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鄉間的小路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五年級上冊第5課《鄉間的小路》成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五年級上冊第5課《鄉間的小路》成都市草堂小學
教學內容 | 鄉間的小路 | 上課教師 | ||||
教學年級 | 五年級 | 教學課時 | 1課時 | |||
教學準備 | 鋼琴,多媒體,課件 | |||||
教材分析 | 《鄉間的小路》是臺灣著名音樂人葉佳修代表作品,這是一首上世紀70年代流傳甚廣的臺灣校園民謠,原作為葉佳修詞曲兼演唱。當時“鄉居歲月”是臺灣校園民歌的一大主題,葉佳修是這一主題的領軍人物。他以簡約的曲調和歌詞,歌詠鄉間自然小景。在他的歌中涌動著歡樂與童真,他的嗓音,清澈透亮,全無做作,一派天真率性,如童真明晰清純。《鄉間的小路》曲調輕松活潑,描繪了一幅浪漫愜意的夕陽牧歸圖,如詩如畫,令人沉醉。 | |||||
學情分析 | 《鄉間的小路》教案設計以音樂新課程標準為根據;以審美為核心,教師以情感為切入口,教學注重情感的交流與體驗;以興趣為動力,打破以鋼琴為主要伴奏器樂的傳統,給音樂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強調“以學生為本”,面對全體學生,重視實踐與鼓勵創編,以自編動作為歌曲伴舞,注重個性發展,其中更是包括的學科的綜合,突出了學生的本位,強調音樂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基本理念。 | |||||
教 學 目 標 |
知 識 與 技 能 |
1、表演《鄉間的小路》,學生能準確唱好歌曲中出現的附點節奏、半拍休止、切分節奏及三連音。 2、學生能夠了解歌曲結構和學會合理換氣。 |
||||
過 程 與 方 法 |
1、學生有感情地表演《外婆的澎湖灣》(打節奏)進入教室。 2、學生能用輕快、明亮和連貫優美的歌聲來表現《鄉間的小路》的不同情緒,并能用合適的肢體語言來增強歌曲的表現力。 |
|||||
情感態度價值觀 |
1、通過表演唱《鄉間的小路》來感受鄉村美麗的風光和鄉村青年熱愛生活的樂觀精神。 2、通過對歌曲的演唱,來激發學生對自己家鄉的喜愛之情。 |
|||||
教學 重難點 | 演唱《鄉間的小路》,學生能用輕快、明亮和連貫優美的歌聲來表現《鄉間的小路》的不同情緒;能準確唱好歌曲中出現的附點節奏、半拍休止、切分節奏及三連音;學生能夠了解歌曲結構和學會合理換氣。主要通過學生聆聽、教師范唱、師生交流互動、課件的合理運用等方式讓學生學會有感情地演唱。 | |||||
學 法 | 體驗參與 交流 表演 | |||||
教 學 過 程 | 思考與調整 | |||||
課前熱身
1、師導入: 情境練聲中訓練呼吸(放伴奏) 師:你們有沒有去過農村走過鄉間的小路?你們看到了些什么呢?有什么感受? 生:晚霞,晚風,小草,漂亮的野花…… 師:那讓我們一起來聞一聞小草的清香,感受一下鄉野的靜美。 在教師的帶領下吸氣和呼氣。(師示范,生一起做,深吸一口氣慢慢呼出來,同步播放《鄉間的小路》伴奏音樂) 2、師生交流這段旋律。 師:走在這鄉間小路上的你們,能和我分享一下你們的心情么? 師: 當我們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感覺如此親切,接下來同學們閉上眼睛讓我們來聆聽這首歌曲吧! 二、歌曲教學 (一)學生聆聽歌曲 1、學生初聽歌曲 師:在聆聽歌曲的同時,大家想想這首歌曲帶給了我們怎樣的情緒呢?(歡快) 2、再次聆聽歌曲 師:我們來觀察一下歌譜,看看歌譜當中都出現了哪些音樂符號呢?(附點,休止符,反復記號…) 你說的非常好,接下來請同學們跟著陳老師一起來感受附點節奏在這首歌曲中是怎么體現的? 3.聆聽第二樂段 (1)朗讀歌詞 笑 . 意 | 寫在 臉上 | 哼 一曲 |鄉居 小唱 | 任 思緒 | 在 晚風 | 中 飛 |揚 — | 多 . 少 | 落寞 惆悵 | 都 . 隨 |晚風 飄散 | 遺 忘在 |鄉 間的 | 小 路 |上 — | 師朗讀(兩遍,一遍又附點,一遍沒有附點) 聽聽陳老師念的兩遍歌詞,有什么不一樣呢? 哪一遍更能體現我們走在鄉間小路上的心情呢? 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段美麗的歌曲吧? 學生完整掌握好后,師引導學生用連貫、優美、輕柔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第二樂段(跟琴演唱) 4.完整的學唱本首歌(放音樂) 師:那我們帶著歡快的情緒來學習這首歌曲吧 (用“嗚”跟歌曲音樂模唱,再跟琴 模唱) 5.完整跟唱(音樂) 師引導學生用輕快、明亮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一遍。 師:根據情況而定(如學生演唱中還有不足,師要有效地給予指導。) (鋼琴教唱有問題處) 6.音樂跟唱(提示有感情唱,以及聲音的處理) 學生可邊唱邊做行走的動作,表現走在鄉間小路上的愉快心情。 7.伴奏跟唱 |
(澎湖灣進教室) 注意吸氣,呼氣的方法 (出示歌譜) 提示:附點節奏,反復記號,休止符,同音連線,8度音準 學生在教師的指揮下按節奏念歌詞。 (出示歌譜) (聲音處理) (師認真聽,對孩子視唱中的不足給予指導,如:前半拍休止、三連音、切分節奏的準確掌握) 相機點撥學生唱出感情 |
|||||
板 書 設 計 |
笑 . 意 | 寫在 臉上 | 哼 一曲 |鄉居 小唱 | 任 思緒 | 在 晚風 | 中 飛 |揚 — | 多 . 少 | 落寞 惆悵 | 都 . 隨 |晚風 飄散 | 遺 忘在 |鄉 間的 | 小 路 |上 — | 附點節奏: 6. 3 | 6 6 7 6 5 | 八分休止符: 3 0 3 | 3 6 6 | ╭3╮ 三連音: 3 321 |
|||||
課 后 小 結 |
師整堂課總結:同學們在今天的課堂上,《鄉間的小路》唱出了我們童年在家鄉的美好、快樂的時光。無論你們身在何處,都不要忘了家鄉曾帶給我們的美好! (四) 有感情地唱著《鄉間的小路》離開教室。 |
|||||
課 后 反 思 |
本課的教學我主要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情緒、熟悉音樂的旋律。開課前,我先讓孩子們復習《外婆的澎湖灣》拍打節奏進教室,提高本節課的氛圍,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著我聽本首歌的旋律練習呼吸,先讓孩子們熟悉一下本首歌的節奏,情緒,然后進行第一次的聆聽《鄉間的小路》,讓學生思考:1、歌曲給你怎樣的感受?2、在歌曲中,你都聽到了什么? 3、聽完后,你的心情怎樣?每提出一個問題就讓學生們聆聽一次,加深了對歌曲旋律的熟悉度及內涵的理解。歌曲的演唱難度并不大,我先讓學生自己找出本首歌曲中的音樂符號,再采用跟唱法,對于歌曲中的不易唱準的旋律,通過學生自己發現,大家解決,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這樣雖簡單但效果明顯,學生很快掌握了旋律。中段的演唱是教學的一個重點,主要問題是氣息的問題,通過聽范唱,教師朗讀歌詞,讓學生找出有無附點節奏的區別,讓學生討論哪種更能體現走在鄉間小路上的愉快心情,指導學生控制氣息演唱。歌曲學會后,讓學生自己設計演唱的形式,自行表演本首歌曲。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