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區域特征,南方地區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商務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七章南方地區的《區域特征》吉林省 - 白山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南方地區的《區域特征》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商務星球版地理八年級下冊主要學習中國地理分區,包括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區域。每一區域都是先講述該區域的概況,認識該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和農業,再選取有代表性的地區進行研究。“區域特征”在第七章第一節學習,其與第六、八、九章所講的其他幾大區域的區域特征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本章中,這一概況的學習具有統領作用,可幫助學生形成對南方地區自然環境特征與農業的整體認識,為南方地區其他三個區域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學生,通過上冊地理的學習,學生對中國地理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知識運用,并具備了一定的地理思維能力和讀圖能力。因此本節課的學習需要注重對上學期所學內容的回顧,將上學期所學知識遷移到本節課的學習中來。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利用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充分調動學生,讓學生動起來,解剖自然環境的相應知識并平穩過渡到與南方地區生活生產的相互關系上來,最終使學生掌握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南方地區的地形圖,說出南方地區的位置范圍。
2.掌握南方地區氣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通過分析南方地區自然特征及其內部差異的主要成因,初步學會區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區發展水田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和主要農作物,理解南方地區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生活的影響,進一步樹立因地制宜的發展觀。
過程與方法:
學會描述一個區域的地理位置特點;通過了解發展南方水田農業的條件,揭示區域自然條件對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刻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念,增強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積極情感。 四、課型
新授課
五、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重點
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及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七、教學難點
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八、教具
課件、視頻 九、教學方法
創設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求知欲,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讀書法、指導讀圖法、引導法、合作探究法,這些是主要的教學方法。目的是培養學生圖文結合學習地理的能力。
多媒體展示法,使所學內容形象、直觀、生動。 十、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創境激趣,導入新課
開心辭典:前段時間老師看書的時候,看到了這樣有趣的一件事:一位德國慕尼黑大學的教授用顏色把我國劃分成四大地理區域:金色中國、銀色中國、黃色中國、綠色中國,你知道他們分別代表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的哪個區域?
你眼中的南方地區?(詩詞、歌曲、詞語都可)
下面我們就追隨著“慕”教授的腳步走進綠色中國。
1、思考教師問題,并做課堂發言;
2、學生暢所欲言,形成對南方的初步印象。
1、趣味性的問題,能夠啟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
的欲望;
2、通過詩詞意境初步感受南方地區,形成對南方地區的初步印象。
(二) 自主學習,讀圖分析 教師承轉:綠色中國
在哪里?它什么模樣? 設下懸念,激發興趣。
1、慧眼識圖——綠之地 讓學生結合教材45頁南方地區地形圖,完成填
充圖冊22頁 1(1),完成
填圖任務后,自己嘗試歸納總結南方地區的位置和地形特點。
教師承轉:綠色中國在哪里?
(1)讓學生到臺前指圖說南方地區的位置范圍。
(2)師生共同總結。
通過閱讀課本南方地區地形圖,自主完成填充圖冊內容。
通過讀圖、填圖、到臺上指圖、說圖,充分地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歸納總結能力。
2、慧眼識圖
——綠之形
教師承轉:它什么模樣?——有哪些主要地形區構成?
(1)讓學生到臺前指圖說南方地區的主要地形區。
(2)教師結合地形圖引導學生歸納地形特征——地形復雜、東西差異顯著。
根據自主學習的成果回答課堂提問。交流學習成果。
通過多媒體出示相關地圖演示,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南方地區的地形特征,借助清晰的地圖加深印象。
3、能力提升 教師承轉:西高東低
的地勢會對河流有何影
響?地形地勢除了影響河流流向,還會影響什么呢?思考下面的問題:
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溫暖,這是為什么?請結合大屏兩幅圖分析原因。
小結:地形地勢不僅影響河流,還影響氣候。
1、思考教師問題,并做課堂發言;
2、學生結合教師給出的地圖思考回答。
設疑,激發學生的思考意識,結合教師給
出的南方地區地形圖和我國冬季風示意圖探究地形對氣候的影
響。
4、慧眼識圖----綠之本
教師承轉:綠色中國為什么如此郁郁蔥蔥,原因在哪?
(1)根據綠色中國的位置推測他的氣候特點,氣候類型。
(2)根據老師給出的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驗證自己的想法。
(3)根據廣州的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歸納
1、思考教師問題,并做課堂發言;
2、學生結合曾經所學推測,并結合教師給出的地圖驗證想法的對錯;
設疑,激發學生的思考意識,通過教師多媒體展示的地圖,學生讀圖分析,指圖,講圖,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運用地理原理解
其氣候特征——濕熱。
教師追問:為什么濕熱呢?
小結:南方地區濕熱既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的影響,也受地形的影響。(地形影響,學生恐怕思考的不到位,教師要及時引導點撥:東部沿海有高山,或東部地區也像青藏高原海拔一樣高會怎樣?)
3、學生結合教師給出的地圖思考,而后到臺上指圖講解。
決問題的能力,歸納總結能力。
(三)
探索發現, 鏈接生活
這樣濕熱的氣候條件,對南方地區將有哪些方面的影響?(植被、土壤等自然環境及衣食住行、農業生產等人文方面)
(1)讓學生先自主學習教材46.47頁,通過閱讀教材,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儲備,形成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后再小組交流
(2)小組匯報 (3)師生共同總結 a、圖片展示植被景觀,河湖地圖,知道南方地區植被常綠,河湖眾多。(灌溉水源充足,運輸以船為主,發展淡水養殖)
b、圖片展示紅土地、紫土地,喀斯特地貌,視頻播放喀斯特地貌成因,認識濕熱氣候條件下的土壤特點及帶來的旅游資源。
c、展示經濟作物、水果圖片,并結合教材7.7圖,說出主要農產品的分布。
d、展示水稻圖片,(本區主要的糧食作物,耕地
1、根據課本圖文材料結合生活體驗、知識儲備自主學習,形成自己的觀點;
2、組內交流,思維碰撞,集思廣益
3、展示交流。
1、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提升自主學習、合作的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
2、教師通過參與學生活動了解學生學習過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通過課堂回答問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4、培養了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人地協調觀。
5、幫助學生形成分析地理問題的科學方法。
多為水田,熟制一年兩熟或三熟)說分布。云貴高原有水稻分布區嗎?地形崎嶇,如何發展水稻種植?——梯田。
播放視頻元陽梯田,感受哈尼族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壯舉。
(四) 隨堂檢測,深化記憶
1.我國南方地區的農業主要是( )
A. 旱地農業B.水田農業 C.綠洲農業 D.畜牧業 2.我們到南方地區,能品嘗的南方特色水果有 ( )
A.無花果、哈密瓜、榴蓮等
B.蘋果、杏、梨、桃等 C.西瓜、蘋果梨、石榴等 D.柑桔、香蕉、荔枝等 3.與北方地區相比,南方地區農業生產的優勢在于( )
A. 交通便利,人口眾多 B.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C.熱量充足,降水豐富 D.歷史悠久,技術先進 4.讀“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題。下列描述與南方地區最相吻合的是( )
A.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B.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C.烤肉青稞聞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欄
D.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整理筆記。
幫助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梳理,鞏固所學。
(五)
主題升華,歌謠小
綠色中國還能怎么更綠?
2017年習大大在十九
結
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我們不僅這么說,也是如此做的。美國航天局的一項最新監測顯示,過去近20年來,地球表面總共新增超過200萬平方英里的植被,相當于多了一個亞馬孫雨林,而這個讓NASA點贊的奇跡,中國正是引領者和推動者之一。我們期待我們的綠色中國會越來越綠,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綠!
最后老師用一首歌南方地區版《套馬軒》來結束今天的課堂。
讓學生一邊回憶課堂所學,一邊跟隨視頻中的歌詞、旋律唱起來。
培養學生正確的人地觀念,增強熱愛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積極情感。
十一、板書設計
十二、作業布置:
填充圖冊P23-24 2-4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