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每當走過老師的窗前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七課《每當走過老師的窗前》河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第七課《每當走過老師的窗前》河南省優課
人音版小學音樂三年級下冊
《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是一首意境優美、感人的兒童歌曲,它歌頌了老師為培養下一代嘔心瀝血、忘我工作的精神,也表達了孩子們對老師的崇敬、熱愛之情。歌曲為四二拍、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四個樂句的節奏平穩,在舒展的級進中運用了三度、五度跳進,旋律流暢、優美,表達了學生在夜深人靜走過老師窗前時充滿著無限的深情。第二樂段是歌曲的副歌,從“啊”開始,曲調級進上行,起伏較大,把情緒逐漸推向高潮。最后一句下行級進的曲調感情真摯地表達了孩子們對老師的無限熱愛。 教學目標:
一、能夠用自然、柔美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通過欣賞、學唱歌曲,能夠理解并表達對老師的崇敬之情。 三、通過小組合作,能夠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歌曲情感。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能夠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歌曲。 教具準備:
鋼琴、打擊樂器、多媒體、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今天這節課,我給大家帶來一首在我幼年時期曾深深打動、感染過我,甚至對我今后人生道路產生深遠影響的歌曲,請大家靜靜地、認真的欣賞。
2、教師演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學生欣賞。 二、新課教學 (一)聆聽范唱。
1、出示樂譜,聆聽歌曲。
提問:感受歌曲的情緒?速度?節拍?力度?
2、再次聆聽歌曲。
學生哼唱旋律,熟悉曲調,初步感受歌曲節拍的強弱特點。 (二)學唱歌曲 1、分析曲調。
學生隨教師分樂段一起畫出歌曲旋律線,感受歌曲的不同情緒變化。
2、分樂段哼唱旋律,感受歌曲力度變化。
用有強弱變化的聲音演唱旋律:第一樂段“lu”,第二樂段“a”。 (三)教唱環節。
1、師彈琴,教唱第一段歌詞。 2、師彈琴,學生自學二、三段歌詞。
3、學生隨著伴奏音樂,輕聲演唱歌曲。
4、分小組演唱歌曲。
5、完整演唱歌曲,加入打擊樂伴奏和學生表演。 三、拓展
1、介紹教師節的來歷。
2、展示學生做的“尊師重教”賀卡,寫上對老師祝福的話和最想說的話。
3、欣賞《飛來的花瓣》,感受“花瓣”的含義,抒發學生對老師的深情厚誼。
四、課后小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