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讀繪本故事,小豬變形記,模仿說話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讀繪本故事《小豬變形記》模仿說話、寫話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學校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讀繪本故事《小豬變形記》,模仿說話、寫話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學校
【教學設計】
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
讀繪本故事《小豬變形記》,模仿說話、寫話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實驗學校 李艷
一. 前情分析 1.教學基本信息 年級:一年級。
教材:《小豬變形記》,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教材分析
《小豬變形記》是英國畫家本·科特創作的一本圖畫書。它向我們講述的是一只百無聊賴的小豬通過各種辦法模仿、體驗別的動物的生活,想要從中獲得樂趣,但最后都以失敗而告終,直到受到另一只豬的啟發,才找到了真正屬于豬的快樂。繪本運用一種奇妙的方式,為我們展示了一只小豬“認識他人、認識自我、
理解做自己最快樂”的思想歷程。使孩子們認識自我,不盲目的模仿別人,認識自己的優點,快樂幸福的生活。 3.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喜歡新奇的東西,而《小豬變形記》這一繪本擁有色彩明麗的外觀以及奇妙有趣的內容,能夠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同時經過一年級上半學期的學習,學生有一定的語言基礎和觀察能力,并且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對讀故事積極性高。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故事里蘊含的深刻道理還需要教師借助圖片,幫助理解。以引導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進一步理解做自己最快樂的道理。 4.教學方式與手段
(1)直觀演示法:一年級孩子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的特點,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畫,我結合繪本聲情并茂的講故事,這樣可直接刺激孩子的視聽器官,使整個教學活動生動活潑,激發孩子主動閱讀的興趣。
(2)情境教學法: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利用PPT和語言描述,創設情境,使學生走進故事。
(3)體驗法:只有親身體驗才能印象深刻,整個過程中我運用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孩子感同身受。
(4)交流討論法:我運用提問、引導、想象、結合生活實際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模仿練習說話、寫話。在展示過程中我給予引導點評和鼓勵。
二.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以繪本故事《小豬變形記》為基本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閱讀繪本的圖與文,聆聽繪本故事,模仿繪本中的語言進行說話、寫話練習。
(2)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通過猜測故事情節等方法培養學生善于想象的能力。
(3)在讀、聽、仿說、仿寫中懂得“認識自己,悅納自己”,感悟到自我的獨特之處。 2.教學重點
聆聽繪本故事,模仿繪本中的語言進行說話、寫話練習。 3.教學難點
從故事中感受小豬每次變形的心情,從而在經歷一系列變形之后,懂得做自己才最開心,肯定自己,做快樂的自己。 三.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引出繪本故事。
1.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跟大家做個小游戲。《西游記》大家都看過吧,里面的孫悟空可謂神通廣大,會七十二變,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本領,你想變成什么呢?加上動作變一變吧。 2.指名表演(2名學生)。
3.師: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動物小朋友,它也會七十二變,它是誰呢?請看大屏幕!(學生回答:小豬)這是怎么樣一只小豬呢?跟其它小豬有什么不同呢?仔細觀察。 生:這只小豬胳膊上綁著翅膀,屁股上有羽毛。
師:胖乎乎的小豬多可愛啊,可他覺得當小豬一點也不開心,究竟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小豬變形記》的故事。(板書:小豬變形記)
(二)讀故事,練習簡單的“換詞”模仿 1.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有趣的故事吧。
(師講述繪本故事)這一天,小豬覺得很無聊。“真煩!”他嘟囔著,“煩!煩!煩!煩!煩!總該有點兒什么好玩的事吧,我去找找看!”于是,他小跑著出去了。
請大家看看繪本上,小豬無聊時,是怎么說的?讀一讀。 (課件呈現)
“真煩!煩!煩!煩!煩!煩!總該有點兒好玩的事吧,我去找找看!”
2.師:小豬嘴里一連喊了幾個“煩”?我們分明就感到了他的(生接:無聊)!我們感到“無聊”時會怎么說?模仿小豬的話,說一說吧。
3.生嘗試說一說。
4.師適時指導:模仿也是有方法的。首先介紹用“換詞”的方法模仿,就是用新詞換原句中的詞。請看原句,關鍵詞是“無聊”,替換原句中的“煩”,就可以簡單模仿了。 5.指生仿說。(例如“有趣”)
6.師:大家真棒!難度加大,我提供幾個詞讓大家選擇,你們嘗試著模仿,好嗎? (課件呈現)
“換詞”模仿練習:選用“高興”“討厭”“意外”詞語,模仿說話。
7.生嘗試仿說。
(三)讀故事,練習“樣子”模仿
1.(師繼續講述故事)師:小豬開始了自己尋找快樂的旅程。他跑到路邊,看到長頸鹿在吃樹梢上的葉子。他瞪大眼睛,一個勁兒地盯著人家瞧。突然,小豬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我敢說,做長頸鹿一定很刺激。”小豬咚咚地跑回去做了一對高蹺,然后踩著高蹺散步去了。猜猜看,小豬接下來會遇到什么事呢?2.(生大膽猜測,能說理由更好)
3.師:(講述故事)路上,小豬遇到了斑馬。“嗨,下面的那位!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長頸鹿,我可以看到好幾里遠的地方。”“你不是長頸鹿!”斑馬大笑著說,“你是一只踩著高蹺搖搖晃晃的小豬,你最好小心點兒。”小豬氣呼呼地走開了……果然,沒走幾步他就摔倒啦。“ 哦,天哪!”小豬一邊撣著灰,一邊感嘆,
“看來長頸鹿的生活不適合我。我要去尋找更刺激的探險!”小豬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4.師:請大家看看,我把小豬和斑馬的對話用幻燈片播放出來。大家仔細對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發現。 (課件呈現)
(1)“你不是長頸鹿!”斑馬大笑著說,“你是一只踩著高蹺搖搖晃晃的小豬,你最好小心點兒。”
(2)“ 哦,天哪!”小豬一邊撣著灰,一邊感嘆,“看來長頸鹿的生活不適合我。我要去尋找更刺激的探險!”
5.提問(1)是誰說的?(學生答:斑馬)斑馬一共說了幾句話?(學生答:兩句)第一句話是什么?(學生齊讀:你不是長頸鹿!)第二句話是什么?(學生齊讀:你是一只踩著高蹺搖搖晃晃的小豬,你最好小心點兒。)
6.提問(2)又是誰說的?(學生答:小豬)小豬一共說了幾句話?(學生答:兩句)第一句話是什么?(學生齊讀:哦,天哪!)第二句話是什么?(學生齊讀:看來長頸鹿的生活不適合我。我要去尋找更刺激的探險!)
7.師:這是一種寫話的句式,一個人說兩句話,說話人在中間,我們把它叫做“挑擔式”。就好像一個人挑著擔子,擔子兩頭都有貨物一樣。接下來我們就來模仿這樣的句式。你能模仿原句的“樣子”說一說嗎?待會兒我們交流吧。
(課件)“_______________。”媽媽微笑著說,“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該起床啦!”媽媽微笑著說,“不要做小懶蟲哦。” 8.師適當評價糾正,繼續講故事。 (四)讀故事,練習“創意”模仿 1.故事回顧。
2.課件出示:小豬咚咚地跑回去做了一對高蹺,然后踩著高蹺散步去了。提問小豬先做了什么?然后又做了什么? 3.講解“創意”模仿:模仿原句的樣子,加入自己的創意。 4.創意模仿,看圖說話。引導學生根據原句的樣子,然后看圖進行模仿說話練習。小豬(先做什么) 然后(又做了什么) 。
5.師:我們繼續看故事吧。(講述故事)瞧,小豬遇到了大象。“嗨!”小豬跟大象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斑馬!你看,我身上有斑馬紋。”“你不是斑馬!”大象大笑著說,“你是一只身上畫著斑馬紋的小豬,你馬上就……”大象給小豬洗了個澡。“當斑馬還不如當小豬呢!我敢說,做大象一定更有趣……”還沒等身上的水全干,小豬又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6.師:大家想一想,接下來小豬會有什么好主意呢?他又想模仿誰呢?學生猜。
7.(課件呈現)看吧,這些就是小豬不斷想到的“好主意”,你能猜出他又在模仿誰呢?(小豬模仿大象、袋鼠、小鳥。)
8.師:是啊,最后他想模仿小鳥飛翔呢。沒想到,結局是這樣的。(課件呈現)小豬根本沒飛起來,他就像一塊大石頭,一頭栽進了樹下的泥潭里!“真倒霉!”他躺在泥潭中央,吧唧吧唧地拍打著泥巴,“事情都搞砸了,當小豬一點兒樂趣都沒有!”就在他難過的時候,另一只在泥潭里的小豬和他說:“你說什么,當豬怎么沒有樂趣了?我就是豬,我在泥潭里面打滾,覺得很好玩兒啊。你快試試吧!”于是小豬也跟著滾來滾去……他滾得越多,身上就越臟,身上越臟,他心里就越快樂。“太棒啦!”小豬高興得大叫,“原來當小豬才最開心呀!” (五)引導小結
1.師:現在小豬再也不會摔倒了,也不會被水沖,更不會被倒掛在樹上。在泥潭里他想滾多久就滾多久,想怎么滾就怎么滾,多么自由呀!小豬終于找到自己特有的快樂了。原來,只有做回自己,才是最開心的!其實,像繪本中的小豬一樣,我們每個人都各有優點,有的聰明,有的懂事,有的可愛,有的雖有些調皮但很善良,在老師的心中,你們都是最棒的,老師希望大家都做快樂的自己,健康成長!請記住小豬的那句話:做自己,最開心! 2.整理回顧
師:請仔細梳理和回憶,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 讀繪本故事《小豬變形記》,模仿說話和寫話,這節課我們一共練習了三種。 (課件呈現)
“換詞”模仿:用新詞替換原句中的詞。 “句式”模仿:模仿原句的“樣子”。
“創意”模仿:大致模仿原句,注意加入自己想象的和創意。 (生讀課件中的方法)
3.最后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快樂,就做最好的自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