:使物質充分反應。 2三個實驗都驗證了酸能和堿反應,為了觀察到明顯的實驗現象,可選擇難溶性堿與酸反應;可溶性堿與酸反應可借助酸堿指示劑觀察現象。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