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朱德的扁擔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16課《朱德的扁擔》湖北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16課《朱德的扁擔》湖北省優課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統編2017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
16 朱德的扁擔
教學目標:
1、認識“朱、德”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難”,會寫“扁擔”等生字 。 2、通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結合語境感悟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
3、學習動賓短語的搭配并學會運用。 教學重難點:
1、結合語境理解和記憶生字詞。
2、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悟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策略: 課前:
1、通過“教學助手”收集備課資料,再通過“一起作業網”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和課前作業,學生可以在線答題,朗讀錄音,根據學生課前掌握情況設計教學重難點。
2、出示“扁擔”微課資料,補充學生對“扁擔”的認知,并布置作業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扁擔”。 課中:
1、由《吃水不忘挖井人》中的“毛澤東”引出“朱德”,創設人物鏈。
2、通過微課對“德”字的含義,演變過程等進行文本再創造,認識“德”字。 3、結合語境對“戰”字進行文本再創造,明白“戰”的含義。
4、通過影視資料對“會師”一詞進行情景再創造,讓學生直觀理解詞意。 5、通過圖片,創設直觀的視覺對比,讓學生明白“陡”字的含義。
6、結合朱德挑糧的圖片,以及和朱德有關的課外情境圖進行文本再創造,利用圖片資源及教學助手設計的連線題層層遞進,讓學生用合適的動賓短語描述文本情境,并學會運用。 課后:
推薦和朱德有關的小故事及電影,拓展延伸,讓學生更加貼近歷史人物。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13分鐘)
1.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讓我們對關愛群眾的毛主席產生了敬愛之情。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和毛主席同一個時代的偉大領導人,他是誰呢?
2.課件或圖片出示朱德像(朱德各個時期的圖像)。沒錯,他就是“朱德” 板書“朱德”,請同學們大聲念出他的名字
“朱”是一個姓氏,比較好記,我們班有姓朱的同學嗎?
“德”在生活中也很常見,你見過它嘛?(看來同學們都是有心人,只要有心,識字就在生活中。)
接下來,老師帶著大家一起認識這個字。(微課介紹“德”字的演變過程,含義,以及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遵守哪些道德規范。)
3.小小的一個“德”字,蘊含了這么豐富的文化內涵,同學們,你們記住了嘛?剛剛我們記住了“德”字,認識了人如其名的“朱德”,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課件出示課題,請齊讀課題。
注意“扁擔”的“擔”字要輕讀,我們可以把“扁”字讀長一點,“擔”字要讀得輕而短。(點生讀,分男女生讀)
4.昨天,老師帶領大家認識了“扁擔”,還給你們布置了一項作業,尋找生活中的扁擔,你們找到了嗎?
(生自由回答)
同學們作業完成的真好!老師獎勵你們看一幅圖。
出示對比圖,(小雞的嘴巴和鴨子的嘴巴,讓學生從圖片中理解“扁”的含義)
跟小雞的嘴巴比起來,鴨子的嘴巴相對更薄更扁平,所以扁就是:物體相對平而薄的意思。
而“擔”這個字很有意思,單獨一個字讀四聲,和“扁”組成詞就要讀輕聲,你還學過哪些類似的詞?
(爺爺 奶奶 爸爸 媽媽 葫蘆 蓮蓬 月亮 舒服 )
扁字要怎樣寫才好看呢?首先,點要寫在豎中線上,戶字頭寫得略小,長撇落筆在左下格,豎的起筆點在長撇上,橫折的橫寫在橫中線上,短橫兩邊要留出一點距離,這樣才不會顯得太飽滿,第八筆短豎寫在豎中線上,九筆和八筆等長。(書寫扁字。)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了解這個和朱德有關的小故事。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
要求: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就多讀幾遍。
2、.集體認讀生字詞。
(1)課件出示帶拼音生字詞:(生字的音)
同志 隊伍 毛澤東 敵人 抽出 打仗 山高路陡 十分難走 會師 紅軍 戰士
(開小火車讀,點生讀,師挑出不好讀的字詞再多鞏固幾遍)
出示:山高路陡 非常難走 “難”是一個多音字,在前面的課文《大禹治水》中,我們已經接觸到了“災難”這個詞,知道了他可以讀四聲。讀二聲時,它表示“不容易,做起來很費事,或者不大可能辦到”可組詞“難受,難題,難忘”。
(2)去掉拼音讀(男女賽讀) (3)出示形近字、(生字的形)
老師為本課的生字寶寶們帶來了幾個好朋友,請你們來認一認,幫助他們找朋友!
但——( 擔 ) 土——( 士 ) 站——( 戰 )
請三位同學上來填一填(并簡單說出他們的區別) “戰”是形聲字,右邊的部件念“戈”,是武器的意思。因此,這個字的意思就是拿著武器去打仗,那么本課,是誰和誰打仗呢? (4)出示句子(生字詞的義)
“朱德同志帶領戰士們與敵人打仗”,依托語境理解詞義。打仗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學完了課文,你就明白了! (三)精讀課文
1、接下來請同學們默讀第一自然段并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時間、地點、事件
(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以及會師圖片)“會”我們學過“會面”一詞,有見面的意思,那“會師”又是什么意思呢?看完這段影片,你就明白了。 出示會師視頻
會師是指軍隊與軍隊匯合到了一起。。一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紅軍要堅守井岡山根據地,粉碎敵人的圍攻,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 可是井岡山上生產的糧食不多,所以常常要戰士們去茅坪挑糧,挑糧的路好走嗎?請同學們自由地 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用“——”畫出描寫去茅坪挑糧所遇到困難的詞語。
2、預設:1.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五六十里”有多遠?聯系生活。
一里等于五百米,咱們英杰小學的操場如果是四百米一圈,那么五六十里就相當于圍著操場走七十五圈!
路不僅遠,還怎么樣? “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陡是什么意思?(斜度很大,近乎垂直,攀爬很困難),
出示平坦的道路,斜坡,陡峭的山峰三幅圖,讓學生直觀感受“陡”的含義。
誰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師相機點評。
“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3、盡管挑糧的路非常難走,可是: “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不僅如此,“朱德同志也跟著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你們瞧,朱德正挑著扁擔,從遠處走來呢!
(出示朱德挑糧圖片)說一說,你看到的朱德。
“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4、出示動賓短語,請生試著連線搭配(教學助手設計連線題)。
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嘛?(點生回答)5、出示課外情境圖,請用剛剛的話來描述圖片上的內容。 朱德同志一手握著筆,一手拿著扁擔,他在寫什么呢? (“朱德的扁擔”)
為什么他要寫這五個字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6、下課前,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和朱德有關的電影和小故事,同學們課后可以去讀一讀,看一看,相信大家會對朱德這個人物有更深刻的了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