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鄉間的小路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五年級上冊第5課《鄉間的小路》四川省彭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五年級上冊第5課《鄉間的小路》四川省彭州
《鄉間的小路》教學目標:
-
讓學生了解臺灣校園民謠的發展歷程、以及它的特點等有關知識;
-
學生能用輕松活潑的聲音演唱好《鄉間的小路》,并學會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
-
初步培養學生自己欣賞音樂,分析音樂的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臺灣校園民謠的發展。
教學難點:學會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鄉間的小路》教學用具:課件,鋼琴等。
教材分析:這是一首頗為流行的臺灣校園歌曲。歌中明快流暢的曲調和形象生動的歌詞,編織了一幅農村的風情畫,表現了農村青年淡泊、寧靜的心態和熱愛生活的樂觀精神。歌曲為帶再現的三段體結構。第一樂段的旋律比較平穩,但節奏富于變化。第一樂句的八分休止符、第三樂句的三連音、第四樂句的切分節奏,使原本勻稱、齊整的節奏產生了波動,在恬靜之中增添了生氣。第二樂段的音樂更富于活力,旋律在高音區流動,節奏也更為活躍,歌曲洋溢著舒暢、滿足,無憂無慮的樂觀情緒。這個樂段以半終止結束,然后進入第三樂段,它是第一樂段的再現。最后,尾句連續反復,短笛聲、歌聲伴隨著夕陽、霞光漸漸消失在天際。教學過程:一、導入
師:師生問好
師:歡迎大家來到何老師的音樂課堂。最近的天氣越來越冷了,感覺要被凍住了,上課之前我們一起來活動一下吧,請全體起立。(跟音樂《踏浪》律動)
師:剛剛這首歌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生:歡快、高興、、、、二、新課教學
1、初聽歌曲
師:這是一首活潑歡快的臺灣校園民謠,校園民謠概念的首次出現,是在七十年代初的臺灣,后來傳
到大陸,一時間風靡了各大校園,我們今天要學習一首散發著淳樸鄉土氣息的的臺灣校園民謠《鄉間的小路》。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如果在一個有晚霞的傍晚,離開喧鬧的城市,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你會有什么感覺,會看到些什么?我們一起在歌曲中找一找答案吧,請聽(播放歌曲《鄉間的小路》)
生:老牛、晚霞、藍天、晚風、小草,漂亮的野花…… 師:這樣的小路你覺得美嗎?
師:當你走在這樣的小路上,你的心情怎么樣呢?生:。。。
師:歌曲中有一段歌詞就恰當的表達了作者當時的心境。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歌詞。(學生齊讀歌詞)師:笑意寫在臉上,哼一曲鄉居小唱,任思緒在晚風中飛揚。多少落寞惆悵,都隨晚風飄散,遺忘在鄉間的小路上。
師:是的,當我們走在如此美麗的鄉間小路上,一定會感覺很親切,會讓你忘記所有的憂愁煩惱,而靜
靜的享受當下的時光。師:我們再聽歌曲,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歌曲可以分為幾個樂段?每一段的情緒一樣嗎?(播放《鄉間的小路》)
生:A+B+A 三個部分
師:是的,這首歌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而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復,所以是 ABA 三個部分。
師:那么 A 段和 B 段的情緒一樣嗎?
師:A 段比較輕快活潑,B 段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則更加的激動舒展。
2、學唱歌曲
師:這么好聽的歌曲你想學嗎?學唱之前我們要來熟悉一下歌曲的演唱順序,請同學們跟音樂小聲唱一唱,聽一聽 ABA 三個樂段歌詞的演唱順序
師:演唱的順序是 A+A+B+A+B+A+結束句
師:首先來學習歌曲的第一樂段的旋律,先用“啦”來哼唱一遍,演唱的時候注意這一樂段要唱出輕快活潑的感覺
師:跟琴聲演唱 A 部分的旋律(師彈琴,生跟唱)
師:老師發現了幾個同學們容易出錯的地方,第一個是八分休止符,注意這里斷氣不換氣,唱為 3
0 3,而不是 3.
3,同學們跟我唱一唱,第二個地方是三連音節奏,唱為
321 2,而不是
32 1,要唱出緊湊的感覺,第三個地方是切分節奏
5 5 5 6 ,切分節奏通常給人一種動感的感覺,因為他的加入,原本平淡的歌曲才會變得輕快活潑,我們再跟琴演唱一遍旋律,注意剛剛老師講的地方,(師彈琴,生跟唱)
師:這一遍就很好了,唱完了旋律,我們來試著加入歌詞唱一唱吧,注意演唱順序,這個部分有反復記號,要演唱兩段歌詞。(師彈琴,生演唱歌詞,不正確的地方師再糾正)
師:唱完輕快活潑的第一樂段,我們接著來學習激動舒展第二樂段吧,還是先用“啦”來哼唱(師彈琴,生哼唱),帶入旋律唱一唱
師:這一段要注意一個節奏型,就是前八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
X XX,同學們跟著老師打一打這個節奏,我們唱一唱歌曲中這個節奏型的旋律。最后把旋律連起來唱一唱。
師:唱完了旋律,我們加入歌詞唱一唱,請同學們注意這一部分的音高變高了,不要嘶吼,感覺聲音從眉心出來,把眉毛抬起來演唱,唱出舒展、激動的感覺。
師:同學們,這首歌曲第一段用輕快活潑情緒來演唱,第二段的情緒變得激動舒展,第三段盡管是變化重復的 A 段,但是這里的情緒變得更加得輕松悠閑了。所以同學們在演唱的時候要注意不同情緒的體現!現在就讓我們跟著鋼琴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演唱順序(演唱全曲)
3、創編歌曲
師:同學們,《鄉間的小路》它向我們描繪了浪漫,愜意的夕陽景象,可是老師覺得光是演唱不夠生動,我們還可以加入打擊樂來表現歌曲,現在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更好的表現歌曲。
學生討論
師:請同學們來展示一下你們的創編成果吧(師彈琴,生跟唱表演)三、課堂延伸
師:同學們,臺灣校園民謠具有輕松活潑,清新自然,旋律簡單優美,易學易唱,貼近生活等特點。常
用來反映校園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歌曲,它發展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出現了許多的代表人物,其中就包括這首歌曲的作者葉佳修,他是臺灣校園民謠的奠基人之一,也被稱為“鄉村田園歌謠始祖”,是上世紀 80 年代臺灣“民歌運動”中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創作的青春校園歌曲,深受廣大中小學生的喜愛,其中《鄉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還被選入人音版五年級教材中。
四、總結
師:臺灣校園民謠,它記錄了一個時代、一種學校的文化氛圍、一代莘莘學子的夢想與追求和對易逝
的青春歲月的懷念。它似片片花瓣的清香,如一首淡雅的小詩,伴隨著我們生活在如詩如畫的校園……最后,讓我們再次唱響這首意境優美的《鄉間的小路》。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鄉間的小路”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人音五年級上冊第5課《鄉間的小路》四川省彭州”,所屬分類為“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人音五年級上冊第5課《鄉間的小路》四川省彭州”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