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東邊升起月亮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六年級上冊第1課聆聽《東邊升起月亮》四川省 - 自貢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六年級上冊第1課聆聽《東邊升起月亮》四川省 - 自貢
音樂課《東邊升起月亮》教案
一、教學內容
1、聆聽歌曲《東邊升起月亮》。 2、聆聽歌曲《茉莉花》。 3、拓展延伸。 二、教學目標
1、了解歌曲創作背景,讓學生知道音樂是沒有國界的,從而激發學生自豪感。 2、欣賞《東邊升起月亮》,對我國民族音樂有更深入的了解,進一步喜愛中國民歌。
3、通過《茉莉花》和《東邊升起月亮》兩首歌曲聆聽、對比,讓學生感受不同音樂形式所帶來的不同體驗。 三、教學重點
1、分析《東邊升起月亮》的歌曲特點,認知圖蘭朵的人物形象。 2、通過本課欣賞,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四、教學難點
1、聽辨兩首歌曲,能用語言表述出在風格上的差異。 2、通過對比節奏、節拍、速度,賞析歌劇《東邊升起月亮》。 五、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直接導入:
1、同學們,今天的音樂課老師將為你們介紹意大利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普契尼。
2、普契尼簡介。
3、師講《圖蘭朵》故事。
4、總結:視頻里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歌曲《東邊升起月亮》。
(設計意圖:通過講故事直接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三)新課
1、完整聆聽歌曲。
2、提問:大家有沒有覺得這首歌的旋律很熟悉?
3、跟著琴用“LU”哼唱歌曲旋律。找一找,你在唱哪一句時遇到了困難? 4、歌曲學會后找出旋律特色:按照音階排列只有12356五個音。 5、出示《茉莉花》曲譜,聆聽并作對比,總結出音樂中的中國元素。 6、圖蘭朵中的這首歌曲之所以具有濃郁的東方特色,是因為它和《茉莉花》一樣都采用了中國民族五聲調式的寫法,只有宮商角徵羽這五個音。
(設計意圖:以形象思維為主,鼓勵和啟發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的感受和見解,學會觀察總結。) (四)曲式分析
1、分組討論,普契尼創作歌曲的方法。
2、師總結:普契尼是通過對《茉莉花》的速度、節奏以及加減音符變化才創作出今天聽到的《東邊升起月亮》。 3、討論:歌曲情緒怎樣呢?
《茉莉花》曲調清新活潑、喜悅;《東邊升起月亮》曲調低沉壓抑、悲傷。 (設計意圖:培養共同合作意識,啟發學生思維,通過討論、學習使學生受到情感的陶冶。) (四)拓展延伸
1、提問:普契尼是怎么知道《茉莉花》這首歌曲的?原來早在1840年,英國首任駐華大使秘書約翰·巴羅在他所寫的《中國旅游》一書中記錄了這首民歌,而《中國旅行》這本書在西方國家影響巨大,《茉莉花》成為了最早傳到國外的中國民歌,也成為了中國民歌的象征。
2、《茉莉花》這首歌曲已成為中國人民和平友好的象征:外國人唱《茉莉花》; 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儀式背景音樂;世界合唱節閉幕式演唱《茉莉花》。 3、讓我們再次哼唱歌曲吧!
(設計意圖:延伸音樂課堂以外的智慧,在音樂中體會中國民歌魅力,以及在國內外的影響。) (五)本課小結
同學們,《茉莉花》這首民歌既是中國的,也是全世界的共同文化財富。它
不僅是中國的藝術瑰寶,更是世界的藝術瑰寶,作為中國人,讓我們將這首歌經久不衰的傳唱下去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