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唐代邊塞組詩,羅琴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悲壯情懷總是詩《唐代邊塞組詩》教學—羅琴(成都)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悲壯情懷總是詩《唐代邊塞組詩》教學—羅琴(成都師范銀都小學)
姓名 |
羅琴 |
|
出生(年/月/日) |
|
性別 |
女 |
職稱 |
小學高級教師 |
學校(單位) |
成都師范銀都小學 |
教齡 |
|
學校電話 |
|
學校傳真 |
|
手機 |
|
E-Mail |
|
學校地址 |
成都市紫荊北路1號 |
智慧模式說明 |
參加組別 |
□班級智慧教室
□電子書包智慧教室
∨□TBL團隊合作學習模式 |
∨□小學組
□中學組
(中學組含中學以上學校) |
任教年級 |
六年級 |
教學單元 |
北師大版第11冊6單元《盛唐邊塞組詩》 |
任教學科 |
語文 |
智慧模式簡介 |
本堂課先重點學習古詩《出塞》,歸納學法,然后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他邊塞詩,與之對比學,小組合作學習概括盛唐邊塞詩的共同點。
課堂中,基于小班化小組合作教學的形式,利用平板推送文本,HiTeach環境下進行小組學習成果的現場比較,數據的同步上傳很直觀地展示各組學生的學習效果。當古典詩歌教學和現代信息技術相遇了,如何來平衡和諧滲透,提高課堂效率,都需在平時的教學中去摸索。傳承傳統的文化,也接受新鮮事物。 |
模式說明
(流程步驟可自行新增更多) |
模式流程 |
步驟說明(50字內) |
步驟一: |
導入 |
背誦詩歌,引入新課。 |
步驟二: |
學習《出塞》 |
依據“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 悟詩情”的方式學習《出塞》一詩。 |
步驟三: |
小組合作學習其他邊塞詩 |
分小組自主選擇其他邊塞詩與《出塞》對比學,嘗試歸納出邊塞詩歌共同特點。利用平板將學習內容同步上傳 |
步驟四: |
展示小組合作學習成果 |
同步展示學生合作學習成果,現場進行點評批注,歸納出盛唐邊塞詩歌共同特點。 |
步驟五: |
總結拓展 |
誦讀盛唐邊塞詩名句。 |
件 |
|
|
|
|
|
|
|
|
|
|
|
悲壯情懷總是詩
——《出塞》盛唐邊塞組詩教學
成都師范銀都小學 羅琴
教學目的: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邊塞詩,能背誦其中三首。
2、 引導學生由詩句聯想,深入理解詩歌內容,小組合作學習,初步了解邊塞詩“悲壯”的特點。
教學重點:
小組合作學習,了解并感悟邊塞詩所表現的悲壯情懷。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歌創作在唐代達到了鼎盛時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5單元的古詩《出塞》,大家已經非常會背誦了,今天我們就來重溫一次。
二、
學習《出塞》
老師給出古詩的學習方法,你們能先試著自己學習。
(一)詩歌學法指導
出示學習方法:解詩題(明白詩題意思) 知詩人(了解詩人生活朝代、成就)
明詩意(理解詩句大意) 悟詩情(體會詩歌情感)
(二) 學生自學《出塞》
學生自學,老師巡視,提示: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小組合作進行。
(三)師生重溫《出塞》
1、解詩題:“塞”是什么意思?(軍事要地) [隔地,引申為邊防要地。]
“出塞”?(樂府舊題,唐代詩人寫邊塞詩常用的題目,內容多與征戰有關。)
2、知詩人:王昌齡為盛唐時期著名邊塞詩人,有“七絕圣手”之稱,代表作有《出塞》《從軍行》。
3、知詩意:這首詩每句講了什么?
(1)指導理解第一句: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頭上是照耀過秦漢時的明月,腳下是秦漢時的邊關。
互文:一句詩里,兩個詞語相互補充,表達完整的意思,這是古詩文中的修辭手法,叫做互文。
(2)知道了詩的內容,同桌互相講一講。帶著你對詩句的理解再讀這首詩。
4、悟詩情:
(1)古人說:“詩以言志”,那么詩人寫這些詩句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呢?
(2)(齊讀前兩行),讀了這一句,你眼前出現什么樣的畫面?(月、關、人)
(3)什么樣的月?(凄清的、孤獨的、清冷的……)給你怎樣的感受?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4)什么樣的關?(雄壯的、孤寂的、偏遠的……)給你怎樣的感受?
(5)什么樣的人?(孤獨的、寂寞的、可憐的……)清冷的夜晚,戍邊戰士們飽受思鄉之苦,但是天明之后,烽煙一起,兩軍對壘之際,將士們又是另一番的狀態——(讀,出示: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此時,這又是一群怎樣的戍邊將士?(保家衛國的、奮力殺敵的、報效國家的……)
(6)總結:我們通過抓詩中詞句,想象畫面,體悟出了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完善板書)
三、
學習交流其他邊塞詩
1、(出示組詩)齊讀,這些詩歌大家耳熟能詳,和前一首詩歌比較,你有什么發現?(邊塞詩)
2、補充資料:什么是邊塞?(指名回答,相機補充)
邊塞:(出示地圖)這是唐疆域圖,古時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南稱中原地區,長城以北就稱為塞外,是北部少數民族(胡人)居住地。邊塞,就是邊關的軍事要塞。如:
陽關、
玉門關、嘉峪關、山海關等就是著名的要塞,像
涼州、
薊州、
隴西等地,就是重要的邊關城池。
邊塞詩:唐詩中有一部分詩歌是反映邊塞地區自然風光和邊塞征戰生活的,這些詩稱之為“邊塞詩”。
3、這一組邊塞詩,除了主題外,還有什么相同之處?小組合作,可以依照《出塞》一詩的學習方法,去找一找共同特點。
4、小組交流。
推送自己組的學習結果,組內推薦同學進行全班交流,相機補充
(1)都有景色的描寫(板書:景)
《從軍行》:黑云、雪山、孤城、邊關
《涼州詞》:美酒、戰馬、沙場
《涼州詞》:黃河、孤城、邊關
《塞下曲.其二》:黃塵、白骨、蓬蒿
《燕歌行》節選:白刃、血紛紛、沙場
這些景都有什么樣的特點?(孤寂、悲涼、凄冷、)
(2)都有情感的抒發,融情于景。
都抒發了什么樣的情感?
《從軍行》:邊關凄苦,但誓死衛國的豪壯情懷。
《涼州詞》:設宴暢飲,飲罷上沙場,戰士樂觀豪邁、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也隱含著“幾人回?”悲涼。
《涼州詞》:邊關的山川雄闊蒼涼,戌邊將士處境的孤寂危險,有思鄉之苦,但又有保家衛國的責任在肩,有悲切的怨情,悲中有堅守衛國的豪壯。
《塞下曲.其二》:塞外苦寒景象,軍旅生活的艱辛及戰爭的殘酷。
《燕歌行》:表現戰爭的殘酷,戍邊將士殺敵英勇。
(3)總結:(?)
我們抓住這組邊塞詩中詞句,想象出了一幅幅的畫面,從這樣的畫面中,體悟到了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情景交融
點撥:清冷的明月、凄涼的邊關,思鄉的征人,讀來悲涼,但是這些熱血男兒卻有保家衛國的責任感,也有立志報國、視死如歸的豪情壯志,悲涼中見豪壯。這組邊塞詩就展現了戍邊戰士一種悲壯的民族情懷。
點撥:一些詩人擅長做邊塞詩,稱其為邊塞詩人,代表人物有:王昌齡、岑參、高適、王翰、李頎等。他們為什么對邊塞情有獨鐘呢?我們可以看看他們的一些經歷。(出示:詩人經歷)他們都有游歷邊塞的經歷,都有憂國憂民之心、愛國之情。
四、總結
唐詩中有著同樣悲壯情懷的著名邊塞詩,還有很多,邊關生活的凄涼悲苦,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這悲、壯的情懷都融在一首首邊塞詩中,所以,悲壯情懷總是詩啊!(出示主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多找一些來讀讀。這里老師選取了一些名家名句,一起來感受,在誦讀中結束我們課堂。
(出示名句)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
——岑參《磧中作》
鐵衣遠戍(shù)辛勤久,玉箸(zhù)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j ì)北空回首。
——高適《燕歌行》(節選)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李白《塞下曲》(節選)
板書:
盛唐邊塞詩
出 塞
抓詞句 月 關 人 景
想畫面
悟情感 凄冷 孤獨 豪壯 情
悲 壯 情懷總是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唐代邊塞組詩,羅琴”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悲壯情懷總是詩《唐代邊塞組詩》教學—羅琴(成都)”,所屬分類為“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悲壯情懷總是詩《唐代邊塞組詩》教學—羅琴(成都)”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