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打字機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三課快樂校園《打字機》天津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三課快樂校園《打字機》天津市優課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感受詼諧有趣的管弦樂曲,體驗打字員工作中的愉快心情。
過程與方法:能夠在模擬情景的音樂活動中熟悉音樂主題,樂曲結構。深化音樂形象,加強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進而培養表現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識。
知識與技能:認識美國作曲家安德森。
學會簡單的豎笛演奏技能。
2學情分析
施教年級為四年級學生,這一學段的學生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對學習音樂有一定的興趣。而所教班級的學生想象力豐富,具有較強的表演欲望。所以在教學中我會采用適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通過聽、唱、動、編、創等系列的綜合音樂實踐活動,并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形象地了解歌曲的學習過程,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用心聆聽、大膽創造、體驗成功、感受快樂。讓學生在音樂的課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示,從中感受到快樂與成功。
3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與表現不同主題的音樂形象。
難點:能愉快有創造性的參與音樂表現活動。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初步感受,激發興趣。
1.師生問好。
2.初聽樂曲,感受音樂發出的各種獨特聲音。
3.簡介“打字機”。
設計意圖:以音樂為本,以聽覺為主。讓學生在聆聽中感受樂曲的特點,從而巧妙地引出本課主題,并讓學生通過耳朵認識不常見的工作用品“打字機”。
活動2【活動】(二)分段聆聽,深度體驗。
1.揭示課題,簡介作曲家安德森。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輕松了解曲作者安德森。
2.聆聽第一部分。
(1)聆聽第一部分主題,即興模仿。
(2)聽辨主題音樂的規律性。
(3)出示圖形譜,聽旋律模仿,感受音樂。
(4)小組合作聽第一部分主題模仿。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在老師的引導下,聆聽樂曲的第一部分。找出第一部分的規律性和變化,并通過模仿表演加深對第一樂段的理解感受。
3.聆聽第二部分。
(1)聆聽第二部分主題旋律。
提問:旋律走向有什么特點?
(2)出示圖形譜,模仿上下樓梯感受第二樂段音樂特點。
(3)引導學生為第二樂段主題創編歌詞。
(4)師生合作,聆聽第二樂段進行模仿體驗。
設計意圖:在聆聽第二部分時,引導學生從旋律的走向來感受音樂,并利用旋律圖形譜,讓學生直觀地理解音樂的特點。最后通過編創歌詞、模仿等形式體驗第二樂段的旋律特點。
4.聆聽第三樂段。
提問:聽一聽旋律在什么地方聽到過?
設計意圖: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再現,在這一環節,引導學生以聆聽為主,啟發學生自己發現音樂的結構特點。
活動3【活動】(三)完整聆聽,歸納總結。
1.完整聆聽樂曲,隨音樂模仿打字員的動作。
2.通過聆聽、模仿,推理出樂曲的曲式結構。
3.聽辨樂曲的演奏樂器,簡介管弦樂隊。
設計意圖:到了這一環節,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高潮,對樂曲的每一個樂段有了深度的感受和體驗,最后能輕松總結出樂曲的曲式結構,并能隨音樂進行模仿表演,體驗打字員快樂工作的心情。然后,通過簡介管弦樂隊引出下一環節——器樂教學內容。
活動4【活動】(四)認識豎笛,初學豎笛。
1. 認識豎笛。
了解豎笛的起源及構造。
2. 初學豎笛。
(1)掌握吹奏豎笛的演奏姿勢和運氣。
(2)學習吹奏“si”音和單吐的演奏技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內容,讓學生從認識豎笛開始,通過多媒體圖片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奏姿勢和運氣方法,形成良好的演奏習慣,并在通過學吹“si”音的練習,掌握“si”音的指法和單吐的演奏技法。
活動5【作業】教學反思
《打字機》這課是一節音樂欣賞課。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歐美辦公室的用品是不熟悉的,通過聆聽、模仿等音樂活動,學生從不同感官去了解打字機這種不熟悉的辦公用品,體驗它與音樂的完美結合。在教學中,我減少了課堂中語言介紹的比重,增加了反復聆聽,模仿體驗,用問題引領感受這些環節,這樣我覺得學生欣賞樂曲起來更有興趣,理解音樂也更深刻。在欣賞后,我又引入了豎笛樂器的初步認識,從講授到體驗,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演奏習慣為主。雖然學生掌握還不是太好,但能看出來他們對于學習豎笛的熱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