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好的故事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優質課評比視頻(附課件)六年級《好的故事》湖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二屆全國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優質課教學觀摩展示(附課件)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好的故事》湖南
《好的故事》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感受現代文初創時期語言表達的不同,用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課文中難理解的詞語。
2、通讀課文,發現文章的結構特點。
3、學習第一部分,借助資料走近昏沉的夜中的魯迅,感受他內心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讀題
二、理解詞語,掃清障礙
1.借助篇章頁“魯迅資料”,了解魯迅。
2.借助資料了解二十年代語言特點
2.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梳理方法
(1)借助注釋理解詞語
(2)查資料、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生僻字詞查找資料理解
三、梳理課文結構。
1.初讀課文,感知“好的故事”是夢境。
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這個“好的故事”。
2.快速瀏覽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四、學習第一部分,感受魯迅內心的情感。
1.借助資料,對比屋內屋外的環境,走進魯迅內心。
據資料記載:
(ppt出示:查《魯迅日記》,其中明確有關寫作《野草》各篇記載,只有一次是在1925年1月18日所記:作《野草》一篇。這一天正是中國舊歷新年的正月初五,與文章開頭相吻合。)
新年夜屋外鞭爆繁響一片或許還會有一聲大的悶響,此時,屋外的人們心情怎樣?再回頭看看屋內的魯迅:(引讀第1.2段)
2.指導朗讀
小結:這節課我們借助資料、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品讀課文,走近魯迅的內心,下節課我們再一探魯迅的夢。
板書設計:
25 好的故事
魯迅
昏沉的夜
好的故事
(夢)
《好的故事》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感受夢境美麗、優雅、有趣的特點。
2.通過補充資料走近魯迅,理解“好的故事”和“昏沉的夜”的象征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梳理了課文,走入那個昏沉的夜,這節課我們接著走入魯迅先生的夢境,去看看那個“好的故事”。
二、學習3-9自然段,感受“好的故事”美麗、優雅、有趣的特點。
1.快速瀏覽3-9自然段,想一想這個“好的故事”有什么特點?(美麗、幽雅、有趣)
2.同桌交流,強調說清楚覺得“美麗、幽雅、有趣”的原因。
3.集體交流
(1)交流第5自然段,感受“美麗、幽雅、有趣”的特點。
①抓羅列的名詞感受岸邊的“美麗、幽雅、有趣”。
②抓省略號,想象補白岸邊的景物。
③師生合作朗讀升華體驗。
④給畫面取名,定格“美麗、幽雅、有趣”的畫面。
(2)交流第7自然段,感知水中景物的色彩美與動態的意趣美。
①色彩美
②美的動態畫面
③品味語言的美好,延續動態的畫面
三、借助資料,理解最后兩個自然段的含義
1.讀最后兩段,提出疑問。
2.借助資料,解答疑問。
四、小結,下課。
25 好的故事
魯迅
昏沉的夜 黑暗的現實
好的故事 美好的希望
(夢)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