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朱德的扁擔,許嫣娜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16課《朱德的扁擔》許嫣娜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16課《朱德的扁擔》許嫣娜
《朱德的扁擔》
(第二課時)
執教:常州市局前街小學 許嫣娜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反復誦讀文本中描寫朱德同志挑糧的關鍵段落,了解動賓搭配的準確,并適當拓展;根據文本內容進行補白。
3.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故事,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的品質,感受戰士們對朱德同志的敬愛之情。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初次見面,我們一起來放松下,邊讀邊跟我做——放松之后,我們安靜地坐好,準備上課。
一、“扁擔”引疑,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16——《朱德的扁擔》。
2.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好多詞語朋友,不知道小朋友還記不記得,拿出糖果老師剛剛發下來的默寫紙,聽一聽,寫一寫,比比誰寫得又對又好。
扁擔 戰士 紅軍 同志 隊伍 怎樣 3.看看大屏幕上的字,你寫對了嗎?位置擺放得準確嗎?
4.小朋友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讀通了課文,初步了解了這個故事。那一根小小的扁擔,為什么會讓大家這么(貼)敬愛朱德同志呢?今天我們繼續走進這個故事。 二、細讀課文,感悟內涵。 (一)尋找原因
1.小朋友已經讀過這篇課文了,那你們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哪里呢?(江西的“井岡山”) (1)簡筆畫井岡山:介紹井岡山方圓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
(2)出示會師圖: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合了。看,兩支部隊會合在一起,這就是課文第一自然段中說的一個詞——“會師”。(出示:會師,讀兩遍,出示第一句)
2.指導看圖:現在井岡山上有了兩支部隊,人數——增多了;力量更——強大了,大家心情怎么心情怎么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大家很高興,有一個戰士都舉起了手中的槍。是的,他雙手舉起槍來慶祝。他們在揮舞著紅旗。 他們都笑了,露出了牙齒。是的,大家都激動、開心地笑了。毛澤東和朱德同志緊緊地握住了手。) 3.過渡:是呀,大家多激動啊!讓我們也高興地讀好這句話。(再次指導讀好句子: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井岡山,跟毛澤東同志會師了。)
4.小結:會師后不久,就把這兩支軍隊整編成立了“紅軍”,朱德當時就任紅軍最高指揮官——軍長。(出示詞串:軍隊 紅軍 軍長)
5.引讀第一自然段第二句(出示):此時,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敵人離我們這么近,他們想干什么呀?
6. 請小朋友們打開書,先默默地讀課文的第二小節,想想朱德和紅軍戰士為什么要挑糧上山呢?再把你找到的原因劃下來,讀給同桌聽。(出示第二小節第一句話。齊讀。)
7.看著這些被敵人圍攻的紅軍戰士,老師真為他們擔心。讀讀這段話,你也一定會為他們擔心。 補充:井岡山當地的老百姓不到兩千人,生產的糧食很少,老百姓連自己都吃不飽。
8.讀了這句話,你擔心什么?(不夠山上的戰士吃;戰士們就會餓肚子;戰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
9. 我們常說:人是鐵,飯是鋼。要守住井岡山根據地,首先要解決戰士們的吃飯問題,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原來,朱德同志和戰士們一起去挑糧,是因為——(出示第二小節第一句話。齊讀。) (二)體會辛苦
1.(出示挑糧圖)看,挑糧大軍來了。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看到了什么?
(1)誰來說說他的穿著打扮?出示詞串:戴著斗笠 穿著草鞋 挑起糧食(草帽能遮太陽,他們頭上戴的是用竹子做的,不但能遮陽,還能擋雨,叫做——斗笠)請你完成課后的練習。 (2)朱德同志的穿著和后面的小戰士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評:是呀,他和戰士們穿的沒什么兩樣,多樸實的軍長啊。)
(3)再看他籮筐里裝的糧食……那是 “滿滿”的一擔糧食呀。
師:朱德同志挑著滿滿一擔糧食去爬山,哎?有小朋友爬過山嗎?感覺怎樣?身上背東西了嗎?一定很累!糖果老師告訴你們,這一擔糧食足足有100多斤!100多斤有多重呀?有小朋友十幾個書包那么重哪,如果是你,你一定會覺得——(辛苦、勞累)讀出這份辛苦;讀出這份艱難。 出示:他穿著草鞋,……,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4)朱德同志挑著滿滿的一擔糧食,以自己的行動給戰士們做出了榜樣,這就叫做——以身作則
(5)朱德同志處處以身作則,所以戰士們都——板書:敬愛朱德同志。
2.過渡:再看看圖,你還發現了什么? 遠處的山很高很陡(說不出:看看遠處還有什么?) 過渡:朱德同志翻山越嶺走的是一條怎樣的路啊?指名讀。 出示: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①路遠——五六十里 ②難走——山高路陡
(1)師:五六十里有多遠呢?老師想問問大家,你繞著操場跑過嗎?跑到第幾圈覺得累啦? 師:你們跑三五圈就累了,而那條山路相當于要繞著學校的操場走將近200圈!那是多么長的一條路啊,誰來讀?
(2)從哪兒看出路很難走呢?“山高路陡”
師:(生說很高)山很高,有一千三百多米。你家住幾樓?不坐電梯爬上去累不累?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爬的這座山有1300多米,相當于要爬400多層樓房那么高,他們累不累?一起讀! 師:山不但高,還很陡。這樣是陡嗎?那小朋友用手比劃比劃,怎樣才是陡啊? 師:對啊,(指圖)像這樣,又高又斜、直插云霄,就叫做——山高路陡。 師:越是直的山越難走,小朋友們想想,一路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呀?
(3)是的,戰士們穿著草鞋,一不小心腳就磨破了,多疼啊——請你讀:要是碰上下雨天,路很滑,走一步,滑兩步,多難走呀——;一旦下雨了,他們顧不得自己,還要去保護糧食,這是多么危險的挑糧路啊!——肩上挑著那么重的擔子,走著那么陡峭的山路,多么艱難啊,一起讀—— 肩上挑著那么重的擔子,走著那么陡峭的山路,多么艱難啊,一起讀—— 這么遠的路,他們不是走一天,幾乎天天要走,多辛苦啊!一起讀——
3. 挑著滿滿一擔糧食,走在那么陡峭的路上,朱德同志和戰士們卻爭著去,一路上,他們滿面笑容,什么艱難險阻都不怕,這就叫——不畏艱險。
4.讓我們捧起書,再來感受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不畏艱險的品質。齊讀1-3(前半部分)小節。 5.這樣的好軍長,誰能不喜愛他呀。所以,大家都——敬愛朱德同志。 (三)感受關心
1.朱德同志的辛苦還不止這些(出示句子),白天他——晚上還——
第二天,白天他——晚上還—— 第三天,——
2.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打成一片,沒有區別,這樣一位可親可敬的司令,怎么能不讓紅軍戰士敬愛呢?讀到這兒,老師想問一問,如果你是朱德身邊的一位小戰士,看到他又要辛苦地挑糧了,會怎么想?
3.是啊,戰士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這就是“心疼”。 4.于是,有個同志就——引讀:……藏了起來。 5.你藏了他的扁擔,你心里怎么想?
6.出示:課文。朱德這樣做,你們有沒有想到啊?(哦,沒有想到,這就叫做——不料)。 7.那朱德同志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1)做上記號,就表明這根扁擔是他的,專門用來挑糧的,誰也不許拿走,他還要繼續堅持挑糧 (2) 他連夜趕做,說明他第二天還要去挑。
8.再苦再累,朱德同志也要和戰士們一起挑糧,這樣的好軍長,誰能不愛啊!所以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出示課文)
9.天亮了,朱德同志又帶上他的那根作了記號的扁擔出現在挑糧的隊伍中,看,他——他穿著……一塊兒爬山。
即使山高路陡,可朱德同志卻微笑著和戰士們面對一切困難。瞧,他——他穿著……一塊兒爬山。 10.作為一名小戰士,你愛不愛這樣的軍長?(生)是呀,朱德同志和戰士們吃一樣的苦,受一樣的累,卻樂呵呵的,人們都說他是和戰士們出示:“同甘共苦”的好軍長。
11.就這樣,在朱德同志的帶領下,紅軍儲備了足夠的糧食,最后勝利粉碎了敵人的圍攻,守住了井岡山根據地。
三、總結全文,揭示中心。
1.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看著這根扁擔,我們眼前會出現朱德同志翻山越嶺去挑糧的感人畫面(引導學生背誦那句話);看著這根扁擔,我們還能真切地感受到朱德同志……引說“不畏艱險、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根特別的扁擔——“朱德的扁擔”,永遠記住這個偉人的名字“朱德”。
2.直到今天,這根寫著“朱德的扁擔”的扁擔還珍藏在軍事博物館里。小朋友,你們已經知道了這根扁擔的來歷。如果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博物館,你會怎樣向他們介紹呢?看著書,自己練一練。課后,小朋友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