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心中那盞燈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語文S版版三年級下冊18《心中那盞燈》-遼寧省國家級優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語文語文S版版三年級下冊18心中那盞燈-遼寧省 - 沈陽
《心中那盞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心中那盞燈》是語文S版教科書第六冊的一篇課文。課文是作者馬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作者用樸實而又飽含深情的語言講述了父親忍受寒冷為自己做冰燈的事,表現出父親對兒子深深的關愛。 【學情分析】
當今的孩子,生活在物質生活優越的時代里,只知享受,不懂回報,會感恩的并不多。力求通過本課的教學,熏陶學生的情感世界,感受親情的溫暖,喚醒學生的感恩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學習抓住重點詞語、重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所表達思想感情,感受親情的溫暖。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學習抓住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等寫人的方法,并學習通過抓重點詞語,邊讀邊想象,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學會感受親情,回報親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親情的溫暖。 難點:學習作者抓住人物動作、語言和神態寫人的方法。 【設計理念及教學策略】
1、教學中交給學生抓住關鍵詞語,展開想象,走進人物內心。
2、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單元教學重點。所以我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父親動作、語言、神態的詞句來體會句子的思想感情,進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通過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親情,并學會回報親情。
4、有意識地將書中的導學系統“泡泡圖”及課后問題融入教學過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學習資源。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進入文本
1、猜謎游戲導入。你周圍有這樣一個人,你小的時候喜歡把你高高舉起,你長大些會陪你看電影、玩游戲,他的眼神慈愛又嚴厲,他的懷抱溫暖又有力,他是誰呢?
2、這節課,我們就繼續走進這篇描寫父愛的課文。
[設計意圖:以謎底為父親的猜謎游戲步入文本,一方面自然引出課題,另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
二、憶一憶,走近文本 1、齊讀課題。復習字詞。
2、回憶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回憶課文1-4自然段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這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所以開課直接切入重點,讓學生重溫課文主要內容。]
三、品一品,感悟文本
1、那么父親是怎樣為我做燈籠的呢,默讀課文5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文中具體描寫父親為我做冰燈的語句,用“△”標出描寫父親動作的詞。
2、學生作品拍照上傳。
3、找一名同學朗讀父親為我做燈籠這一段,其他同學根據描寫父親的動作的詞(托著、打磨、擦、捂)來模仿做一做,一邊做一邊想一想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學生匯報
A感受到了父親做冰燈的用心在意。(很認真、細心、小心翼翼) B感受到了做冰燈時所忍受的寒冷。 C父親對兒子的愛。D制作冰燈不容易。
5、同學們,父親為了給兒子做冰燈忍受著寒冷。從這細微之處我們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板書:父愛子)那就把我們體會到的通過讀表現出來。
6、是啊,作者正是通過一個個傳神的動作才使我們感覺到這段話具體、形象、生動,同時又蘊藏著父親對兒子的愛,父親做冰燈的行為還引發了父子間的對話,相信你們再讀到父親感人肺腑的話語時會更為感動的。繼續讀文,找出文中我與父親對話的部分,畫出讓你感動的地方,讀一讀最讓你感動的語句并在旁邊寫一些自己的感受。
7、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交流自己的感受。 8、學生匯報:
第6、7段父親答非所問,想到的是孩子的睡眠。
第9段從父親尷尬的樣子,我看出父親想做玻璃燈籠而又沒有玻璃的無奈,父親想滿足兒子美好愿望的歉意,父親怕兒子失望的安慰。
第11段,父親又一次把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取暖。父親做冰燈時所忍受的寒冷。
第12段,父親明明很冷卻說不冷,惦記的仍是孩子的冷暖。
這份情、這份愛怎能不讓人感動呢?再用心讀讀這句話。指導讀第12段,父親的話讀的快而急,我不冷,我不冷要連在一起,小心別凍著你,聲音要提高,語氣要加重,似乎有一點因愛而怒的味道。
教師補充:父親那么愛兒子,不畏寒冷給兒子做冰燈,為什么還尷尬呢?(尷尬指處境困難,事情不好處理。課文指父親又要做燈籠,又不能全按兒子的要求去做的兩難處境。)其實文字的背后還隱藏著作者這樣的生活經歷。配圖介紹:這就是本文的作者馬德,他出生在河北農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一輩子全靠種地為生,他小時候的生活非常的貧窮。誰來讀一讀這段,感受父親尷尬的樣子,通過讀體會父親的無奈。
【設計意圖:介紹作者生活背景,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 9、父親的愛就在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我們透過文中對父親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板書:動作、語言、神態),感到了父親對兒子那份濃濃的愛。我想同學們一定和老師一樣已經被這深深的父愛感動了,那就讓我們帶著絲絲的感動再來讀讀父子間的對話吧。◣熒献髯x)
[設計意圖:總結學法,并滲透寫作方法的教學,讓他們了解動作、語言、神態描寫對于塑造人物的作用,鼓勵學生在以后的作文中進行嘗試。]
10、學習13自然段
(1)從兒子關切的話語中我們感受到,文中不僅有父親對兒子那份無私的愛,也有兒子對父親的愛。(板書:子愛父)
(2)引讀13自然段?吹竭@此情此景,只有8歲的馬德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豆大的淚珠滾落下來。是什么使我落淚了?此時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假如在橫線上讓我們填寫詞語,你想寫什么?(感動、心疼、自責、愧疚) (3)此時此刻,我真是百感交集,讓我們帶著這種復雜心情齊讀這段話,品味這父子深情。
11、學習14自然段
(1)沒過幾天,冰燈就化了,這樣不易保存的燈,為什么是一盞最美的燈呢?(因為這盞燈是父親用心打磨出的,所以我覺得那是一盞最美的燈;因為這盞燈凝聚了父子間的濃濃真情,所以我覺得那是一盞最美的燈;因為這盞燈不僅照亮了黑夜,還照亮了我的心,所以我覺得那是一盞最美的燈。)
(2)這盞燈不僅外形美,它還是一盞凝聚著父愛子、子愛父的濃濃父子深情(板書:深情)的燈,所以我說(“那是一盞最美的燈”)。正因為這樣,這盞冰燈永遠珍藏在了作者心中。讓我們有感情地齊讀最后一段。
[設計意圖:本單元重點是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本課內容時,以“感動”為切入點,抓住感受深的句子統領全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引導學生準確理解詞語,從而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四、說一說,升華文本
1、多年以后,作者仍然銘記著這盞燈,銘記著這份愛。也許就是在父愛的激勵下,他成為一名小有名氣的作家,他是《讀者》的簽約作家,寫下許多讓人感動的文字,有《把自己亮在暗處》、有《住在愛的溫暖里》等。這一本本散文集都是我們精神上的朋友。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作者的成就,再次感受父愛的激勵作用,體會親情的溫暖,從而完成情感上的教學目標。]
2、在冰冷刺骨的寒冬臘月,僅僅是為了滿足“我”一個小小的心愿,父親忍受的冷和痛,用他那熾熱的愛心為“我”打磨了一盞最美的燈。冰是可以融化的,但愛是永存的。此時此刻,你們都想到了你們的父親嗎?你最想對你的父親說些什么呢?拿起筆把你想說的寫下來吧!
3、指名學生說說這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父愛同樣是最偉大的,最無私的,最不需要回報的,因為父愛就是兒女心中那盞最美的燈!
五、做一做,情感延伸
同學們,把你對父親的愛化為行動,今晚回家給父親倒一杯熱水,捶一捶背,揉一揉肩。
【板書設計】
18、心中那盞燈
深情
父愛子——————子愛父
動作、語言、神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