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姓氏歌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版(部編)一年級下冊識字2 姓氏歌- 湖北省 - 宜昌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語文人教版(部編)一年級下冊識字2 姓氏歌- 湖北省 - 宜昌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姓氏歌》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等12個生字和弓字旁。會寫“姓”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嘗試背誦課文。
3、能運用“加一加、借助偏旁法、組詞法”三種識記姓氏漢字的方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姓氏,激發學生主動識記姓氏漢字及對姓氏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
“姓、氏、李、張、吳”五個字讀準音、認清形、理解意思;正確美觀地書寫“姓”字;滲透漢字文化。
【教學難點】
嘗試運用合適的方法識記姓氏漢字,介紹自己的姓氏。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詞卡。
2、信息技術資源:PPT、視頻、音頻、微課、網站鏈接。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激發樂趣
1. 播放《百家姓》兒歌。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首有趣的兒歌,咱們一起去聽聽吧! 師:剛剛這首兒歌中藏著許多姓氏,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與姓氏有關的課文——大家齊讀課題《姓氏歌》。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百家姓》兒歌視頻,能夠讓學生對姓氏文化產生興趣,貼近了學生的生活。】
2.揭示課題,隨文識字:“姓”、氏
(1)讀準音(強調“姓”的后鼻音,“氏”的翹舌音)。 (2)交流識記方法。(“姓”加一加,“氏”數筆畫法或減一減) (3)師:其實姓氏里面還藏著學問了,咱們一起去聽聽吧!(播放微視頻。)
(4)現在,我們說姓氏其實就是“姓”的意思。那除了“姓氏”,你還能用“姓”字組別的詞嗎?(百姓、姓名、貴姓、異性、單姓、復姓)。
(5)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那現在咱們一起來寫寫“姓”吧!
師:(播放“姓”字動態筆畫)先來觀察“姓”,怎么才能寫得美?
生:左右結構的字要觀察清楚,這里“姓”字左右差不多大小,寫起來要左右勻稱。特別注意:女字旁的橫傾斜而且不能出頭。
師:伸出手,我們跟著電腦演示寫兩遍。 生書空。
師:現在請你在語文書上把這個字描紅,然后正確、美觀地寫一個。
學生互評,師生共評(運用交互資源展評學生書寫)。 師:誰能給這位同學評價一下? 師再范寫一遍。
師:根據剛才的建議和觀察,請你們再寫一個。寫完后坐端正。
【設計意圖:養成書寫好習慣。自主交流分享寫字要領,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二、初讀課文,生字正音 1、 整體讀文,生字正音
(1)借助拼音自由讀兒歌,遇到讀不準的生字,反復讀幾遍。 (2)生字正音。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發現問題,正音。強調后鼻音“姓、張”,邊音上聲“李”,翹舌音“氏、張、趙、周”,平舌音“孫”。
學生當小老師帶讀,指名讀,讀準,讀響亮。
師:現在我們要來檢查一下同學們的生字讀的準不準。誰能當小老師將第一行的生字帶領大家讀一遍? 師:再請一名小老師帶大家讀第二行。
師:你們認為,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呢?請你帶大家讀一遍。
2、 生字復現,鞏固發音
(1)出示全部帶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練習讀詞語。
(2)出示詞語氣球,學生讀準氣球上的詞語(強調讀準、讀響)。(評價方法:知識、態度、方法) (3)回顧課文,開火車讀全文。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低年段的學生要學習獨立識字,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在識字環節,正音是識記漢字的關鍵。以各種方法識記漢字,多元形式將生字復現是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與能力的關鍵。】
三、走進文本 隨文識字 1、學習課文第一小節(1)讀課文前四行。學生分角色朗讀,與老師配合讀。指導讀好“什么”的輕聲,問句語氣。
師:剛剛你們讀的真流利,現在你們能跟老師一起合作讀第一小節嗎?老師讀左邊,你們讀右邊。
師:你們發現了這些標紅的都是什么符號嗎?生:問號和句號。 師:對,這些句子都是一問一答的形式,在讀問句時我們的聲音要上揚,我們再試試吧!
師:同桌之間也試試吧! 師:哪對同桌能讀給大家聽聽? 師:讀出了問答的語氣,真好!
(2)找出前四行中發現的姓氏。“李、張”。 師:在小兒歌的前四行中,為我們介紹了哪些姓氏呢? 師:那我們看,你能說說小兒歌是用什么方法介紹這兩個字的呢?
(3)引導識記“李”,木加子。
師:對,加一加。上面一個木,下面一個子,加在一起就念李。那你可以這樣說:木子李。說一遍。還有誰學會了?你說一遍。什么李?
(4)引導識記“張”字,弓加長,介紹弓字旁。
師:那我們用這樣的方法再來繼續說。左邊一個弓字旁,右邊一個長,加在一起就是張。什么張?(多清楚啊!)
(5)總結方法:加一加。師:課文用這種加一加的方法介紹了這兩個姓,我們一起讀一讀。“木子李,弓長張”。
(6)師:在第一小節中,用這種方法還介紹了這些姓呢!(引出“古月胡,口天吳。雙人徐,言午許。”)
師:我們一起讀讀這兩個字。什么胡?什么吳?這兩個字都是用的加一加的方法介紹的。
(7)師:何老師這還有兩個姓氏,你認識嗎?(徐、許) 師:課文是怎樣介紹它們的呀?你們讀讀。 師:那你們知道,這個雙人徐中的雙人是指什么? 師:真聰明!那這言午許的言又是什么呀?
師:哎呀,看看!原來我們還能借助漢字當中的偏旁來介紹這個姓氏呢!多有意思啊!(引導學生發現“借助偏旁”介紹姓氏的方法。)
師:說說,什么徐?什么許?
師:誒!你看,這樣一說,就清楚多了。 (8)再讀第一小節,提示這些姓氏的介紹方法。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識字本身是枯燥的,然而怎樣讓枯燥的識字變得讓孩子們愿學、樂學,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與能力,就要注重識字方式的多元化和趣味性。】
2、微課嵌入,習得方法
(1)師:看看,用這些方法介紹姓氏多巧妙呀!那咱們再來讀讀這首小兒歌,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嗎?自己讀讀。(出示課后問答游戲內容。)【鼓勵生活識字、多種方法識字】
師: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師:是的,與課文不一樣,你還發現什么呢?他是怎么介紹這個“方”字的呢?(引導學生發現“借助組詞”介紹姓氏的方法。)
師:是給“方”組了個詞。對呀,看,我們原來還可以用給這個姓氏組詞的方法來介紹呢!
師:那我說“方向的方”,你還能說什么“方”?(以“方”擴詞:方塊、方法、地方、大方。)
(2)師:是,像你們這樣這樣介紹都可以啊!我們剛學習了好幾種介紹自己姓氏的方法了,我們再去復習一下吧。(播放微課“三種方法總結”)
3、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1)師:同學們,原來我們在介紹姓氏的時候,有這么多方法了。多有趣啊!現在,也請你用上這些方式將自己的姓氏介紹給大家吧!大家動動腦筋,想想辦法,看看你能用一個什么樣的方法最清楚的介紹你的姓氏,同桌之間相互商量商量,然后學著小兒歌的樣子也來一問一答的說說,好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拿出你的小卡片練練吧!
(2)全班展示交流。老師先示范問學生。其他同學再一起問。(例:你姓什么?我姓黃。什么黃?草頭黃,金黃的黃。)
【設計意圖:看、聽、說多種感官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嘗試利用已學的三種形式識字方法介紹自己的形式。在活動中識字,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
4、走進第二小節(1) 讀課文第二小節,注意停頓。
(2) 讀第二小節中出現的“姓氏”,將姓氏卡貼在黑板上。 5、整合資源,滲透文化
師:這些姓氏都被記錄在一本書里,那就是《百家姓》。這本書,它可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在這本書里,一共記錄了504個姓氏了。而且,在這些姓氏背后,還藏著許多有趣的小知識了,想聽聽嗎?剛才你在讀第二小節時,你發現了嗎?排在第一個的是什么姓呀?(趙)那咱們就一起去看看這是為什么吧!(播放微視頻,演示動畫)【設計意圖:將課文與豐富學生相關知識密切結合起來,體現語文學習
的綜合性,激發學生對中國姓氏文化的興趣。】
師:這回你們知道了為什么趙姓排第一了嗎?其實《百家姓》中還藏著許多的知識了,同學們課后可以去“百家姓大全” 這個網站上找找關于自己的姓的故事。還可以去“幼兒國語課堂”中觀看關于姓氏的小故事喲!(現場生成資源平臺展示)
四、積累語言,感情升華
師:剛剛我們學習這么多有趣的姓氏,那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讀一遍這首小兒歌。
師:你還可以拍著手打著節奏,看看你能試著把它背下來嗎?咱們來試試吧!
拍手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熟讀成誦,讀中積累,讀中感悟。】
板書: 識字二 姓氏歌
李 張 吳 胡 徐 許 趙 王 孫 錢 周 鄭 東方 上官 歐陽 諸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