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贈劉景文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贈劉景文》建設兵團 - 第八師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贈劉景文》建設兵團 - 第八師
4 古詩三首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徑、斜”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挑”,會寫“寒、徑”等13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首古詩,默寫《山行》。 3.能借助注釋,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能從古詩中的景象知道古詩描寫的季節。 二、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首古詩,默寫《山行》。 3.能借助注釋,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能從古詩中的景象知道古詩描寫的季節。 三、教學難點:
能借助注釋,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 四、教學疑點:
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贈劉景文》中部分難理解的詞語? 五、教學方法:
1. 本文教學時,可以先引導學生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說說這三首詩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了解古詩的大致內容;接著引導學生細讀古詩,分別說說古詩寫了秋天的哪些景物,通過借助注釋、借助插圖、聯系生活等方式,想象畫面,大致理解詩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最后進行背誦積累,默寫《山行》。
2.三首古詩中,《贈劉景文》生字更多,詩意理解也相對難一些。教學時,既可以按照課文順序教,也可以稍做調整,先教學《贈劉景文》,引導學生學習理解詩意的方法后,再遷移運用,學習《山行》和《夜書所見》。 六、教學資源:
教師用書、日常生活 七、教具準備: PPT
八、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贈劉景文》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歡哪個季節?說一說理由。四季風景如畫, 四季都是詩情畫意的。在這美好的季節里,我們來一起學習三首關于秋天的詩歌。齊讀課題。
2.這篇課文呈現的三首古詩,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在教材編排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出現了“注釋”)
①每一首古詩的“注釋”里有哪些內容?請你大聲讀讀。 ②什么叫“注釋”知道了嗎?
注釋,是對書籍或文章的語匯、內容、背景、引文作介紹、評議的文字。
3.這節課我們先學習《贈劉景文》。看看注釋,關于題目你知道了什么?(這首詩是寫給作者的好朋友劉景文的)
①本課注釋:
⑴劉景文:詩人的好朋友。 ⑵擎:舉,向上托。
⑶君:對對方的尊稱,相當于“您”。 ②字理識字,識記“贈”
曾,既是聲旁也是形旁,是“增”的省略,添加。贈,
篆文(貝,錢財)(“增”的省略,添加),表示在送禮物的同時加送錢財。造字本義:動詞,將錢財送給他人。
③指導書寫“贈、劉” “贈”左窄右寬。
“劉”左邊部分最后㇏要變成丶,右邊部分要寫得稍長一些。
4.你了解作者嗎?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二、學習新課:
1.借助拼音,自由認讀生字。殘 猶 傲 君 橙 橘
①同桌互相說一說:你在哪里見過這些字?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②你指我認。指名讀。小組讀。
2.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流利。 3.同桌相互聽一聽,看看他讀得對嗎?
4.誰能大聲地再來讀讀?大家再自信地讀給自己聽聽。 5. 學習古詩。
(1)學習生字:哪些生字、詞語的意思不好理解? ①荷盡:PPT出示對比圖片——夏日荷花、秋日荷花:哪幅圖更吻合詩意?請說說你的理由。
②擎雨蓋:擎,舉,向上托。擎雨蓋指的是荷葉。 荷花再美,開盡的時候也只剩下一片蕭條的景象了。 ③殘:殘敗。PPT出示“殘菊”圖片,理解“菊殘” ④猶:還有。
⑤傲:精神抖擻的樣子。
⑥傲霜枝:秋風中菊枝仍然精神抖擻地挺立著。你想對它說什么?讀出詩句中的畫面感。
⑦指導書寫“蓋、菊”
整個字要寫得緊湊。上邊部分一豎不出頭;
幾個橫長短相似,距離勻稱,第三橫在橫中線上。 下邊部分最后一橫要寫長,托起整個字。
整個字要寫得緊湊。 下邊部分的“米”,左邊有一部分寫在“勹”的外面, 使整個字重心更穩。
⑧君:你。字理識字“君” “尹”是“君”的本字。君,甲骨文(手執權杖)(口,命令),表示握權執政,管理事務。造字本義:動詞,發號施令,執政治國。金文將甲骨文字形中的手和權杖連寫成。篆文承續金文字形。古人稱開創締枝為巢時代的首領為
“帝” ;稱手持特大戰斧的首領為“王”;稱文治天下的
智慧首領為“君”;稱頭戴金冠的至上王者為“皇”。
⑨橙黃橘綠:讀了這幾個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結合生活想象理解)秋天所有豐收的景色。
⑩指導書寫“殘、橙” 左右等寬。
左邊的“歹”不要多一點,起筆橫的長度不要超過豎中線。右邊部分的斜鉤要寫得舒展,注意與“歹”筆畫的穿插; 不要忘寫右上角的點。
右邊“登”的上半部分在要寫的字中是第一次出現。 左上角不能多點,右上角不能少撇。
(2)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以讀詩光讀還不行,還要邊讀邊想,看看詩中描繪的景物。
①詩中描寫了哪些景象?
②聯系詩句說一說,詩中的景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導悟情。
①作者為什么要寫這首詩給劉景文?
②作者寫枯敗的荷葉、傲霜的殘菊有什么用意?又為什么寫到了橙黃橘綠?
③蘇軾看到的秋天就這些景物嗎?發揮你的想象,幫詩人說說他看到卻沒有寫出來的景色。
秋天真是一個 的季節!
④看來秋天的美景才不止這二十八個字呢!怪不得詩人說:“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你現在明白這兩句詩的意思了嗎?
⑤學生說詩意,悟詩情。
(4)詩歌中有沒有一句話讓你覺得包含道理? “菊殘猶有傲霜枝”
“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霜凌寒的氣節。 6.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7.指導朗讀,熟讀成誦。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8.無獨有偶,唐代劉禹錫的一首《秋詞》在抒寫秋天景色的同時,也用對比手法,熱情贊美秋天,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更勝過一籌。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感受一下這首詩中秋高氣爽,晴空萬里,斗志昂揚的開闊景象。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三、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背誦課文。 四、板書設計:
荷盡菊殘 秋日美好
贈劉景文
橙黃橘綠 品格高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