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松鼠找花生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16.小松鼠找花生》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16.小松鼠找花生》北京市延慶區第二小學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16小松鼠找花生
學科 小學語文
學段:第一學段
年級 一年級上冊
教材 書 名: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課程標準中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激發學生的興趣更為重要。課文內容淺顯,通過在設計上利用課件的動畫效果,學生的角色表演,教師的語言描述,情境創設,架起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入情入境的學習語文,以讀代講,并在讀的基礎上,通過課本劇的表演使學生增強情感體驗,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 發展思維和語言,加強理解和體驗,通過引入與課文內容相似的小短文,擴展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從而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
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
《小松鼠找花生》是人教版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首篇課文,本單元的教材以課文為主,主要以童話的形式呈現,課文內容充滿童趣。《小松鼠找花生》采用科學童話的形式,寓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中,語言活潑、淺顯,符合兒童特點。本文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教育學生遇事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仔細觀察,勤于觀察,善于思考。課文結尾小松鼠的問題,既與課題相呼應,又能引發學生的思考。課文以生動形象的童話形式講授知識,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學生情況:
花生對于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但花生在地下結果這個特點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卻是個謎。由于學生的生活環境不同,各方面的知識儲備也不盡相同,課文以科學童話的形式呈現,語言生動活潑,學生們樂于接受,非常適宜學生的朗讀、體驗、積累。一年級的學生率真活潑,情緒容易調動,通過培養他們具有初步的朗讀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夠通過各自讀、分角色讀、師生引讀等讀書形式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學生能在角色扮演、采訪小松鼠、補白體驗小松鼠心情等情境中理解課文內容,通
2
過課文最后小松鼠的疑問“是誰把花生摘走了呢?”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并且通過補充資料的形式使學生更加清楚的了解花生的生長過程。這個階段的學生樂于表現,通過課本劇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在角色扮演的同時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真正的把語文運用到學習中,體現了語文的實踐性,突破了教學難點。 教學方式:啟發法、交談法、體驗法 、角色換位法 教學手段:觀看圖片 、角色扮演 、采訪 、資料補充 技術準備:PPT文稿 學習單 前期教學狀況:
本課時為第二課時,在第一課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書寫本課的3個生字。在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課后搜集果實生長在土地里的植物資料,為進一步學習課文做好充分的準備。本篇課文要求書寫的3個生字中里和果的筆順極易書寫錯誤,在教學中很多學生認為這兩個字是上下結構,因此正確的書寫這兩個生字是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之一,教師在指導時要注重范寫和學生的書空,在學生書寫錯誤時要及時糾正并且要進行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文字描述)
教學目標(內容框架)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方法復習鞏固 “格外、鮮艷”等詞語, 加深對詞語進行理解運用。鞏固書寫生字“生”、“里”、“果”,培養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及良好的書寫習慣。 2.通過指讀、齊讀、同桌合作讀、男女生分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看圖片、補充句子、角色扮演、采訪等情景手段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松鼠的心情。補充資料進一步了解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產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4.通過課外閱讀使學生積累更多的有關植物知識,拓展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點:
1.正確書寫“里和果”兩個字,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小松鼠的心理變化,以及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課本劇的表演。
教學難點:了解花生的生長過程,初步產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3
一、復習字詞,理解詞語
(一)直接導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6課。(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復習字詞:
1. 找花生 旁邊 種地 每天 語言 (讀準字音)
2. 格外 (它的近義詞誰知道?) 格外—十分(讀一讀) 3.鮮艷(讀一讀) 鮮艷的( )(理解詞語、積累運用) 4. 許多 許許多多 (讀一讀,再說幾個這樣的詞。)
【設計意圖:運用多種形式鞏固復現字詞,積累詞語,理解詞語, 打牢識字基礎,為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
二、指導觀察,正確書寫。 出示學習單
1. 上節課我們還寫了三個生字呢,請你讀一讀這幾句話,并且在田格中正確、規范地書寫這些帶拼音的生字,開始吧!
2.學生書寫
3.學生先描寫,再獨立寫。
4.訂正、展示評價。(教師再次提醒里和果的筆順) 5.改進不足再各寫一個。
【設計意圖:在低年級教學中,識字、寫字是教學的重點,在課上要給學生充足的動筆時間,老師有目的的指導寫字,培養孩子觀察書寫的能力。由于這三個生字學生已經書寫過,并且在里和果的筆順上存在錯誤,所以在本課再次進行指導,一步一步的把寫字教學做到實處。 】
三、走進文本,朗讀感悟 (一)觀察圖片,感受花美 出示圖片
1.同學們快看,誰來說說這是怎樣的花?
預設:生1:這是美麗的花。 生2:這是金黃色的小花。
生3:這是一朵朵金黃的小花。
2.多美麗的小花啊?誰來讀一讀,先自己試著讀一讀(出示課文的第一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格外鮮艷,感受到花生花的美麗,在準
大樹旁邊的地里種了許多花生。花生已經開花了,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在陽光下格外鮮艷。
4
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讀出花生花的美。】
(二)讀好對話,體會小松鼠盼望吃到花生的心情
1.聽,兩只可愛的小動物在說什么呢?快來讀讀吧!(指生朗讀、同桌合作讀)
2.(隨機采訪)小松鼠,聽了鼴鼠的話,你有什么想法? 預設:
生1:花生一定很好吃。
生2:花生什么時候才能成熟啊,我好想吃啊! 生3:我特別想吃到美味的花生。
生4:花生是不是像小鼴鼠說的那么好吃呢?
3. 是啊,我一定要吃到美味的花生,把我們的想法讀出來吧!
4. 可愛的小松鼠,花生現在開花了可是要結果還需要一些時間,這些天你會做些什么呢?
預設:
生:我會去看看它。
生2:我去看看結花生了沒有。 生3:我會去給它施肥、松土。 生4:我會去給它捉蟲、拔草。 5. 是只去一次嗎?(指導每天都去) 出示句子:
晴天,小松鼠去大樹下給花生()。 雨天,小松鼠去大樹下看花生()。 早晨, 小松鼠去大樹下給花生()。 午后, 小松鼠去大樹下給花生()。
6.小松鼠多么期待花生趕快成熟啊!快把你的心情讀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內容淺顯,在教學中,以讀代講。在角色體
小松鼠問鼴鼠:“這是什么花呀?” 鼴鼠說:“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會結花生,花生可好吃啦!”
小松鼠很高興,他想:等花生結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來,留著冬天吃。
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結花生了沒有。
5
驗中、在想象中、在擴充句子的過程中體會小松鼠盼望吃到花生的心情,讀中感悟植物的生長需要漫長的過程,調動了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從而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三)體會小松鼠的心情變化,補充資料了解花生的生長過程。
1.小松鼠吃到花生了嗎?先自己讀一讀課文的第4、5段。誰來說一說。 2.進入情境,角色朗讀:此時你是什么心情?
生1:我感到非常奇怪,花生被誰摘走了呢?把你的奇怪讀出來。 生2:我感到很難過,我每天都來看花生,給它松土、施肥就盼望著能吃到
花生,可是花生去哪了呢?告訴我們你的難過。
生3:我感到很傷心,小鼴鼠是不是騙了我?讀出你的感受。 3.理解自言自語
(自言自語)變紅,這個詞誰來讀?誰來說說你認為什么是自言自語? 生:自己和自己說話。 再來讀一讀。
4.誰來回答小松鼠的問題,花生被誰摘走了呢? 生1:花生長在土地里呢。
生2:花生沒有被別人摘走,花生長在土里,你用鏟子就可以把它挖出來了。
(1)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出示關于花生的知識。(可以老師幫著讀一讀)
(2)現在你們都明白了嗎?如果你就是路過的小動物,你能根據剛剛這個小資
料,告訴小松鼠嗎?
5.聽了你們的話,小松鼠又去大樹下找花生了,她找到了嗎?她是怎么做的,怎
么說的呢,請你們想一想,說一說。
6. 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實長在地下呢?
7.你們知道的課真多,就這樣利用課外書籍或者網絡收集對自己有用的知識,
你會進步的更快!
8. 再讀全文,讀好對話,讀出小松鼠心情的變化。
【設計意圖:在四、五小節的教學中,學生以小松鼠的身份說一說自己此時的心情,進入情境體會小松鼠此時的心理變化,讀出自己理解的小松鼠,從而達到有感情朗讀,解決了教學重點。通過運用補充資料上的知識,培養學生說完整話。運用如果你是路過
花生是一種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植物。黃色的花開過之后,長出
了一根根像針一樣的須子。這些叫果針的須子扎進土里之后,頭部慢慢變大,天長日久就長成了花生果。大自然中的植物就是這樣神秘,盡管它們的形態特性各不相同,但卻各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6
的小動物這一情境學會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語言和同學進行交流,解決問題,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課前收集相關資料進行交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四)語文實踐活動,課本劇展演。
1.孩子們這篇小章多好玩啊,你們能演一演嗎?請你和你的同桌分角色來演一演這個小故事,在演之前請先看看老師的學習提示: (1)同桌兩名同學各選一個角色扮演。
(2)對話的內容進行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手勢和表情,表達要清晰,聲音要洪亮。
(3)小觀眾要仔細聽,認真看。找出小演員的優點,有小建議的可以提出來。 2. 展示評價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課文短小,內容簡單不應以老師逐句的分析代替學生的理解,通過課本劇的形式既可以檢驗學生是否理解課文內容又可以在表演的同時培養學生用心傾聽、善于思考、樂于交流的良好習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盡情地運用學過的知識展示自己。通過小觀眾的建議使學生之間達到良好的互動。使語文真正走到學生的心中,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
四、課外拓展閱讀。
1.小白羊們也來到了菜園,它們又發生了什么有趣的小故事呢?快來讀一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設計意圖:借助文本的資源進行拓展延伸,以文帶文增大學生的閱讀量。給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讓學生參與到語言實踐活動中去。】
板書設計
16小松鼠找花生
花(鮮艷) 花生(被誰摘走了?)
埋在土里
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300-500字數)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老師更應該關注的是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中就需要運用多種閱讀方式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本設計的主要特點有:
1.重視朗讀的量和質。
教學中不斷的創設情境,改變了讀的方式,來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激發讀書的
7
興趣。比如:第一自然段,我利用圖片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花生花的美。第二自然段通過角色扮演使學生迅速進入情境中,又運用同桌合作的形式使每個學生都有讀的機會。第四、五自然段通過采訪使學生讀出自己心中理解的小松鼠。最后,對全文的整體回歸朗讀,使學生的學習呈現整體性。多種形式的讀,激發了學生讀書興趣,把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落到了實處。
2.給學生實踐的空間。
現在的學生獲取信息的手段多種多樣,但如何從這些信息中提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并且通過這種收集信息的過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切實有效的語文實踐呢?本教學設計中設計了“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實長在地下呢”的介紹環節,將學生搜集到的資料變成自己的知識,再介紹給小伙伴,通過這種形式,學生不但了解了植物更多的秘密,也體會到了利用課外書籍和網絡收集處理信息的樂趣,這正是應用語文解決問題的實踐。
3.提供平臺展示學生風采。
課堂的主角是學生,本篇課文是科學童話,課文中的兩只小動物的形象深受學生的喜愛,低年級的學生善于表演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課本劇的展示,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積極性。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表演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4.拓展閱讀訓練
在這一環節,通過以文帶文的這種形式,擴大學生的閱讀量,由于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有限,我選擇了一篇和本文內容相近的小短文讓學生閱讀,提出簡單的問題,說一說自己從這篇小短文中知道了什么。既保護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又鍛煉了他們提取信息的能力。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評價方式 1.讀一讀這些詞語,讀完后想一想你還能再說幾個詞語嗎? 生 生日 生長 花生
種 種田 種菜 種子 許 許多 也許 不許 外 外邊 里外 外語
2.讀一讀這些短語,在會讀的詞語下給自己畫個小笑臉吧,畫完可要積累下來哦! 金黃色的小花 格外鮮艷 自言自語 許許多多 高高興興 ( ) ( ) ( ) ( ) ( )
8
3.把這個小故事講給你的家長和小伙伴聽一聽吧,問問他們藏在哪里啦,把你學到的有關植物的秘密分享給他們吧!
聲音洪亮★ 表達清楚★ 語句連貫★ 我的成績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