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牧歌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牧歌》欣賞課-天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牧歌》欣賞課-天津市津南區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樂曲《牧歌》、進一步體驗感受樂曲中愉快熱鬧、充滿朝氣的音樂情緒
二、初步感受歌曲的風格、音色色彩、和音樂情緒。
2學情分析
學生情況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接觸過蒙古族民歌,但是以舞蹈和表演唱的形式出現的。在教學中老師并沒有讓學生過多的關注蒙古族音樂的特點以及調性特點。隨著學生年齡以及音樂知識積累的增長,在本課教學中,我將從“牧歌”題材、蒙古族長調特點以及民族五聲調式出發,從演唱、欣賞入手,打破以往學生單獨氣息與聲音的練習,利用動作與聲音的模仿,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氣息與動作結合。讓學生了解中國的“牧歌”這一音樂體裁來源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感受長調民歌的音樂特點,從而了解蒙古族音樂的三個特點,讓學生的認知逐步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3重點難點
1.用多種方法感知樂曲的音樂表現要素,探索樂器音色。
2.初步知道速度、力度在表現音樂情感、描繪音樂形象中的作用。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一、組織教學:
1.學生聽音樂進教室(賽馬)學生自由發揮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音樂情趣。
2.師:孩子們剛才我們邊做動作邊聆聽賽馬這段音樂,我們思考這首樂曲的演奏形式是什么?表現的是哪個民族的什么節日?
生:二胡獨奏 內蒙古族 “那達慕”盛會上進行賽馬的情景。
3、師:我國有多少個民族?(56個)你們知道哪些民族?(學生自由說。)
4、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我給大家帶來了一首蒙古族民族。
教師歌表演歌曲《夢中的額吉》
師:孩子們。當我們一提起內蒙古族,大家都能想起什么呢?
生:①摔跤(動肩)射箭 騎馬 ②草原 一望無際的草原。③ 放牛 、羊、馬
④賽馬 ⑤能歌擅舞 ⑥熱情好客等 。
5.師:內蒙古族人民能歌擅舞,他們的民歌大體可分為長調和短調兩種,長調曲調悠揚,連綿起伏,節奏舒展,氣勢寬廣,短調:曲調緊湊,節奏整齊、鮮明,音域相對窄一些。
6、孩子們讓我們眼見為實,一起來看看蒙古族的風土人情。(視屏)蒙古族的風土人情藍藍的天空飄著白云,白云的下面蓋著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銀,撤在草原上多么愛煞人.描繪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圖景
8、師:感覺怎么樣?(學生自由說)
活動2【講授】二、欣賞《牧歌》
1、初聽全曲,初步感受(初步感受音樂的情緒,自由想象樂曲所描繪的情景)師: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來學唱一首蒙古族歌曲吧.我們聆聽一遍,聽完后說說你的感受。(播放民歌《牧歌》)
學生談感受(曲調悠揚飄逸,低回婉轉)
師:介紹這是一首內蒙古昭烏達盟民歌,
(學生分組模唱歌曲旋律)分四組每組各長兩個小節
用“U”全體學生輕聲模唱練習
師:孩子們,我又給大家帶來了幾段音樂,我們一起來欣賞第一段音樂,聽完這一段音樂后你發現了什么?
師:這三段音樂組合在一起就是由民歌《牧歌》為素材創作的小提琴曲《牧歌》。
民歌《牧歌》的曲調在樂曲中出現了幾次?A +B+A
2、再聽《牧歌》,比較分析旋律。
1)師:這三次出現的旋律是不是完全一樣呢?誰發現了其中的變化?(聽第一、第二次出現的主旋律,發現音調變高了。)(第一部分音樂主題),這是典型的蒙古族民歌中的長調音調,悠揚飄逸,低回婉轉,使人沉醉在藍天、白云、羊群、笛聲交融而成的如詩如畫的意境中
師:是的,(第二段的音調變高了)第二部分是前一主題的發展,調性由G大調轉為C大調,速度加快,節奏活躍,既描繪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圖景,也傾吐出對草原鄉土無限熱愛的深情。。這時候,我們的心情也跟著愉快起來,再來聽這段音樂又發生了什么變化?(第三段,基本相同,旋律更加飽滿豐富)接著主題旋律在高音區重復一次,給人以草原寬廣無垠、藍天深邃清澈的感覺。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尾聲余音裊裊,抒發了對美麗草原的不勝依戀。
師:在小提琴曲《牧歌》中,還出現了和我們剛才所欣賞的旋律完全不同的音樂(播放中間變奏部分)這部分的旋律與剛才的相比,在速度上、節奏上有什么變化嗎?哪個孩子發現了?(節奏相對加快了,緊湊了)情緒上又有什么變化呢?在這樣的音樂中,牧民們在做些什么?(放牧時騎著駿馬奔馳在草原上,表現了牧民熱情豪放的性格特點)
3.師:蒙古大草原的景色深深吸引了我,蒙古大草原的歌聲深深地打動了我(小提琴演奏牧歌主旋律)。好聽嗎?大家知道這是什么樂器嗎?是的,這就是樂器中的皇后小提琴,小提琴由琴身和琴弓組成,琴上有四根弦,當琴弦被撥動時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拉奏時更是美妙動聽。小提琴的音色具有人聲的特點,既可演奏低沉深情的音樂,又可演奏高亢激情的旋律,演奏非常靈活。它的表現力也十分豐富,既能演奏抒情的旋律,也能演奏充滿技巧性的華彩樂段。無論是在管弦樂隊中還是在喜愛音樂的人家中,都成為一件不可取代的樂器,也因此被人稱之為樂器中的皇后。
1)師:大家想不想試著和我一起演奏?來,學著我的樣子,左手拿起琴,右手持起弓
2)師:這首樂曲太感人了,讓我們的小演奏家們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中!下面我們請出我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先生和他的鋼琴家妻子,為我們演奏小提琴曲《牧歌》。(播放小提琴曲《牧歌》,提示當聽到民歌《牧歌》旋律學生可以邊聽邊模仿拉琴或彈琴的樣子)
活動3【活動】三、拓展延伸:
1、師:草原、駿馬和蒙古(長調、短調)是蒙古人的三件寶,哪一樣都少不了。我們剛才所欣賞的《牧歌》就是一首蒙古族長調的代表作。它充滿詩情畫意,淋漓盡致的展現了草原迷人的風光,也抒發了內蒙古人民對自己故鄉深沉真摯的熱愛。(對比欣賞:《賽馬》、《牧歌》)
2、音樂和舞蹈是相通的,這首《牧歌》不僅有器樂版、合唱版,藝術家們還把它編排成了舞蹈——(欣賞舞蹈《牧歌》)師講解:大草原上的藍天顯得格外開闊,除了朵朵白云,還有那展翅盤旋的雄鷹。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舞蹈
3、師:其實,草原上的音樂不僅是寬廣連綿的,而且蒙古人民熱情奔放,蒙古的音樂歡快活潑吸引了眾多游客,讓我們也前往大草原,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